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每个宝宝都是天才吗?
如果不信,我可以推荐一部记录片,叫做《北鼻异想世界》。这部纪录片一共有三集,这也是我写的关于这部纪录片的第三篇文章。
其实最开始想写成一篇合辑的,但发现小宝宝真的太神奇了,一篇文章很难讲清楚,所以干脆写详细一点。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依然是“神奇的宝宝”,不过第三期里新出现了大宝宝,已经长到两岁的大宝贝。
一说到2岁,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可怕的两岁”。因为2岁的宝宝在大人看来,是这样的:无理取闹、大喊大叫、不讲道理、蛮横、扔东西、发脾气等等。
所以今天的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宝宝的神奇之处,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说这些“神奇”;第二部分讲当孩子出现“可怕的两岁”症状时,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一、神奇的宝宝
1、宝宝通过爬行探索世界
“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这是我们常常用来形容胆大包天的小孩子的词。小孩子好像从来不知道危险,他们每天做着危险的动作而不自知,家长在旁边看得胆战心惊,他们却嘻嘻哈哈乐在其中。
那么为什么小孩子不知道危险呢?记录片中做了一个小实验,研究者用玻璃搭建一个假装是悬崖的爬行通道,看孩子是否能感知到危险。
刚刚学会爬的孩子,表现得都非常“勇敢”,毫不犹豫就爬过了玻璃“悬崖”。
伊丽莎白·希尔教授说:这是因为刚学会爬行的宝宝还没有建立视觉感知,这是与记忆、以及注意力有关的高阶认知能力,还不会产生恐惧感,他们无法明白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但神奇的是,已经学会爬行两周或更长时间的婴儿,他们却不敢走玻璃通道了,要么哇哇大哭,要么踌躇不前。
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即使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对面鼓励他们,但他依旧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简单的测试显示,短短几周的爬行,就对婴儿了解周围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小宝宝不止身体上在不断探索世界,他们也在学习如何思考。
科学家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记忆,为此科学家在婴儿实验室做了一项简单的测试,用以寻找记忆的第一阶段:在脑海中保持心智图像的能力。
实验者会带小宝宝玩小球游戏,然后突然用布把小球盖起来,看孩子们的反应:
6个月大的宝宝好像突然忘记了这个球,随机转身对别的东西产生新的兴趣,这个时候的宝宝还无法维持这个物体的心智图像。
但是10个月大的宝宝,当看到球被盖起来时,很快就能掀开盖子把球找到。
这是因为在8个月时,我们会经历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也就是前额叶皮质层的生长突增,它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个时候,就触发了另外一种“令人头疼的强大情绪”——分离焦虑。
每一个妈妈都应该经历过躲着孩子悄悄出门的经历,因为有一段时间的宝宝会“一分钟见不到妈妈就大哭”,哪怕妈妈只是上个厕所,宝宝也要在门外哇哇大哭着喊“妈妈”。
分离焦虑是每个宝宝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种时候妈妈会觉得精疲力尽,但却是宝宝开始变得独立的关键环节。
其实我非常不建议妈妈悄悄出门的做法,这时候孩子的大脑记忆区域还没有完全发育,他们以为消失就是消失,永远不会再出现。
我们下次可以在出门前和宝宝说“等下妈妈要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了”,刚开始宝宝可能理解不了,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就会知道“消失的妈妈还会再出现”。
然后让孩子渐渐学会摆脱分离焦虑。
3、学习语言的天才
你家宝宝多大开始会说话的?你知道怎样可以让宝宝快速地掌握说话技能吗?
宝宝要学会说话,首先她的大脑要学会如何处理语言。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与婴儿交流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语言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孩子自省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剑桥大学的乌沙·戈斯瓦米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找出与婴儿交谈的最佳方式。
实验在一个小房子进行,里面是绝缘的,以防止电子活动干扰,小婴儿的头上会戴上高度敏感的婴儿大脑扫描仪,研究团队通过这个设置来了解当婴儿听到“父母语”时,他们的大脑内部会发生什么。
所谓的父母语就是:父母和宝宝沟通时,喜欢用的夸张的声调、拖长音、丰富的表情、叠词等等。这是我们在和宝宝沟通时,会不自觉使用的一种特殊说话方式。
实验结果表明,婴儿更愿意倾听“父母语”:如果用平常的声调讲话,宝宝很快转移注意力玩别的,但只要一听到“父母语”,他的注意力又立马回来。
这个时候,他们的大脑在发生什么呢?
乌沙教授在分析脑电波数据时,发现婴儿大脑中的电子信号基本上是随着那些大的节奏模式跳动的,直接影响语言信号中的大峰值,被大脑以极好的同步方式接收了。
因为“父母语”增大了词语的节奏,所以婴儿的大脑才会有如此反应。当我们使用“父母语”对宝宝说话时,也说明正在在宝宝的大脑进行植入,帮助宝宝增强了大脑需要锁定的声学界标,以便处理语言的其余部分,这是大脑最为复杂的功能。
简单来说就是,对宝宝使用夸张的“父母语”可以刺激宝宝的大脑,帮助他的语言能力发展,这是一个已经被科学实验证明的事实。
更神奇的是,每个宝宝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我们总是会感慨,小宝宝的语言真神奇,全世界各地不管多复杂的语言,宝宝都能学会。没错,确实是因为宝宝是语言方面的天才。
卡洛琳教授将做一个实验,看更善于识别语音语言的细微差别的是成年人还是婴儿。
卡洛琳教授会训练孩子,让他们在听到两种不同声音间的变化时,将头转向玩具猴。
神奇的事情发现了,研究团队放出的声音,不管差距有多么细微,宝宝都能第一时间识别出来,成年人却不可以。
那两个印地语当中的发音,我连续听了十几遍,也没有听出差异来,神奇的小宝宝却可以。从来没有听过印地语的宝宝,可以在第一时间分辨出两个细微差别的印地语发音。
那是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就有听出一切不同语言区别的能力,他们能辨别出世界上所有不同的语言,6到8个月的婴儿们都可以听出这种差别。
但是1岁左右的宝宝却发现不了这种细微差别了。这说明,这种超级语言能力,只能持续一段很短的时间。
这是为什么呢?
当婴儿出生时,无论他在世界哪个地区,孩子都有可能接触到六千多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孩子需要做好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准备。
在一岁左右时,婴儿开始失去这种能力,这叫做知觉窄化,他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