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自卑与超越
TUhjnbcbe - 2023/7/19 20:41:00

书籍推荐语:

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常常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同解读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和桎梏。人生就像一场在平原上追逐太阳的旅行,自卑恰似日落偶然投下的阴影。我们在旅行中遇见自然、遇见同行的伴侣、遇见集会的人群,我们带着一路的风景与故事前行,这些构成生命意义的点滴,帮助我们将自卑抛诸脑后,看清它、理解它、放下它。

正文:

很多朋友都问我说,怎么找到那么多好书的?实际上给我推荐好书的最靠谱的渠道是别的好书,一本好书会给你带来另外一本好书。我们读书会其实很少讲很多学术味特别浓的书,但是今天要讲的这本《自卑与超越》,

我看是绕不过去了,这是必须要讲的一本学术书籍,为什么呢?

在我们讲《正面管教》的时候,在我们讲《幸福的婚姻》的时候,在我们讲《非暴力沟通》的时候等等很多的书籍,在讲述它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自卑情结,提到《自卑与超越》,提到阿德勒。所以你慢慢地会发现说,要想把这些问题的根本搞明白,你必须得回到本源上,所以我们今天选择了阿德勒写的这本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的学术著作叫《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因为是公版书了,所以现在版本比较多,我这边就有两个不同的版本,译者不一样。我个人会觉得这本书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就是翻译得很流畅,而且排版也非常漂亮。另外这本人大社出的这本书,就学术味特别浓,非常严谨,比较艰涩,但是读完之后豁然开朗,觉得很有收获。

为了防止大家在后半段听不明白,我先把这本书的核心精髓讲明白,什么是核心精髓呢?阿德勒发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你跟一个人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你告诉他,你说这是你的自卑情结,这个没有任何用处。这就好像你跟一个头疼的人讲,说你的病是头疼一样,只说出了原因,但是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这种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在我们身上会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就是因为有着自卑才会不断前进的。

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全人类现在都觉得特好,人类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一切都非常棒,那你说怎么还会出现大量的改进、发明、创造?一个人也是一样,所以当你有着自卑感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丢脸或者内疚,这很正常。因为我们有自卑感,我们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超越,但关键问题就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你用错了超越的方法,那么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你比如说如果一个人说我自卑了,我小时候被别人伤害过,我很自卑。那好,我要出人头地,我必须比他们都强,我一定要很有钱,他咬牙切齿地要成为这样一个人。所以你就会发现,他长大了以后拼命地挣钱,他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他可以伤害周围所有的关系,所有的人,但是我一定要登到顶峰。

因为他童年时候受过伤,他心里边认为只有有了这么多的钱,我才能够完成对我自卑的拯救。这个钱其实根本没有意义,但是他必须要它才能找到安全感,你的人生会变得特别糟糕,你都不知道在追求些什么。还有一种人说,你欺负我,你让我觉得自卑了,好,我报复你。怎么报复呢?我让你怕我,了不起吧。你看他去虐待别人,他去欺负别人,他控制别人,甚至严重地到暴力犯罪。

所有暴力犯罪分子内心都有深深的自卑感,甚至阿德勒的原话是讲,暴力犯罪分子都是懦夫。就是他们因为没有办法合理地处置自卑的问题,他们觉得对这一切无能为力了,所以他们所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捷径就是用暴力。用暴力你就能够怕我,立刻就能够实现这种优越感。所以简单地追求那个优越的结果会带来暴力犯罪,会带来人际关系的恶劣,然后会带来对整个社会的伤害。

那还有一种人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说我很自卑,我小时候受过伤,所以我什么都做不了。不是我做不了,是我有病你知道吗?我有病,他总是让自己得病,比如说广场恐惧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问题甚至最严重的会彻底发疯。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20多岁的小伙子还尿床。就是按理说,你不应该再尿床了,20多岁怎么会尿床呢?检查身体发现整个器官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就是尿床,为什么?心理问题。他会觉得我没有长大,他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用这种方法来逃避对自卑感的这种感受。所以你看,如果你错误地用了解决自卑的方法和角度,无论哪一种都会是非常糟糕的结果,这就引起了心理的变态和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唯一正确的方法,阿德勒说唯一正确的能够超越自卑的方法,就是把你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

就是你通过为这个社会解决问题,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通过关爱他人,然后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增长。让自己觉得说,我在这个社会上是很有价值的,我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会喜欢我,我为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而降低你内心的自卑感。这时候你才能够生活得幸福淡定,这话用孔子的话怎么讲?“仁者不忧”。

像特蕾莎修女这样的人,你说她有钱吗?她自己一点钱都没有,但她内心无比开心,非常阳光,到最后临近死亡的时候还在跟大家开玩笑,为什么?她心中就没有自己,她是为整个社会在生活。

所以阿德勒所讲的自卑与超越,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你得知道,无论你是创业还是打工,还是做一个作家,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你都应该时刻地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连接。如果你不能够通过自己这个社会的连接去解决问题,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很多钱以后才要思考这样的问题,而是在你没什么钱的时候,你就要考虑我所做的工作跟这个社会有什么连接。这不是为了这个社会,同学们,这是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的幸福感能够增加,让我们自己的价值感能够增加。

否则的话,你挣再多的钱,不断地进步、升值,买个大房子,你内心永远都会觉得空虚寂寞冷,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这一段是对于这本书,我个人最核心的体验,就是它最核心的是讲这个。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整个论证的过程,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和弗洛伊德和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而且他们年纪都很接近。

他曾经做过弗洛伊德的一段时间的学生,就他很挺弗洛伊德。但是后来慢慢地两个人在学术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分歧,阿德勒不欣赏弗洛伊德把一切都归结为性的这个解释,他认为这个说不通。这个确实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发现弗洛伊德说不通的地方,就所有的事都跟性有关,这个事不对。阿德勒自己本身小时候是非常自卑的,因为他在家里边的排行也小,他的身体也不好。他整天弯着个腰,有点驼背,小时候还得过软骨症,所以他一直在自卑的环境当中长大,慢慢地去体会这个自卑。

然后怎么样消化这个自卑,最后这个自卑的童年给他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上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他发现了自卑情结和超越的方法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本书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联结是我们没法避免的,也就是我们这个人所受的限制。

第一个就是自然环境的限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贫瘠的地球上,如果你不对这个地球做点事,如果你不去种地,你不去养动物,你就没法生活。你得天天和自然环境作斗争,这是我们人所受到的第一个难以摆脱的限制。

第二个难以摆脱的限制就是靠你一个人还活不下去,你必须得跟所有人结伴,你得有同伴,有社会性。没有社会性你就是一个动物,你就不是一个人,这是第二个限制,也可以叫作第二个联结,就是你要与同伴合作。第三个就是如果你希望你的基因能够延续,你就必须生活在两性关系当中。就是你需要和一个女人或者和一个男人,你们两个人要能够合作,这时候两性的关系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三个联结。

这三大问题会带来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发展当中的三个最重要的侧面,第一个是你的职业问题,就是怎么面对自然环境,你的职业问题。第二个是你的位置问题,就你在这个社会上处于哪个位置,你身边有没有人支持你,你的朋友多不多,你有没有社会意义?第三个就是你的夫妻关系问题,也就是性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是所有自卑与超越理论的基石,就是每一个人其实费尽一切的力量,就是想解决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你的自卑感就会下降,这三个问题解决得不好,自卑感就会控制你的人生。那么每个人都是带着意义来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呢?这里边有一个界定,说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志是,他们是别人可以分享的意义,也是别人认为有效的意义。生活问题的良好解决常常会为别人扫清障碍,因为我们将在其中看清成功路上遇到的共同问题。

这就是阿德勒说,每一个人生活当中一定要带有意义,没有意义是很难完成超越的。那么哪些人在童年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呢?他总结了说三类人比较容易出问题,第一种人是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就像阿德勒自己这样的人,一个有器官缺陷的儿童,很有可能在后来变成了像比如说霍金一样的人,或者是像海伦·凯勒一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有人给他恰当地解释了应该怎么样去看待器官的问题。

但是如果不能够恰当地解释,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所产生的这种器官缺陷,他在后期就有可能会变得性格偏执。就有可能会出现性格问题,就有可能会甚至出现精神层面的问题。

第二种就是受宠的儿童,受宠儿童是特别容易出问题的。比如说受宠儿童,他从小得到的训练是期望自己的愿望被当作法律来对待,他无需努力就出类拔萃,通常还会认为这种突出是种天赋的权利。他们认为生活就意味着要做第一,意味着成为最重要的人,意味着能够得到想要的一切。一旦他赋予了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所使用的每种方法都将是错误的。

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从小受宠的儿童,他的生活中没有建立任何的规矩,没有感受到任何对他人的影响或者他人的需要。这种孩子长大以后,在心理方面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第三种是被忽视的儿童,你看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受宠,一个极端是完全被忽视。那么这种儿童,从来不知道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就是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爱,没有得到过别人真正的关爱。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就会觉得跟他人之间的关系是要靠斗争得来的,你不争取一切东西都没有。

所以你们去看电影里边那些大反派的说法,几乎反映的都是这两种人。一种是受宠型的,受宠型的人的台词经常就是说,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你们这样对我是极大的背叛,为什么所有人都要跟我过不去?你看,因为他小时候是一个受宠型的人格,所以他长大以后他会觉得别人都是跟他过不去,别人为什么都不像他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对他那么好。那种被忽视的儿童的台词一般就是说,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去努力争取的话你将一无所得,所有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做的,这就是那种大反派的特征。

他会认为这一切东西都是被逼的,因此现在想想,我们讲过的《正面管教》,叫作“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你既要给这个孩子足够的爱,但是又不是宠爱他,你帮他建立了积极的边界。有了这个积极的边界,这个孩子既能够觉得自身的价值,又能够感受到与他人的链接,这时候他才是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

所以这是容易出问题的童年,那么怎么看出你这个人的心里边有没有问题呢?这里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就是阿德勒说,他们在做心理治疗的时候会去问这个人最早年间的记忆,什么叫最早年间的记忆?就是你的脑海当中所能够想到的你人生最早的那幅画面是什么样子,这幅画面将有可能决定着你的人格当中有没有问题。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比如说有一个女孩的脑海当中,第一幅画面是咖啡壶倒在桌上烫着我了,你看她心中是这样一个想法。那么这个孩子在生活当中就经常责怪别人没有给她足够的照顾,因为她会有一个危险的记忆,她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生活非常危险。有人说我记得三岁的时候从摇篮里边摔下来这段记忆,经常会出现在他的这个画面当中,那么这个人会有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还有一个人,是个12岁的男孩,他说他最初的记忆是,母亲以为我丢了,跑到大街上大声呼叫我,非常担心,其实我一直藏在家里的碗柜里。这个孩子的心理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他一直在用尿床跟他的母亲做斗争。就是他的早期的印象当中所留下的感受就是,他认为外界的生活充满了危险,他断定假如别人担忧他的行为,他才会安全。只有这样他才使自己安心,所以假使他有需要,他们就会保护他,他用躲在橱柜里的方法来捉弄别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所以他长大了以后,到了12岁,他还在不断地尿床,来让他的妈妈不断地照顾他。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的这种微妙的联系。

有一个35岁的妇女的最初回忆是,当我三岁的时候走进地窖里,我走在乌黑的楼道里,比我稍大一点的堂兄打开门跟着我,我很怕他。你看,从这段记忆里边可以看到,她不习惯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异性一起让她尤其不自在。阿德勒就猜这个女孩是一个独生女,果然她是一个独生女,而且在35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

那这些记忆都是看起来有点问题的记忆,那什么是稍微好一点的呢?比如说有一个人记忆说,我记得母亲让我摇动摇篮车里的小妹妹,这里边有合作。当这个里边有着合作,有着对他人的帮助的时候,这个人会好很多。所以阿德勒说,如果家里边生了二胎或者三胎四胎,因为那个时候生得都比较多,要让大孩子参与到对小孩子的抚养当中。

就是如果你让大孩子参与到对小孩子的抚养当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孩子的合作精神。能够让大孩子觉得我对他付出了,我对他有贡献,我对他有爱,小孩子也能够感受到来自姐姐来自哥哥的这种爱。

我当年最早期的回忆是什么呢?我那天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就在想,我想到的场景是很早很早,就是我最小的记忆,就是我妈妈要做饭,然后她让我去院子里边捡树枝,捡那个树枝用来烧火的。因为我们那时候需要拿树枝烧火才能够做好吃的饭,我就在那个学校的院子里边捡,捡枯枝,然后交给妈妈去生火。

根据我粗浅地分析,我觉得这个还蛮健康的,还是不错的。所以早期画面还是一个蛮有意思的东西,大家可以自己测一下,看看自己最早年间的画面是什么?这是你自传的开始。

那么大家都整天讲心理学,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我在这书中找到了一个答案,简单的一句话讲,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

这话得好好思考一下,阿德勒说心理学就是对合作中缺陷的理解。就是如果你和他人、和社会、和家人在合作当中没有缺陷,那你的心理就很健康,不需要太多的认识。但是如果有缺陷,我们就要想办法来理解它。

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里,儿童统一其心理的努力,并在心理和身体之间建立根本的关系,他会采用固定的生活风格以及相应的情绪和身体习惯。他的发展包括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合作,这来自我们学习、判断和理解个体合作的程度,在所有的失败者当中,最多的共同点是合作能力非常差。就是所有的失败者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从小到大没有学过合作。

实际上一个妈妈在从小抱起这个孩子的时候,那一刻妈妈和孩子之间就已经开展合作,所以在后边我们会讲到一个家庭是怎么样影响到一个孩子心理的问题。

那么自卑感是怎么回事呢?说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看狮子,带着三个孩子去看狮子,然后狮子哇,大吼一声,有一个孩子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来话。第二个孩子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第三个孩子呢,朝那个狮子吐唾沫,说我要吐它,朝那个狮子吐唾沫。事实上这三种反应都是自卑的表现,所以自卑表现出来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

有人是用过度的自大来掩饰自己的自卑,你在生活中遇到那些特别喜欢吹牛的人,整天就讲说我跟谁在一块儿,我多有钱这种人。有一个规律特别值得去感受,就是一个人吹什么东西越多,他可能正好最缺什么。那么什么是自卑感呢?我们在这儿有一个定义,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的准备或者应对,而且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就出现。因为自卑感常常引起紧张,所以就有种朝向优越感的强制性行动,但却不再指向解决问题。个体尽力限制行动的范围,专心于避开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会在困难前面犹豫、停滞甚至后退。

这个话得好好解释一下,就是一个人有了严重的自卑情结以后,他会有一种动力去寻找优越感,那么怎么寻找优越感呢?寻找优越感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我真的去面对这件我拿不准的事,我去做它来解决这个。你去做它你很有可能变得更自卑,因为这事你真的没法处理,你不会。这时候能够获得优越感的最佳方法,比如说我捣乱,你们在做我在旁边捣乱,这种人是因为他不敢参与到合作当中去。还有一种人,说风凉话,别人在干活,他在旁边说风凉话。还有人说,我不屑于干,我就根本瞧不上那玩意,有什么了不起,他从来不参与。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的时候,与他人的合作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你会发现他在长大以后,面临困难的时候,采取的往往是这几种措施,就是退让、躲开、捣乱、说风凉话甚至去做暴力的破坏。他用这种方式来寻找优越感,他觉得我虽然没法像你们那样挣钱,但我能够有办法让你们像我一样倒霉。

那些破坏共享单车的人,或多或少内心当中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你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我告诉你这生意不好做,我要想办法让他生意变得更难做,这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所以自卑感,无论是广场恐惧,在人多的地方就觉得紧张。还是经常哭,经常抱怨,甚至是自吹自擂,这都是明显的自卑情结的展示。

那么自卑感并不是变态本身而是人类地位提升的动力,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你能够正确地去对待你的自卑感,这是我们人类地位提升的动力。自卑与优越的这个例子,阿德勒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状况。他说假如你发现阿德勒博士今天来上课的时候拿了一把梯子,然后自己爬到梯子上去给你们上课,就他一个人坐在那个屋子的顶端这样跟你们上课,你会不会觉得他疯了?这时候大量的人就会说,你下来你下来你站那儿干嘛?我们对一个疯子,我们的办法就是你下来,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坐在那个梯子顶上。所以当你把他从上边请了下来,骗了下来或者拉了下来的时候,你以为你治好的他这个病了吗?没有。下一次他会想办法站在桌子上,再下一次他说不定会踩一个高跷过来给你讲课,为什么?因为他需要有这种优越感,他觉得坐得比你高能够带来优越感。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不在于他是在梯子上还是在桌子上,还是他拿望远镜看你,还是怪怪的这种感觉。不是,不在于这些表现,而是在于你要理解他为什么要坐在那个上面。他是希望通过坐得高来解决内心自卑感的问题,因为自卑感的人都会去寻找优越感。很多案例,身边很多的案例,就是越是自卑的人越喜欢表现,越喜欢秀。这个确实也不能怪他,这都是童年时候所受过的伤。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发现是什么呢?就是我刚刚开头讲的那一段,用他的原文讲一下。

只有真正面对并掌控生活问题的个体,才是在努力过程中表现出利人倾向的人,他们前进的方式也使别人受益。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就不会发现他们很难被说服。人们对价值和成功的所有评判最终都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行动以及性格特质的要求,都应该有助于人类的合作。

我们从未发现完全缺乏社会情感的人,神经官能症和罪犯也知道这一公开的秘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想努力地从自己的生活风格中找到合理的理由,或者把责任推卸给别人看出来。然而他们丧失了朝有用生活一面进行的勇气,自卑情结告诉他们合作中的成功不属于你,他们避开了生活中的真正问题。与阴影作战,来重新肯定自己的勇气。

阿德勒说即便是一个罪犯,即便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者,他内心当中依然向往着合作,这个可以从他们不断地推卸责任这件事上看出来。他知道哪个对哪个不对,他心中很清楚,像不像王阳明讲的,说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还要恼怒。

就证明他心中有这个良知,这都是相隔了几百年的人,他们的理论竟然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这就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当我们知道这个核心发现以后,你要理解说我们应该把解决自卑的问题和这个社会整合起来,和社会的价值连接起来。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个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中是怎么样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的?我们先从家庭开始说起,说一个妈妈在开始抱这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在培养这个孩子和妈妈的合作。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妈妈是不是真的爱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事情就变得特别重要。因为一个真的爱这个孩子的妈妈,会非常容易地学会用舒服的方式抱孩子。尤其是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她会把这个孩子搞得特别舒服,孩子不会哭,会非常愉快,笑着跟她一块儿而洗澡,这就是合作。

他和妈妈的合作就开始了,但是如果这个妈妈打心眼里边本身就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卑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