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叫作《无处不在的人格》。我们大家应该都曾经听说过“人格障碍”这个词,会说“这个人有人格障碍”。那么,什么叫人格障碍呢?首先要区分清楚疾病和障碍,如果一个人得了病,那叫作疾病;如果一个人出现了障碍,那还没有到疾病的层面。到了疾病的程度,可能就需要去找医生、看病、吃药,甚至住院,但是在障碍的这个层面,你可能只需要了解、接纳,更多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方式。这是疾病和障碍这两个不同的层次。
其次,还要区分两个概念——行为和人格。比如强迫性的行为,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出了门,突然觉得好像没关门,又回去再看一下的情况,这叫作强迫性的行为。但是一个人有强迫性的行为,不代表也有强迫型的人格。那什么叫作人格呢?一旦一个行为变成你长期保持的,并且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把它叫作人格。这个作者特别直率,他说,人格怎么定义呢?好多书里都有大量的对人格的定义,但他认为人格就是性格,把它当作性格就好了。
如果这个性格特点在你身上过于明显,并且令人不堪忍受的时候,就叫作人格障碍。所以我说这本书让我们大开眼界,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十二种完全不同的人格障碍。希望大家在听完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学会更有经验地看人,更有经验地识别别人,更有经验地应对自己。但是也不要对号入座,不要那么敏感地说“我现在知道了,我们办公室一共有五个人格障碍”,千万别这样,这样我们的生活就没法过了。
了解和识别了人格障碍以后,最有效的应对方法并不是跟它对抗。接受人格障碍更有利于人际关系,也更有利于自身。你想想看,一种感受是你觉得这个朋友很坏、老欺负你;另外一种感受是你意识到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这个人有这样的人格障碍。你说,哪一种状况下,你会更容易接受他?很明显,你不会去批评你朋友身上的一种疾病,比如因为他近视眼,所以你不喜欢他,这种情况很少,因为近视眼就是一种身体上的障碍。搞清楚这些前提之后,我们现在就开始了解这十二种完全不同的人格障碍。
排在第一个的,叫作焦虑型人格障碍。什么是焦虑型人格呢?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种人有自寻烦恼的倾向。比如你回家晚了半个小时,然后回到家以后发现你的妈妈已经抓狂了,在路口站着等你很长时间了,心想你怎么还不回来,肯定出事了。焦虑型人格障碍就是很容易幻想,一天到晚,觉得会有很多倒霉的事情发生。比如要出门去机场,恨不得提前三个小时就到了,催着大家一定要早点出门,千万不要迟到,感到焦虑,总是觉得这个世界会发生很多糟糕的事。
焦虑型人格者有两个信念,第一个信念就是他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很难应对;第二个信念是通过努力可以避免这些危险。这两个信念其实都不太对,因为这个世界有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危险,以及有些事情的发生是我们阻挡不了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无常”是我们阻挡不了的。
但是焦虑型人格的人会觉得,只要我足够小心,只要我足够努力,只要我盯住全家每一个人,我就能够保证我们家是安全的,所以你想这些人的生活该有多累。如果你跟一个焦虑型的人格者在一起,你会被他催得发疯,因为你做什么事他都着急催你。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焦虑型人格的典型特点。
第一个,相较自己或亲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风险,他的担心过于频繁和强烈。
第二个,肢体的经常性过度紧张。你们大家如果闲下来的时候,比如各位听众现在坐在这儿,能不能够体会一下,自己坐得舒服不舒服,我相信很多人会突然觉得自己坐得好硬,身上的肌肉好僵。焦虑型人格的人,他身上的肌肉一天到晚都是僵硬的,他的肩膀永远是硬的,因为他一直缩着,时时刻刻准备着要战斗。
第三个特点是对风险的持续专注,戒备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掌控状况,即便是风险极低的情况。我有一次帮我岳母拎包,拎了一下她的包就发现很沉,我说这包怎么这么重!老太太拎这么大一个包,特别重。然后她就翻开给我看,里面有她每天出门都带的创可贴、暖宝宝、指甲刀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什么都有。她的想法就是万一谁要用呢,全家这么十来口人,她能够想到每一个人今天可能会用到的东西,然后塞在一个大包里,这是典型的想得太多了。这三点是焦虑型人格的特点。
另外,这本书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它给每一个人格都列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如果你遇到一个焦虑型人格的朋友或者家人,你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先看应该做的是哪些事。
第一点,你要在他面前表明你是一个可靠的人。比如我岳母每天晚上都要把全家的窗子和门巡视一遍,她一定要检查一下都关好了没有。为了让老人家放心,我的办法就是,我在她面前表现出来我都关过门窗了,让她感受到我很重视这件事情,当我很重视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会觉得我这个人靠谱。所以你要在焦虑型人格者面前表现出自己是可靠之人。
第二个办法是帮助他更相对地看待事物。比如要去机场了,如果迟到了怎么办?万一堵车了怎么办?万一没赶上飞机怎么办?我们可不可以讨论一下,真的没赶上飞机会怎样呢?真的没赶上飞机,大不了就是改签,大不了就是不去参加这个活动,我们的人生没有规定我们非参加这个活动不可。这就是更相对地去看待问题,讨论事情的各种可能性。
第三个办法就是施以善意的幽默。什么叫善意的幽默?比如老人家在家里碎碎念,念你念了半天,你要是生气就不好玩了,这时候如果你能够讲一句“我都听你的,姜还是老的辣”,让老人家感觉到你能跟他很轻松地去聊这件事,要幽默地对待他,这能缓解他的焦虑。
第四个办法,如果焦虑型人格者的焦虑过度严重的话,要劝他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他的焦虑已经使他的生活没办法顺利地进行,使其他人非常痛苦,那就要想办法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面对焦虑型人格者,我们不能做什么呢?
第一条就是不能够被焦虑型人格支配,如果你完全没有自主性,你的生活被一个焦虑型人格支配,你会非常累、受不了,因为他会带动你也变得焦虑。
第二条是千万不要给焦虑型人格的人安排意外惊喜。有好多人觉得给他办个派对,突然请来一帮人给他惊喜的话,他会很高兴,但实际上他会非常生气,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对这个状况根本没有准备好怎么应对。
第三条,不要跟焦虑型人格的人分享自己的担心,避免和他谈及令人不快的话题。社会上有这么多的话题,多挑点开心的话题来谈,如果都去谈那些让人糟心的、让人心里难受的、过不去的话题,焦虑型人格者会把问题不断地放大,变得更焦虑。
这本书里,在每一个人格的章节后都有一套自测题,我就不一一念了,因为自测题还挺多的。但是这个作者补充了一句说,自测题不代表诊断,千万不要自己做了一套题,就说自己是焦虑型人格了,诊断不是这么简单。自测题只是想引发你深入地思考,让你想一想,有没有可能自己具有焦虑型人格的潜质。我读完这本书以后的感受是,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人格层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行为和倾向,如果你能够控制好这个度,它就可能是有益的。这个度是说如果这个行为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痛苦,这就变成了人格障碍,所以我再次强调这个尺度。第一个人格类型——焦虑型人格,我们现在了解了,这是很普遍的一种人格。
第二种叫妄想型人格。妄想型人格的关键词是什么呢?不信任和顽固。你在职场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总觉得你要害他,觉得“有人要害朕”,有人在背后搞自己。妄想型人格为什么会不断地去寻找敌人呢?这里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知识点,就是他寻找敌人是为了自己获得安全感。这一点大家可能不能理解,意思是妄想型人格的人认为周围一定有坏人,一定有阴谋,但是如果他不知道这个坏人是谁,不知道这个阴谋在哪儿,他会更害怕。所以他就一定要找到一个人说“就是你在害我”,找到一个对手去斗争,他反而觉得安全。
总结一下这些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揣测他人对自己图谋不轨;第二个特点,总是处于防备状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