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曾于里
近日,美团收购摩拜成了科技圈的大新闻。但这个新闻真正成为全民性的话题,还是因为当日某公号发布的一篇爆款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文章借此事件说事,指出当创始人套现15亿时,你“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稍不留神就被同龄人抛弃,被这个时代淘汰。
残酷的对比,悬殊的差距,危机重重的前景,没有预期的未来……这篇文章集齐了所有元素,击中了无数年轻人的焦虑——落后的焦虑,被时代淘汰的焦虑,还未实现财务自由的焦虑,还未功成名就的焦虑。
无数爆款文章已经证明了,焦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赚的流量生意。大都市的漂一族,以及庞大的中产阶层,他们工作、生活、家庭、育儿、医疗保障、买房等焦虑,源源不断地催生出一篇又一篇“10万+”,养活了无数“仁波切”和营销号。
不过不少时候,他们的焦虑更近乎别人的流量生意,营销号先是制造焦虑,然后贩卖焦虑,最后收割话题和流量。这篇文章就非常典型,拆解来看,它存在不少问题。
▲图/视觉中国
文章流露出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即以金钱的多寡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和人生价值,将经济意义上的价值转化为人的价值,好像只有赚无数钱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过的。但诚如韩寒批评该文时说的,“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这个世界得以运转就在于永远有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
引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这种贩卖焦虑的生意能够屡屡得逞?
一方面,焦虑是遽然变化的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互联网革命,不仅仅是媒介革命,也是生产力的革命;伴随着种种新技术、新行业的崛起,是诸多传统行业的没落,每个人都有被取代的可能,落后很可能直接淘汰出局。这提醒着年轻人要不断学习,提升抵御风险和反脆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适当的焦虑是必须的,它可以是一种鞭策。
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生产力解放和无限可能,但一些自媒体也制造了一种幻觉:好像哪里都是风口,好像每个人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少数成功者的故事收获了压倒性、垄断性的传播力,谁谁谁融资多少,谁谁谁套现多少。不少人由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一心想着一夜暴富,生怕错过最后的班车。迟迟未“成功”让他们成为焦虑的“火药桶”,那些同龄人的“成功”轻易让他们怀疑自己的人生,他们被焦虑反噬了。
变化的时代,有适当的焦虑感和危机感是必然的,调试好自己与焦虑的关系,焦虑就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反之,如果焦虑源自于错误的成功观和价值观,那么就会被焦虑反噬,阻塞行动,误导方向,最后彻底败给了焦虑。
□曾于里(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