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交媒体风靡整个社交网络,社交工具不断升级,一个无法忽视的尴尬问题出现:广大青年们呈现出“社交降级”状态。
1“社恐”现状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社恐”。在“青年说”年发起的网上调查中,参与投票的名网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仅69人认为自己没有社交问题,97%的参与者存在回避甚至恐惧社交的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独居独处,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据统计,我国目前独居青年超过万。线下独处、线上“热闹”成为常态。《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2困局之因
当下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工作时间挤占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加之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在现实中的社交链接断裂。如今,“社恐”困局已成为人们,尤其是都市青年人的普遍困扰。社交恐惧,指一个人对于社交场景有本能的恐惧,从而抗拒参与社交场景的行为。“社恐”困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体间的差异性会使得每个人的“社恐”的原因不同,或因性格、或因遗传,也或是因为个人成长经历的塑造,但若我们以一个社会普适性的眼光来探究“社恐”之因,可从社会生活、社会氛围与心理三个层面剖析。1社会生活——线下社交时间与必要性的限缩首先对于线下社交的时间而言,随着商业化力量对人们文化娱乐活动的介入,现代社会游戏的电子化、商业化进一步将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带向了虚拟世界,当大家把注意力投注于带有一定休闲性质的游戏时,线下社交时间便会被缩减,甚至会使我们远离现实社交。其次,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尽管不通过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凭借通讯工具,也能实现大部分社交目的,极大地给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但这种表面的舒适可能让人们养成不敢走出生活舒适区的习惯,使其更不倾向于外出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互动。2社会氛围——对被比较的恐惧和抵制身处“万物皆可比”的工作生活环境当中,面对面的线下社交活动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竞争压力,而非情绪上的愉悦和感官上的舒适。并且对于经历过义务教育的我们而言,学业成绩作为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少年阶段,不断面临着被拿来与其他同龄人进行比较的境遇往往贯穿整个成长过程,使得我们更加厌恶作为比较的主体。我们并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窘况困境,也不喜欢强迫自己在别人面前装模作样。尤其对于新时代年轻人来说,他们也不希望在别人面前形成比较,并更倾向于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比性。但是周围环境特别是刚性的社会要求、评价标准却不一定能够顺应他们的需求,对线下的面对面互动采取抗拒的态度,这是回避这种无尽头的比较最自然而然的方式。于是他们对线下的交往倾向于采取回避态度,转而热衷于线上这种带有很强虚拟性质的社会交往方式。3心理机制——社交认知能力缺陷理论和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的共同作用对于社交恐惧,心理学上有两种主要的解释理论,分别为社交认知能力缺陷理论和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从社交认知能力缺陷理论角度分析,缺乏社交认知能力的人往往对他人的理解不够准确而不敢发言,同时更加害怕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同。而从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角度分析,高度的自我意识产生的社交敏感使另一类人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论是以上的哪种情形,社交恐惧者都很难从实体社交中获得归属感。人作为社会动物拥有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同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具有对社交和尊重的需求。而根据媒介异化理论,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和工具,缺乏主动社交的动力,也难以开启一系列正反馈。综上,当代人“社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成。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当中隐藏着巨大危险并会造成恶性循环: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人们日常休闲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线下社交的时间和必要性均受到了限缩,并且为了避免充满比较的不适现实社会环境,人们趋向使用更高效率也更能避免“尴尬”的线上互动,实体交往频率的减少会让人们的口头沟通表达能力逐渐降低,现实表达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衰退会让人们更不愿意踏出舒适圈,从而最终导向更趋向于避免实体交谈以及甚至引发对实体社交的恐惧情绪。3解决之策
当“社恐”已成为社会常态,但单纯的线上社交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更广阔人际关系的需求时,如何踏出社交舒适圈,克服“社恐”困局?以下有几点可参考的做法:1社会层面——建立多元价值体系,警惕线上线下分割在社会层面上,需要强化真实世界的“情感能量赋予”功能,发挥真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活动情感性功能。改造我们的社会文化,只有建立更包容和更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尊重和肯定每一位有独特才能和独特创造的个体,不让他们只能在线上发声和寻找共同体。同时也要警惕线上线下的分割,促进年轻人形成正确社交观。社会交往一旦在一定形式上可以区分为线下见面和线上沟通,其功能就会分化,进而形成社会交往的“分割效应”,从而形成“非有要事,不必相见”的社交观,这种社交观具有隐含的自我封闭倾向,其实只有共事共责、相处陪伴才能完成情感交流,才能进行情绪压力的疏导。而这种现实的陪伴和倾听可能也正是年轻人实现综合价值、拓展社交的好机会。2自身层面——调整自我认知观念,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美国社会适应中心以及伯克利害羞研究院的创立者林恩亨德森在其著作《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中提出,“不能简单地从病理学或身体病态的角度来界定和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而是要将社交焦虑看作个体心理和情绪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为了从亚健康到健康,我们需要长期的‘锻炼’,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林恩亨德森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适应模型。她认为,要改变社交恐惧和焦虑,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社交情境。社交焦虑者完全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行为,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生理唤起(比如出汗、发抖、脸红等)。通过不断尝试,社交恐惧者便可以掌握合理、适当且能够达到理想社交效果的技能,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达到理想的社会适应状态。
其次,努力在自我认知观念上做出改变,从而识别和调整负面情绪。社交恐惧者学会辩证看待自身,建立起更积极的、具有自我支持性的思维方式,而要建立起这样的思维方式,就需要社交恐惧者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正如广东财经大学心理咨询室专职心理老师刘老师所说:“如果你越害怕一件事情,第一,要勇敢去做;第二,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我们所说的很简单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要把它做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些同学,我可能会去鼓励他提前把想说的话想好,不仅要想好,还要写下来,再背一下,因为你可能紧张到大脑清空,所以在自己能够做到的范围之内做最多准备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相当于去打仗一样。”最后,需要不断付出努力。就像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能保持健康一样,减轻社交焦虑,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关键则是每天坚持进行社会适应训练。刘老师提到:“其实我也会更加鼓励‘社恐’学生可以自己去自主地参加一些活动,如果说你不太擅长跟人去沟通和交流的话,你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参加社团的活动,或者是去参加比赛,反正有什么活动都去参加,这样子的话,其实无形中对自己也是一个能力的提升。你越怕什么,你就越要去做什么,这样的话,在一次一次不断的重复过程中,你就会变得勇敢。”年轻人要从自身出发,修炼高尚的情操并养成志趣,勇于走出自己生活的舒适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严飞表示,“‘社恐’虽然是一种个体的自由选择,但当所有的社交网络和媒体都在鼓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