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指的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
由此可见,焦虑本身是一种并不正能量的情绪,重度焦虑甚至是一种精神性疾病,我们原本应该尽量远离这样那样的焦虑情绪。但是,网上却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贩卖焦虑”的帖子、段子和视频。
比如,你随手翻阅的某APP视频,就有人一直强调女性30岁之前是最佳生育年龄,过了三十岁这也不好那不好。又如,某教育机构广发传单——某某某经过机构辅导,一学期便升入某重点中学,再不入学就晚了。再有,某房地产销售商广告牌大肆宣传——买我楼盘,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让不少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
可是,明明是些负能量的信息,为何却屡屡有人弥足深陷?
一、信息传播速度太快,各类平台并没有对数量加以控制,导致人们在一遍遍接收到类似信息之后,会逐渐产生一种“洗脑”的效果。比如,小时候听过的DHC广告——,几乎是那一代人人人皆知的广告台词。
二、确实有一些摸得到,看得着的例子。如,某楼盘确实是学区房,该学校也确实师资力量较好。
三、人们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弱。如,某某本来已经31岁未婚未育,在一遍遍看到某宣传广告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30岁之后,为了生孩子而匆匆找了个男性组成家庭,结局鸡飞狗跳。
如此种种,让人们越来越陷入焦虑中,没结婚,没生孩子,没买到学区房,没有足够的能力让孩子上各类辅导班,于是进入了一种不断焦虑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被强买强卖的“焦虑”呢?
一、放松心态,调整心情。
不是每个人都能赢在起跑线上,我们能做的,是过好自己的每一天,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即可。
二、不强求,不勉强。
比如你31岁还未找到心仪的对象,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婚姻不是儿戏,一定要慎重。
三、少看类似的“贩卖焦虑”的文章。
学会主动筛选信息,对于负能力的信息主动避开,尽量远离负面情绪,减少焦虑能发生的概率。
最后,呼吁社会不要以“贩卖焦虑”为卖点谋取私益,多传播点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