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准备考研,我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执着与毅力,天天只想着学习,连吃饭时都要听音频,前几个月更是天天五六点起床,不知是否太累,到后面自制力反而不如前几个月。于是,觉得应该适当放松下,就瞄了几眼小说又陷入了失控状态,什么都不管不顾,没心思考虑任何事情。等缓过劲,发现已经过了三四天了,白白浪费了时间,我又开始自责和焦虑”。
这是《认知觉醒》书中的一个案例,这让我想起上月心心念念要备考,却沉溺于煲剧。明知不对,看剧过程也无法享受,甚至责备自己不该浪费时间,但无法自拔。
再把范围放大,现在学习渠道越来越便捷,可越学越焦虑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我们一直信奉的是“学习改变命运”,现实是学习没有改变命运,反而徒增许多焦虑,这究竟是为何?
我在《认知觉醒》书中找到了答案:以上人群属于醒着的睡着的人。何为醒着的睡着的人,简单理解就是:知道自己要努力、上进(这是醒着的),但是认知有限,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突破自己,或突破自我的方法有限(这是睡着的)。
作者周岭曾是个没有睡醒的人,对自己不了解,对生活没主张,对命运无选择,业余时间聚会、喝酒、玩手机,实在没事做就裹起被子睡大觉,过着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幸运的是,他在36岁的年纪“睁开了眼睛”,顿悟到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并不代表未来一定会更好,每天很努力也不代表就能改变自我,真正的改变是认知的觉醒,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从混沌到警醒,从迷茫到清晰,从一事无成到自动创造成就,作者在书中不仅告诉我们为何要认知觉醒,更告诉我们如何做到认知觉醒,让我们在面对迷茫、焦虑、拖延时,可以更好地应对。
01你的努力,不过是徒增焦虑
人的认知有高低之分,处于高低层次的人对同一个问题、问一个事件的看法截然不同。以郑爽事件为例:郑爽代孕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全网写郑爽的文章数不胜数,有些从郑爽的原生家庭来分析郑爽的行为,讲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些通过张恒的传播手段,聊聊内容传播和制造爆款的那些事;有些人把视角落在被弃养的两个孩子,呼吁社会对弃养儿童的关爱……还有一种“吃瓜群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饭后闲聊一番足矣!
同一事件,同样是人,都有一个大脑、两个眼睛,为什么每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同的态度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有一个词叫“认知层次”,简单来说就是高认知层次和低认知层次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态度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刻意学习》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你觉得学英语没用,是因为你看不到生活中有需要英语的地方。只有英语学好了,和英语有关的机会才会慢慢地出现在你的周围。你觉得学历没用,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学习对你生活轨迹能带来多少改变,你只是基于当时的场景,认为自己手里只是额外多了一张纸。
这就是认知层次的区别,处在下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往往看不到上一个层次的风景,因而只能用狭隘的视角来判断。
回到越学越焦虑的话题,很多人向优秀的人索要书单,一本不落全买回来,阅读后发现根本没有“别人”说得那么好,甚至觉得晦涩难懂,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死结,觉得自己很差劲,别人因这本书改变了人生,而自己却看不懂,焦虑感由此而生。其实,这就是认知层次的区别,学习认知层次不匹配的知识,就像一个小学生学习高中知识,即使再努力,仍然学不会,焦虑必然存在。明白了认知层次,接着了解“舒适区边缘”规律,它揭示了能力成长的普通法则。
何为舒适区边缘,书中给了解释: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学校分年级,不同级别知识点不同,学习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实践的都是舒适区边缘规律。如果我们停留在低年级的学习,知识点熟练了,学起来很轻松,也就是处于舒适区,但如果没学习基础知识,贸然跨到高年级,学起来费劲不说,还不见效,也就是我们说的困难区。舒适区的学习,过于轻松,容易因无聊而走神,困难区的学习,经常受挫,容易因畏惧而逃避。太多人不清楚自己的认知,盲目学习,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再昂首挺胸的人,也经不起每日的打击。更致命的是,大多数人学习完全违背成长权重对比法则,成长权重对比是指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好的学习是: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程,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