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无效焦虑最头疼,储殷帮你诊断什么是无效
TUhjnbcbe - 2023/8/29 19:22:00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95680.html

“年轻的时候,以为生命是一场旅行。长大了,才发现生活是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锁链。所谓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戴着枷锁去跳舞。”

02:14

年至年间,储殷教授以“直播连麦”的形式与众多网友对话,从职场、成长、家庭、亲子、法律、理财多角度切入,针对他们所面临的种种人生困惑,予以真诚建议,包括:25~35岁如何自我提升?如何发展工作?如何经营家庭?……由此,也积累了很多问题与困惑,这是这个时代的问题与困惑。

时至今日,储殷将来自百万人共同困惑与解答进行归纳整理,集结为一份特给青年人的生活建议手册——《无效焦虑诊断指南》,并且指出:大多数人的焦虑都是“无效焦虑”,唯有直面真实的生活,才能穿透焦虑,直达问题核心,进而从源头解决人生的棘手问题。

不挣扎的人生没有意义

“工作不顺心,要不要离职?”

“30岁了,我还要考研吗?”

“去大城市闯荡,还是回归故乡?”

“拼命不动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躺平?”

想干一番大事业,却常被各种各样的小事束住手脚。我们总是以为,人生需要有什么抓手、什么出路。然而,如果你的人生中既没有抓手、也没有出路呢?

储殷说,实际上大多数的人生都是这样的。人生中的许多问题,其实不一定都是要解决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通过长久的忍耐或者等待。

人生就是挣扎,不挣扎的人生没有意义了。

如此储殷式的“大实话”,总是令人扎心,却无比真实——

“读书对人的改变并不仅是学历,还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

“在职场,学历是敲门砖,但从来不是万能解药。”

“选择本身无法改变选项,无论多么纠结的选择,最后也只能选一个。在所有的选择当中,只有一个选项是错的,那就是原地纠结。与其如此,不如直面答案,怎么选都不是错。”

“抱怨和逃避的时间,有一半拿来做点努力,都会比现在好得多。”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储殷教授无意于帮助大家解决所有的问题,提供统一的答案,仅仅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他总是说,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要随便向青年人讲,在今天这个社会应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太大,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他自己的能力和他自己的权利,尽可能地给每个人一个机会,让他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活法,而恰恰不应该提供统一答案。没有应该怎么做,只有想要怎么做。

问题是一个个逐步解决的,生活是一步步慢慢好起来的。无论我们今天遭遇了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好起来的。

要么解决问题,要么放过自己

在观察与沟通中,储殷发现,一些朋友也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困惑可能远在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时间过去这么久,问题还是存在,甚至一点都没有改变,大家还陷在原来的老套路里。

比如有一个大姐,她的婆婆总是偏心,对她要求很多,还经常习惯性地道德绑架她。可是,她对其他子女就很宽容。这个问题,她从结婚时就开始面对,直到孩子都结婚了,发现自己还是陷在这个套路里。最近的一件事是,她的侄子要结婚,但是她前段时间骨折,还没有休息好。婆婆要求她一定回来参加婚礼,说给你准备轮椅,准备拐杖,都没问题。丈夫也这么要求她,并且连机票都给她买好了,放下话说票都买了,钱都花了,你怎么也得去。

她非常委屈,觉得“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对我?”储殷老师劝告说那你就别去呀,机票又不是你花钱买的,不给退就不给退。你这次去了,下次这招对你还是管用,还会这么要求你的。她又觉得不合适,觉得这次都这样了,肯定得去,但是自己很不开心,一直问,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理解我呢?

借此,储殷老师联想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惯性套路,我们都陷在里面。每次遇到都是同样的开端、同样的发展、同样的结束。

比如:情侣吵架,都是从某个小问题开始,双方吵到不可开交,然后开始冷战,过阵子消气了,道歉送礼物和好,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继续。

又比如每年过年回家,都会有一群亲戚朋友催婚,每次说的话都一样,你每年都烦一次,第二年还是原样继续。

每次你都不喜欢,但是等到了下一次,还是老样子。这种周而复始的焦虑,从结果上看等同于无效。

实际上,从生活的惯性中解脱出来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非要激烈反抗,也可以淡化处理。但是如果你反反复复沉溺在无效的焦虑之中,就无法指望生活自己好起来。

不要被生活的“惯性”,牵着你的情绪走。这样既不能解决问题,又容易让自己陷入无效的焦虑轮回之中。

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就好

有人说:人的成熟就是三个认识——认识到父母很普通,认识到自己很普通,认识到孩子很普通。

是的,我们都是普通人。

当接受自己就是普通人时,你会发现,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焦虑。

对自己不满意是正常的。我们都会有些不能接纳的事情,用完美主义来要求自己,在某种意义上非常荒诞。生命本就充满了缺陷,尤其是在人生的的过程还要跟很多人相比,你能永远考第一吗?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在大部分场景下都是能做到normal就很不错了。

对工作不满意是正常的。很多初入职场的人容易眼高手低、过高评价自己,磨平棱角之后又容易自卑自轻、过低评价自己。得意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迷茫的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要想走出上述全部或者某些状态的怪圈,你只需要认清自己,承认自己就是普通人。

对孩子不满意也是正常的。大多数家长孩子往往会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寄语于孩子,这也正是很多父母的焦虑来源。青年时的气冲云霄,中年时都成了压在孩子身上的稻草。但是很遗憾,孩子与你大概率都不是天才,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就好。

近些年很流行一个词,叫“内卷”。每当储殷教授建议某个咨询者选择某个专业的时候,总有这个专业的从业人员跳出来痛心疾首地劝阻:“千万别报这个专业啊!这个专业太‘内卷’了!随便换个专业都比这个好。”类似这样的对话也发生在会计、法学、医学、机械、化学、英语等专业。

储殷教授认为这种想法其实大可不必。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围城,没进来的人以为城里的人又轻松又享受,进来之后才发现和自己原来待的地方一样,都是一地鸡毛。

这是常态,是通病。作为普通人,也许我们极其努力也够不到塔尖,但也许我们只需要稍稍努力和坚持就能超过大部分塔底的人。认清自己,相信自己,剩下的交给努力就好。如果还有疑惑,不如看看这本《无效焦虑诊断指南》,让我们仔细看看,我们的焦虑在哪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效焦虑最头疼,储殷帮你诊断什么是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