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老公孩子玩手机越来越严重妈妈焦虑怒
TUhjnbcbe - 2023/7/8 20:18:00

01

生活中,最让妈妈生气的,莫过于孩子不听管教——叫他去洗澡,可以给你磨蹭半小时;叫他去写作业,却坐在那玩手机游戏,权当没听到,就像有一个妈妈所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这孩子就是软硬不吃,愁死我了!”

而且,还有更让妈妈们感到崩溃的,那就是孩子他爸的“不配合”——不仅不配合自己管教孩子(只顾着自己的事);有时候甚至还经常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一脸嫌弃的样子;

结婚前的浪漫温馨早已灰飞烟灭,没了踪影;剩下的只有手机里的暧昧短信,和“丧偶式”婚姻留下的空虚与苍白,有一个妈妈甚至深感绝望地对老公说道:“你既然不爱我,你就放手;爱我,你就好好爱!”。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如何才能够挽回局面,让孩子放下手机?让婚姻重拾昔日的温馨与浪漫呢?

我们先剖析一下,导致妈妈们走到这一步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找到病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发现:孩子手机游戏瘾之所以越来越严重,老公之所以整天盯着手机看,而对妻子越来越不上心,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手机或游戏上,而在于妈妈们错误的观念上。

02

那么妈妈们在教养孩子或处理夫妻关系的时候,到底走进了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大事小事一手抓,操心孩子操心家

有的妈妈真的非常辛苦,在外忙工作事业,已经焦头烂额了,回到家还有辅导孩子做功课,给家里人洗衣做饭;尽管这样,还是换不来老公的理解,不仅不帮忙分忧,而且还变得越来越懒,大事小事全往妻子身上推,就像有一位丈夫这样说道:

“在家里大大小小事情都是老婆在做,东西都是她整理的;所以,在这些方面,我都有依赖思想了。”

因此,在生活中,妻子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忙碌,来换取孩子或丈夫的理解和同情,显然是“失算”之举;妻子过于操心劳累,大事小事自己揽,表面上看,确实令人同情敬佩,但实际上却未必能够换来自己预想的效果和回报。

误区二:旁敲侧击加暗示,却换来无动于衷和敷衍

有一个妈妈,看到孩子整天玩游戏不想去上学,为了不伤和气,所以打算尝试用委婉提醒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于是这个妈妈一会问孩子长大后的梦想,一会问孩子接下来的打算,而孩子似乎早就看透妈妈的心思,根本就无心作答,甚至压根就不愿搭理父母。

有的妈妈不死心,仍旧对这种沟通方式(旁敲侧击加暗示)情有独钟。就像有一个家长,无意中发现老公手机有几条暧昧短信,瞬间怒火中烧,但是又怕撕破脸皮,所以还是压抑着心中的委屈和怒火,旁敲侧击地暗示老公;

或者指桑骂槐,拿别人的事来说事,结果,不知老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压根就没有弄懂妻子的意思,所以该咋样还咋样(没有改变);丈夫的无动于衷,把妻子气得胸口直发闷。

误区三:把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寄托在伴侣(或孩子)的“觉悟”上

情感访谈类节目《金牌调解》中有一个妻子,多次向老公提醒到,说自己也渴望烂漫,也需要一点小惊喜;哪怕是老公是摘一朵野花送给自己,自己也会无比的开心……

尽管提过多次,老公却一直没有行动,这样的婚姻生活,让她无法忍受,最后甚至变成了一种煎熬;

没想到老公听了妻子的话,表示很诧异:都二十多年了,我怎么没感受出来呢?原来你还有这方面的需要?分分钟可以把老婆气到“窒息”。

而且这位丈夫还表示:“咱们都老夫老妻了,还有必要搞得像新婚夫妻吗?况且,这又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这样吗?”;

对此观点,作者不敢苟同,作者认为“老夫老妻”应该这样理解:何为“老”?想必是在长期的婚姻生活中,总结出了一些老到的经验,知道怎么做才能够有效满足伴侣内心的需要;

并且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与关怀,这才是“老”真正含义;而绝对不是懒惰的丈夫“无作为”、“不行动”的挡箭牌和借口……

那妈妈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才能让老公和孩子心甘情愿放下手机,更加体谅理解自己呢?

03

首先,要掌握“请求支持”的技巧和智慧。

著名婚恋情感专家约翰.格雷在其著作中写道:

“男人不会自动自发地主动提供援助,而只在被人请求时,才会施以援手。因此,如果女人不主动请求,她可能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即便她主动请求,如果方式不对,也会让男人感到厌烦。”

这也许就是妈妈们的话,在老公(或孩子)身上不起作用的根本原因了。因为,尽管妻子们多次提醒强调,但是,在丈夫们看来,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唠叨”而已,并不是一种请求,因此自然也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而有的妻子倒是热烈“请求”了,但是不仅没有如己所愿,反而把老公给吓跑了,正如节目中的丈夫所说:

“我认为好像你(妻子)想方设法,不让我搓麻将,找个理由让我回来,我认为(妻子的请求)可能未必是真的,或者是小题大做夸张的形式。”

为什么妻子会让丈夫有这种想法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情绪易激动

当丈夫或孩子的表现,让妻子感到不满意时,就容易情绪激动、暴躁;甚至直接将怒火对准家人,导致大家无法通过平和的沟通来解决问题。

2.爱翻旧账

有的妻子,老是抓着老公或孩子之前犯的错误不放,动不动就拿出来唠叨强调,这让老公和孩子始终无法摆脱过去的痛苦和阴影,自然就不愿配合、理解以及体谅妻子(妈妈)了。

3.得理不饶人

有的妈妈经常是得理不饶人,哪怕老公和孩子内心已经知道错了,但是她们仍旧不肯罢休,非得要对方拉下脸承认错误才行,就像有一位丈夫说的:

“我这个事情做错了,就好像我要认罪伏法一样,而且,她还会经常拿这个事情来要挟我,控制我,这一点让我接受不了。”

那么,妻子正确请求(老公或孩子支持)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04

(一)主动提出求情,欣然接受拒绝。并及时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

著名情感婚恋专家约翰.格雷曾说:

“主动提出请求,在他(老公或孩子)拒绝时欣然接受,表现出完全不介意被拒绝,这非常重要。”

比如说,妈妈可以对整天玩手机游戏的孩子提出请求(注意:不是要求)说:“孩子,你可以放下手机陪妈妈出去散散步吗?”或者说:“你可以和妈妈说一说你在学校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不理会,甚至不友好的回答说:“我不想跟你说话。”,此时,妈妈千万不要动怒,也就是不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情绪反应,而应该欣然接受孩子的拒绝,只需简单的回答:“好吧”即可。

千万不要气急败坏的训斥孩子:“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说话呢?”或者说:“你怎么老是玩手机呢?你就不能消停会吗?和妈妈聊聊天有那么难吗?!”

如此这般,孩子当然也会做出同样的情绪反馈:“我就是喜欢玩手机,用不着你管!”。

切记,提出请求,是妈妈的权利,而拒绝同样是孩子的权利,妈妈要表现出完全不在意的态度,下次找个合适的时间再次提出请求即可。

事实上,工作学习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当有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如果我们拒绝了,其实内心是有点愧疚心理的;而如果对方已经多次向自己寻求帮助时,我们就更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特别是当对方以平和友善心态接受我们的拒绝,并且仍旧对我们表达感谢时,更是让我们的内心感到不是滋味,等下次一旦有机会时,我们总会想办法做出补偿,给予对方一定的帮助。

而相反,如果对方因为没有得到我们的帮助,而对我们抱以埋怨指责的态度时,我们恐怕会这样想了——别说没时间帮你忙,就算有时间我也不想帮,同意吗?

因此,当孩子或丈夫的行为,使得我们看不惯的时候,我们大可以向对方提出请求,比如当老公忘记了妻子的生日,我们可以这样对他说:

“昨天是我的生日,你忘记了,今天可以补偿我一下吗?刚好我看中了一个礼物!”

如果老公拒绝,没关系,不抱怨不指责,欣然接受,语气平和的回复一句:“好吧”即可,下次再找机会继续提出请求。

而如果老公同意了,那么一定要在事后及时地向老公表达感恩之情:“老公谢谢你,你能送给我礼物,我感到很开心,有你真好!”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一书中写道: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在缝衣服时,总喜欢叫我帮她穿针线;说实话,小时候都爱玩,内心是不情愿的,但奶奶对我说:“来,你的视力好,帮奶奶穿一下针线可以吗?”;

当我怀着不耐烦的情绪帮奶奶穿完针线时,我却发现,自己慢慢竟开始享受其中了。首先是为自己能够精确地把线穿进针孔而感到满足,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同时也为能够帮奶奶的忙而感到自豪(这也是一种孝顺的体现嘛),所以,当下次奶奶又缝衣服的时候,还没等她开口,我就先说话了:“奶奶,我帮你穿针线……”

实际上道理是相通的,当孩子或老公应允我们的请求时,不管当时情不情愿,但是当他们付出行动的时候,他们就会趋向于言行一致。

就像孩子会认为,放下手机陪妈妈聊天是值得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前提是妈妈要在事后对孩子的行动及时表达感谢和认可;

而丈夫则会认为,虽然昨天妻子生日错过了,但幸好今天还有补偿的机会;当他出去买礼物的时候,或者为你所挑选的礼物买单的时候,他便会自我暗示(或是用行动自我说服证明)我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我依旧是爱着妻子。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给老公补偿的机会,没有向他提出新的请求,甚至还指责埋怨他说:“你居然忘了我的生日,看来你根本就不在乎我,你的心里压根就没有我,你一点都不爱我!”,结果往往会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试想一下,当老公独自借酒消愁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哎,看来我确实不爱她了,或者我们之间根本就不合适。于是,一杯酒下肚,苦涩的味道,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摔门而去的声响,萦绕耳畔,久久不能释怀……

而当他出现这种“退缩或动摇”的念头行为之后,他便会一次次地欺骗或说服自己,证明自己的推断没有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想必你们的婚姻旅程估计要走到尽头了。

05

(二)向对方提出请求的时候,最好以“可不可以”代替“能不能”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一天到晚在玩手机,于是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别玩手机啊?”,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不能,我就是想要玩!”;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经过统计调查得出结论:“能”或“能不能”所表达的是一种“意愿”;也就是说,当我们问孩子“你能不能放下手机”时,实际上我们是在问孩子:你愿不愿意放下手机?结果可想而知——在怎么好玩的手机游戏面前,孩子当然表示不愿意了;

但是,如果我们问的是:“你可不可以放下手机?”,孩子所感知到的信息则是:“我是否具有放下手机的能力?”——我当然可以放下手机,这不是很容易的事吗?就像把手中的苹果放在桌面上一个道理,简直是小菜一碟。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治疗师在治疗有“喝牛奶”癖行为的孩子时,与其沟通的话术是:“我们可以不喝牛奶了对吗?”,而不是问对方:“我们能不能不要喝牛奶呀?”,这与约翰.格雷“请求支持”的理论不谋而合。

当然,幸福的婚姻,和谐的家庭,从来不是妈妈(妻子)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就像一位哲学家所说:“幸福是需要经营的,而非自然发生的。”

因此,在婚姻以及家庭生活中,老公的配合,以及对妻子的支持与关爱,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而对于妻子(妈妈)来说,当被工作、生活压的闯不过气来的时候;大可以卸下独当一面的生活“盔甲”,大胆的向孩子或丈夫提出请求,寻求支持和帮助;

毕竟,真实与直接,才是婚姻以及家庭生活最舒服的打开方式;而婚姻以及家庭的经营秘诀,归根结底不过八个字:真情实意,以诚相待。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擅长解决孩子玩手机、游戏、叛逆、厌学等问题;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老公孩子玩手机越来越严重妈妈焦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