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顶级超模被毁容,容貌焦虑毁了多少人
TUhjnbcbe - 2023/7/14 21:29:00

“如果一天没有一万美元,不要叫我起床”。

即便你说不出来谁是LindaEvangelista,但相信这句狂妄之语,不少人都听过。某种程度而言,出自LindaEvangelista口中的这句话,也是90年代时尚圈奢华至极的真实写照,作为圈外人对时尚猎奇窥视的“窗口”。

90年代的时尚是什么样子?

没有经历过哪个年代的人想必会奇怪,为什么当下几乎所有的品牌在谈论复古时,都言必称“90年代”。

比如CHANEL在月初发布的年春夏成衣系列上,不管是时装设计上的宽廓短外套、“卡布里”短裤、高叉泳装,到大金链配饰,再到影棚秀场的布置上,都可以在CHANEL90年代的档案里找到样子。

用我们的话来说,90年代的时尚是百花齐放的年代。

大家熟悉的很多品牌的经典形象都是在这个时候奠定下来,或者从此成名,更重要的是,品牌之间“争奇斗艳”,各有风采,是比拼才华而不是流量的年代,与如今在街头潮流下趋于一致的设计,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这就不奇怪,为什么每当现在有品牌灵感枯竭之时,总喜欢回溯过去寻找涌思。

我们自然可以批评90年代时尚圈的纸醉金迷,不够“民主”,但不能否认,那是一个崇尚个性的年代。

而90年代的个性不单在品牌上得以实现,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真正的风格偶像,并首次树立起了“超模”这一概念,其中LindaEvangelista便是这一代表,被誉为“超模鼻祖”。

有人说,LindaEvangelista的脸就是90年代时尚的最佳缩影,不仅天生丽质,还可风格百变,引领时髦。

然而令人倍感唏嘘的是,近日LindaEvangelista通过社交平台道出了这几年淡出时尚圈的原因,因为做了一种医美项目,副作用导致脂肪增生,遭遇了“被毁容”。

而她本人也曾多次被狗仔偷拍到已经“走了样”的身材和面容。

LindaEvangelista补充道,她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无法接受因为整容的副作用而改变的容貌,为此她还患上了深度抑郁,所以才决定退出时尚圈。

令人感受震惊的,并不仅仅是LindaEvangelista外貌前后的变化,让人叹息,还有原来贵为超模鼻祖也有“容貌焦虑”。

01

风格多变缔造了风华绝代

身处超模泛滥的年代,特别是走过几场奢侈品牌秀,在社交平台上有了知名度就可称之为超模,现在的我们或许很难明白曾经“超模”这两个字的分量,也很难清楚地了解LindaEvangelista的地位。

90年代以前,说得不好听一点,模特仅仅只是作为品牌展示服装的“工具”存在,不具有外露的个性,更不会脱离品牌和秀场作为单独的偶像存在。

LindaEvangelista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桎梏,她让模特变得立体化起来,甚至比当时的大部分明星更具知名度。

年,英国版《VOGUE》请来了五位模特,并找来了传奇摄影师PeterLindbergh,拍摄出了可以说是VOGUE历史上最经典的封面之一。

左起NaomiCampbell、LindaEvangelista、TatjanaPatitz、ChristyTurlington、CindyCrawford,她们都是当时已取得巨大成就的模特。

由传奇摄影师PeterLindbergh拍摄

当业内觉得Model这一词已经非常乏力的时候,便创造出了“SuperModel”来形容她们,而LindaEvangelista更是公认的超模之首,也是自她开始,模特在T台外也开始逐渐偶像化,成为个性的代表。

跟所有的传奇故事开头一样,LindaEvangelista并不是出生富贵之家。年,16岁的她参加了加拿大尼亚加拉的选美比赛,虽然被模特公司看上,但却没有顺利进入模特行业。

在爬满蟑螂的小屋里,每天8到10场的面试,蛰伏三年后的LindaEvangelista被VOGUE著名摄影师ArthurElgort看中,才以“平面模特”身份出道。

命运总会垂青“自助者”,年LindaEvangelista遇到了职业生涯中另一位重要人物,“老佛爷”KarlLagerfeld。

在Chanel春夏系列中,KarlLagerfeld大胆启用了之前还未曾有过时装秀经验的LindaEvangelista,而在这之前,“时装模特”与“平面模特”还是两种泾渭分明的职业,还未有品牌敢逾越过。

LindaEvangelista,Chanel春夏系列

或许是老佛爷的大胆也感染了她,年,在大众还以“女性短发”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情时,LindaEvangelista毅然剪短了她的头发,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但同时也让时代对于女性魅力的诠释,多了不同的角度。

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性别风”?

这可不单单只是靠几件“吸烟装”就能解释得了,在“unisex”还远未普及的90年代,LindaEvangelista或许并不清楚什么叫做性别模糊,但与如今穿上男装,或者带有明显男性主义特征的设计,就敢明目张胆标榜自己是“中性主义者”不同。

LindaEvangelista对于“无性别”的演绎更加体现在她的个性精神上,她是坚韧而独立的个体,以己之力打破了时代的局限性对于女性的描述,重新定义了自己。说得再通透一点,敢为人先的LindaEvangelista,让人看到了一种自由意识的觉醒,不被简单界定。

LindaEvangelista是以独立自我的个性来驱动风格的展现的,与现在本末倒置的中性主义潮流有着本质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蝉爷也更愿意称她为“无性别风格鼻祖”。

逆潮流而动的LindaEvangelista,也成功开启了自己的超模巅峰。

短发之前,她身上带有欧洲传统贵族女性的美感,美艳更适合形容这个时候的LindaEvangelista,但美是美,却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点。

而在短发之后,她身上之前被掩盖的气质仿佛一下子重见天日。

这里有个故事也非常值得一说,在LindaEvangelista剪完短发后,当年她20场时装秀被取消了16场,可见当时保守的时尚圈主流对这样的逾越举动深感震惊,也并不待见。

但很快,LindaEvangelista证明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率性的短发完全显露出LindaEvangelista有如男性般俊俏,带有几份英气的五官,同时又会更为精巧,仿佛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比起之前欧洲女性的传统美感,这时候的LindaEvangelista更具张扬。

不需要借助PowerSuit,只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你即可看到她身上的力量与自信。

而把发色染白后,我们似乎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Boyish”,相比故作如今许多“男相”的女性风格而言,你更能看到她的率真与洒脱,是一种完全自然放松的状态,女性不够她潇洒,男性又不够她灵动。

这种横跨两性之间的特质,也铸就了LindaEvangelista多变的风格,成为秀场内外独树一帜的存在。

Chanel的她依然是优雅的,但这份优雅建立在潇洒的自信上,而不是传统单纯的女性柔美气质;在DonnaKaran,她同样可以是风华俏佳人;而到了Dior,金色的短发和金链、皮衣搭配在一起,她又展露出狂野的个性来。

Chanel

DonnaKaran

Dior

凭借着极强的可塑性,以及每一次的自如驾驭,LindaEvangelista也获得了“秀场变色龙”的称号,成为了90年代风靡时尚圈的绝代风华,也是无数品牌和设计师永恒的灵感缪斯。

LindaEvangelista一共登上各大时尚版刊高达多次,这一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02

“中西结合”

她曾经是标杆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几年每当有外国品牌不假思索地挪用中国文化,或者是以自己单一刻板的视角来阐述中国文化,遭到国内大众的批评时,LindaEvangelista曾经的一组片子总会被人反复拿出来比较举例,作为“中西结合”的典范。

确实,即便到如今,在西方时尚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主题下,我们依然很难找到可以媲美它的存在。

这是美国《VOGUE》在年拍摄的一组名为《EasternLight》“东方之光”的主题大片,其中邀请来了LindaEvangelista,去到了上海、广西、苏州等地取景。

单一的文化对比反差,一直以来是西方杂志,或品牌惯有的拍摄手法,他们习惯性将中国,将东方文化视作其“海外财产”,习惯性地以居高临下的造物主姿态去审视其他文化,所以往往也就造成了僵硬违和的画面感。

但反观LindaEvangelista在美国《VOGUE》的这组片,却格外地柔和平静,让人感觉舒服。

一席白衣的LindaEvangelista,尽管有着跟我们不一样的面孔,但却恰到好处地融入到中国的风土人情之中,不管是游船漓江,还是与刚拍完《霸王别姬》的陈凯歌沏茶畅谈,亦或与老人、小孩互动,都感受不到一丝所谓的“征服感”,平静祥和的画面也会因为LindaEvangelista的出现变得有故事性,让人感觉美好动人。

可惜,这样优雅的合作也因为她的淡出再也很难见到。

但不管怎么样,LindaEvangelista的风情始终留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旅程之中,给后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带来了生动的启发。

随着LindaEvangelista的容貌一同逝去的,似乎还有那个才华横溢,生机蓬勃的年代。

曾经的LindaEvangelista也说出过,“我并不认为年龄的增长是丑陋的过程,我爱皱纹”之类的话,而她最终却也因为容貌陷入了焦虑之中,可能她也并不清楚,我们爱她的美,并不只是美好的容颜与傲人的身材。

90年代的“美”到底是什么?或许正是LindaEvangelista身上曾经的先锋与个性。

你对超模鼻祖LindaEvangelista

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顶级超模被毁容,容貌焦虑毁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