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日,《阳光普照》在台湾上映,同年入围了金马奖的11项提名,最终斩获5项大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
《阳光普照》听起来是一个很治愈的名字,加之被一些网友的评论误导,说电影结局是一个圆满的和解向,直到看完,才意识到打开电影时的潜意识是多么的不靠谱,治愈?应该是致郁才对。
用导演钟孟宏之前监制的电影《大佛普拉斯》中一句台词来形容:“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
电影本身讲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父母都是简单又平凡的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阿豪成绩优异、聪明懂事,被父亲阿文赋予了很多的期待和爱;小儿子阿和则恰好相反,调皮捣蛋、流氓混混,令父亲十分头疼,甚至有一万个后悔把他生出来,两个人的矛盾简直是不可调和,直到阿豪突然有一天自杀,这个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阿和从少管所里面出来准备洗心革面安定生活,父亲开始试着和阿和和解,开始以自己的方式保护阿和。
虽然结局看起来每个人活着的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象圆满,未知性和风险藏在了没有宣之于口的结局之外。
抛开电影的拍摄技巧,想从故事本身出发,谈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01过度的关爱,使人逃离
导演钟孟宏解释《阳光普照》这个片名,就能看得出来对这部电影对爱失衡的思考:“人们会说,父母的爱就像太阳,毫无保留地给了孩子。但我有时会想,世界上真有什么东西,是再多也无害的吗?”
阿豪和阿和,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环境,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哥哥阿豪被父亲予以厚望,而弟弟阿和则是被放逐的一个。
阿豪许光汉饰
阿豪短暂的一生,是被爱的,是被父母自以为是的爱爱着的,度无死角。
最终阿豪的遗言就是关于他毫无保留的被爱着的感悟: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和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來,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樣,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看似一个完美的孩子,懂事聪明能成大事,可以让父母骄傲的孩子,因为承担了太多,生活不允许他出一点差错,可是作为一个人,怎么会不犯错呢?
后来我有了解过相关资料,像是这种把愤怒、焦虑、忧郁等真实情感隐藏起来,时刻表现出别人想看到的那一面温暖、懂事、聪明;内心悲伤、表面微笑,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微笑抑郁症”。从不肯麻烦别人,也害怕麻烦别人。阿豪连自杀之前都是洗完澡,叠好衣服,收拾干净房间才出门去跳楼的。这时候阿豪的抑郁症应该是晚期了吧,然而没有人知道。
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里面提到过这种现象,有关于家长会给孩子制造出这么大的压力,其实源于一种焦虑转移。
父母将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是他们不是通过自身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了双倍压力。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阿豪的爸爸阿文就是如此,日复一日的做着一名普通的驾校教练,在封闭的环境中,在毫无发展可言的职场里面,阿文做梦都想让孩子去当前途光明的医生,在阿豪只是复读还没有决定考什么的时候,阿文已经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人炫耀自己的儿子明年一定可以上医学院了。
尤其是在这种“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异非常明显的情况下,阿文以“把握时间、掌握方向”为人生信条,足以说明,阿文是一个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一个有自我理想的人,为了生活在驾校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当一名普通教练,让阿文对阿豪的期许越来越大。
而阿豪自己本身不具备承担双份期待的抗压能力,但是无法逃脱,最终只能一死寻求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我想在阿豪纵身一跃的瞬时,可能是他十几年中最开心自由的时刻了吧。
02刻意的忽视,渴望被爱
被父亲刻意忽视,成长中被放逐的阿和是可悲而又可怜的。生活在完美哥哥的阴影下,父亲的极度漠视,让阿和逐渐叛逆,撒谎、打架、让女同学怀孕。
其实阿和的种种表现用现在心理医生常用的词语来说,应该是以极端的方式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让父亲失望。
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恶性循环。
尤其是在哥哥阿豪死后,阿和一瞬间好像成长了,阿豪像是顶在阿和头上的乌云,阿豪越是完美,乌云笼罩的面积越大,父母的爱越是照不到阿和。当阿豪死去,阿和头顶上的乌云一下子散开了,所以阿和也就不必再用极端的手段来吸引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