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执中等著当你把焦虑拆解成这些具体问题时,你其实就已经不是在焦虑,而是在分析了。分析问题,恰恰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焦虑是专心学习的巨大动力。别人焦虑时,你得学习。知道问题在哪里,哪方面要提高,哪方面可以解决,哪方面只能死撑。把焦虑弄明白,是唯一让你不焦虑的方式。
人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线之上,而这往往是因为无知导致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想击破这种“好于平均幻觉”,你就要尽量给这种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只要动动脑子,很多乍看是纯主观的东西也能找到客观的指标来进行定量分析。而一旦我们掌握了这样的思路,就能用事实说话,去冲击陷入“达克效应”而不自知的人。比如说,你觉得自己逻辑严密,光是相信自己没犯过逻辑错误可不行,那么多教科书后面都有练习题,试着做几道。又好比说,你觉得自己口才不错,跟人争执时单方面宣告胜利可不行,有本事去参加正规的辩论赛,用冠*和最佳辩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迷信和愚昧并不一定成正比。人类发展这么多年,知识不断增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可是迷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形式花样越来越多,甚至还形成了鄙视链:相信水晶净化能量场的瞧不起相信食物相生相克的,玩塔罗牌的瞧不起街边排生辰八字的……仔细想想,这只不过是新迷信取代了旧迷信,年轻人看不上老年人而已。
其次,迷信真正的温床,不是无知,而是恐惧与焦虑。因为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无能为力”是最可怕的感受。所以,为了让自己安心,提升哪怕是虚幻的效能感,我们也会本能地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做点儿什么”。而此时科学往往因为其严谨性,不能第一时间给出确凿答案,从而给迷信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换句话说,迷信之所以会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乃是因为它以低成本、高效率地为我们提供安全感。你可以说这是某种“低成本环境下的理性”。之所以迷信,在于它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安抚焦虑。所以最有力的回击,是指出它高昂的隐性成本。迷信的成本,就是它的命门。
偏见或者说歧视,虽然通常会对人造成伤害,但究其本质,却并不是恶,而是懒。什么意思呢?因为用“类别”去判断“个体”,不管对方做什么、说什么,先贴个标签再说,这种做法虽然不够准确,但却更有效率,因此它几乎是我们应对复杂世界的必需品。
当别人对自己有偏见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认真想一想其中的原因,并且用更扎实的工作来回应这种偏见。人微言轻的交易员,提出围绕次贷的资本盛宴里存在危机,是很容易第一时间受到讥笑的。此时他们的做法是更严谨、更全面地检视自己的观点,最终以铁的事实让所有质疑者闭嘴。当然,这不是说受到歧视的时候不能回击、不能投诉,但是归根结底,最强有力的应对是对自己的提升。事实上,职场上受到歧视的群体,往往会有一种代偿效应,会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好。而他们的奋斗,会最终扭转整个社会的观感。这是一种温和、渐进、行之有效并且值得尊敬的做法。偏见中没有幸存者,因为鄙视链经常是复杂而且相互的,当你在歧视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可能以其他的理由反过来歧视你。所以,不要偷懒,用公平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吧。
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小孩在刚开始懂事时,不是总爱问“为什么”吗?他们可不接受“我不知道”这种严谨的说法,即使给他们一个非常胡扯的答案,也总比没有答案要好。事实上,大多数人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安心。而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的时候,我们对原因的渴求就会更加强烈,特别需要有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的人会是自己。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越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才能公平地对待受害者,并且不受情绪干扰地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
挣钱这件事,真的不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忙不一定高效,闲也不一定浪费。你觉得别人是在躺着挣钱,其实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别人选择了正确的劳动方式。有些人看起来没你辛苦,却又比你赚得多,很可能因为他们承担的是风险劳动,或者是创造性、试探性、开拓性的工作。这种表面上的“闲”,蕴藏着事业成功的秘诀。
每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都是依照工作要求来进行的,而且都是综合性的,不至于人人争当CEO,个个想当董事长。有这样的思路,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天生你材必有用,看你会用不会用。很多乍看起来根本不重要的能力,真做起事来反而会变成重点;很多你觉得好到爆炸的能力,也不一定就能让你适合一个岗位。那些天天念叨怀才不遇却始终一事无成的人,如果不是自大,那就一定是因为点错了技能树,没有在正确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天赋。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存在风险劳动和情绪劳动。相应的,评估你的工作能力,也要考虑这四种劳动的组合方式。想清楚你挣的是哪份钱,才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也可以成为你在职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
高频重复工作,虽然是新人必不可少的磨炼,但也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你可以根据具体原因的不同,用换位置、换兴趣点、差异化定位这三招来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当你出现工作倦怠时,不管是离开现有岗位还是改变自己,目标都是增加成就感,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但是不要忘记,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成长。
生活中最让我们沮丧和痛苦的,往往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减不了肥、起不来床、不能专注学习等一些日常生活中失控的小事,也就是“管不住自己”。更可怕的是,缺乏自控力带来的沮丧,会进一步产生逃避行为,而这种逃避行为本身,又会引发新一轮的沮丧,陷入“焦虑引发焦虑”,越来越讨厌自己的恶性循环。所以,当我们说到成功者的共同品质时,第一反应,往往都是“自律”。
然而,对于自律,存在很多误区。最常见的有两个:1.自律是成功的原因。2.自律,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前者的问题,是因果倒置。自律是一系列正确自我规划的结果。也就是说,并不是先自律,才能做正确的事;而是先做正确的事,才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如果指望自己凭空先有“自律”这项意志品质,然后再来启动相应行为,你就会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后者的问题,则是把“自律”和“他律”混淆在一起,希望像驯兽师靠皮鞭和食物来训练狮子钻火圈一样,靠惩罚和激励来自己驯服自己。然而首先,皮鞭在你自己手里,不管决心有多大,对自己下狠手毕竟是比较困难的。其次,人的意志力总会松懈,特别是在那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上,稍不留神,瞬间就会被打回原形。就好比减肥,坚持了24个小时,结果放松5分钟,吃个蛋糕,一切彻底白费。自我管理技巧,不是怎样励志,而是积极心态的科学建构。
“自律就能成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对于那些还没有养成自律习惯的人来说,想要变得自律,就不能把自律当成原因,而要把它当成结果。你真正遇到的问题,并不是缺乏自制力,而是内心深处缺乏动力。如果不往内部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动机,反而往外部去锻炼什么“自控力”,治疗什么“拖延症”,那就是选错了路径。所以,如果看到其他人很自律,你要想的是,他最开始是做对了什么,才获得了这样的品质,而不是先想着怎样获得这种品质,然后再去做你想做的事。
改变不能一蹴而就,谁都必须经历五个阶段,一开始太过激进,反而是重要的败因。记住,重要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每次改变的幅度。当其他人兴致勃勃地梦想着脱胎换骨时,你应该追求的,反而是低调、稳妥,能保证“成功率”的计划。每次幅度不要太大,以确保成功率为第一要义。自律,就是这样“积小胜为大胜”的结果。
只有合适的参照对象,才能产生真实的驱动力。首先,与那些名人半真半假的传闻相比,你身边案例的一切细节都摆在面前,更容易发现其中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其次,虽然身边人的成功并不一定耀眼,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就,是你再努力一把就切实能够达到的。所以,向他们学习,更容易转化成实际行动,而不是停留于空想。
真正能对我们造成实质心理冲击,让我们觉得“我也可以这样”,或者“我必须做出改变”的,不是相隔遥远的偶像,而是触手可及的身边人。事实上,由于科技和资讯的发达,现代人往往会误以为偶像离自己很近,给自己励志的时候,动不动就是马云、马化腾,这其实是错选了参照对象。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励志故事,其实是“有缺陷的普通人”。这样的案例,永远会让我们获益最多。制定目标的时候,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对你有真实触动,有值得学习的细节的,才是“合适的参照对象”。
想成功,就要多向失败者学习,因为成功者的故事,多数都是幸存者偏差的产物;失败者的经历,反而往往更具有普遍性,避免了这些陷阱,也就自然走向了成功。提高效率,与其“省时间”,不如“省事情”。也就是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时刻评估自己当下所处理事务的目的、效用、重要性。当断则断,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