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大海中央有一座“人人之岛”,岛上安宁的住着一百多位初心部落的族人。当他们生活了几万年的小岛在最近的几千年里逐渐“沉没”以后,酋长和族人们心怀彷徨和焦虑被“裹挟”到了“孤独之岛”,从而开启了一段与祖先的内心喜好不同的人生游戏。虽每日面向未来,却心盼从前,他们还能找到回家的路重返家园吗?......
摘自原创《初心部落,找回失落的家园!》第一部分:文明1.0--部落家园/续上:
第5节:快乐泉之五:扶老携幼及“百善孝为先”家风
关于“孝”这个话题可能有一些现代人不太感冒,但又不好意思拒绝的话题,谈孝道显得那么的纠结和另类。它隐含了太多人类的伦理、道德的内涵,中青年人茶余饭后聊到这个话题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都快听不到了。
虽然人人都知道老人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但在一个一心只考虑自己既得利益的社会,还有多少人会尽心尽力去做没有回报预期的买卖呢?难怪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我们离最纯朴的善良越来越远。
一、一般哺乳动物为何不会产生赡养与孝道?
动物有没有赡养父母、孝顺祖辈的意愿呢?有人说看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有可能确有这种个别现象被人看到。但整体上来讲,动物行为是跟着基因本能走的,它们无所谓孝与不孝。假如用人的伦理道德观,硬要塞给没有主观意识的动物,本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是人一厢情愿的。在大自然生存法则下所演化的基因本能是:让物种加快繁衍和迭代,在优胜劣汰原则下加快演化,进一步适应环境,最大限度扩大物种的存在度。
在这个大原则底下,你就会发现,动物一旦过了生育年龄,就会加快老化、加速被淘汰,它不是病死、饿死就是慢到无法逃脱天敌追捕等各种原因,大部分都活不到自然寿命而提前死亡,为的就是给有生育能力的年轻动物尽快腾出资源和空间(所以动物园饲养的动物的平均寿命,远高于野生同类)。同类动物的强壮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有能力一般也不会保护老病者,但拼命保护群落里的孩子倒是经常发生。原因是大自然就是要用这个法则加快淘汰弱者,最大可能的留下强者和孩子更好繁衍,把资源尽量多的让给健壮的同类。因此,动物的子女不会反哺父母、不会保护老父母就容易理解了,一切习惯都是为了本物种更好更快繁衍。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而是它们根本就不懂。
假如动物都学会赡养保护父母,让父母继续长命百岁消耗资源、让年轻动物置于更大劳累和危险之境,看似对自己的老父母好,但其实是祸害了整个种群。这样有“孝道”物种只会降低整个种群的竞争力、严重拖累处于生育期的年轻动物,最终这个物种可能会被淘汰出局。
对应来讲,动物父母生育抚养子女也并非主观意愿所为,那纯属基因和激素的作用在推动,当抚养期一旦到期,父母就会马上变脸,强行驱赶子女离开而脱离抚养,甚至不惜将赖着不走的子女咬伤驱离。
那么读者会问:既然如此,同样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为何会出现赡养与孝道呢?原因是:赡养老人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竞争力和存在度,和大自然规则完全吻合。那么这个孝道又为何会慢慢消失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利己主义盛行,导致很多人一切只为增加自己个人的竞争力和存在感,而完全不管种群整体的竞争力了。于是大自然回应得也很坚决:让该物种种群数量逐步减少!(且看后面分解)
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以老为尊”现象的出现
往前追溯到直立人演化阶段,有研究说大概万年以前人类学会了用火,大概50万年以前人类竟然学会了击石取火。再从简单的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发展到加工精致的新石器时代,再到学会冶炼金属,实用的弓箭、鱼钩、农具的出现。虽然历经上百万年,我们的技术在缓慢进步,知识在累计。别看弓箭简单,可是对于古人来讲,那可是绝对高技术产品,加工困难,正因为这些知识的积累及工具的运用,让我们彻底有别于其他动物。但拥有智慧,并不是产生孝道的根本原因。
动物一生下来,遗传基因就已经自带生存生活的程序密码,不需要后天太多的学习,就能走完一生。可是人类发展却积累了大量的有用知识、生产技术、制造技术,需要反复学习、练习、琢磨消化。有些技巧只能靠熟能生巧,还很难用语言来传递,于是技能上的老把式就产生了,师傅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人年龄越大虽然体力在下降,但智慧却在增加,这些老把式的师傅就变成了氏族的财富,部落的精英,年纪大的人利用技巧竟然生产效率会比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还高。因此,以老为尊首先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现象,你看50年前的中国,酿酒作坊、染布坊、裁缝店、鞋店、私塾学堂,都是老把式当家带着徒弟干活,很难看到年轻人能独当一面的。
人类的超强记忆,以及分析归纳能力,也帮了长者的忙。很简单,年龄越大阅历越多,越是能记住教训、记住有效资源的地点和规律。比如,在沙漠里你想选一个当地的向导带你去找泉水,你是选一个年轻人还是选一位长者?到山里去挖草药,你是愿意跟着小伙子还是愿意跟着一个老中医?
知识就是力量,经验就是知识,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而然的产生“以老为尊”,敬老爱少的新形势。这个新形势其实并没有违反自然法则,因为老者具有的“经验值”恰恰就是群体的竞争优势,保护更有经验的长者,就是保持知识产权,让长者有耐心、有信心长时间的对年轻人传帮带,最终让整个族群更强大。久而久之,人们就演化成不加区分的,对所有长者统统尊重尊敬。不但不弃老,还敬重老人,敬重他们其本质是对过去有用知识经验的尊重、是对时光的敬畏。至此,人类在长与幼的相互关系上就与动物就有了重大的区分。
三、养育成本虽然很高,但“孝道”却能推动人类超越本能、超长期抚养后代
原本母亲只要抚养孩子6到7年即可,为何能延长10年、20年?原本不会参与抚养儿女的父亲,竟然也突破本能的限制,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有没想过这是为什么。
在原始年代,饥饿疾病、自然灾害随时相伴,生活艰难,人类刚刚开化,那时根本没有所谓道德、法律的约束,那为何母亲还会对儿女一生都不离不弃,为何潇洒旁观的父亲也会乐于加盟到抚养大*中?
在动物层面是基因、雌激素在起作用,一到时间母亲就会主动脱离抚养关系,接着养育下一个。但人类如此超长时间的抚养孩子,显然已经不是受基因和雌激素的控制了,而是受人类大脑理性意识的强制控制。因为母亲和父亲的主观意识里,已经找到超长抚养孩子的最佳理由,那就是:可实现“儿孙绕膝,老有所依”,而不是“儿孙到时间就会离开,自己老了照样无所依”。中国古话“父慈子孝”是有渊源的,父慈与子孝是二者是相对应的,假如在社会环境中缺少其中一个,另一个根本无法稳定立足。假如在原始人类社会中,老父母像老年动物一样身边没有儿女赡养,毫无“子孝”可言,那么其他的年轻父母亲眼看到所有老人这般凄凉的落幕,将心比心,他们还会省下口粮多抚养教育子女十几年吗?他干嘛不遵从本能召唤,抚养7年就停止养育关系呢,这样不是更实际、更没压力吗,于是“父慈”也就不存在了。
俗语“养儿防老”,现在的人听起来是笑谈,但在那个没有货币、没有所谓存款、保险、没有低保,甚至粮食也无法长期保存的年代,养老可是一件要老命的大事。我亲眼见过那些无儿无女,靠接济的老人,和那些有儿女来养老的老人相比,前者的晚年普遍显得更为凄凉。
我见过一对来自贵州山村的中年夫妇,学历不高,他俩都在同一个厂里打工,平均每天工作不低于10个小时,所以两人加起来的收入其实不算低,我遇见他俩时妻子已有身孕。我问他们工作干嘛这么拼命,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男人叹口气说,老家还有正在念书的三个孩子,加上肚子里的将来有四个孩子需要抚养成人啊!我问他们,明明你们的生活压力很大,赚钱很不容易,干嘛还要生那么多的孩子?男人说,就是因为我们没啥本事、赚钱不容易,所以多生几个孩子我们将来才有更多希望啊,我俩老了才会有更多依靠啊,你看我家的老大老二读书很差但很勤快,但老三读书就很厉害!妻子接话说,正因为我俩赚钱不容易,所以我们不像其他人有很多自由的空间、有各种花样的娱乐方式,养孩子陪孩子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产前我就会辞职回老家带娃,这是一种有烦恼却看得见希望的快乐,不然真不知道在家还能干啥。这对夫妻的两个理由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越是在不发达贫困的地区,生育率反而越高,而一旦进入发达富裕后生育率便直线下滑的原因。在世界各地、东西方均是如此现象。
小结一下:母亲对孩子超长期的抚养、照顾、教育,换来的是和孩子的终身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直到亲自赡养母亲终老。当父系社会成型后,原本不抚养儿女的父亲也就加入到家庭,加入到抚养儿女和被儿女赡养的游戏中。原本在母系社会不认父亲的子女,现在确认了自己的亲身父亲,接受了父亲超长期的抚养与教育,时间一长情义变浓,子女也就会对老父亲孝顺了。所以,父权的历史变迁和子女对父亲态度的变化,印证了一点:父亲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孩子长大后对老父亲的态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温暖程度,因为这件事已经超越了人尤其是男人的本能约束。
所以,在父权与家庭出现后,才推动了父母超长期抚养教育孩子,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学习,增强了人文教育,让文明、知识传递有了传承的基础。同时作为副产品,几千年来子女也学会了反哺,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贴身照顾父母终老,就像当年父母贴身照顾自己一样,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甜蜜的交换契约。所以超长抚养与赡养孝顺,这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人类几千年来不成文的默契、相互履行责任。但是这种默契的履责,直到有一方理直气壮“毁约”的那一天,就轻易的土崩瓦解了。
(未完待续,先连载后刊发,谢谢支持!原创艰辛,请尊重创作人的成果,著作权归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