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和黑尾酱离婚了,刨去他们瞒了大家半年多,我还是觉得比我想象中坚持得久了一点。想来以前夫妻离婚是难得的新闻,如今已经听得习以为常了。为什么呢?
大家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忍受在家依然要承受的压力。
想起以前演员王志文说过一句话:结婚到最后就是找一个随时能聊天的人。这里我再加一句:能理解你聊天的人。
可惜这个要求很简单却又很难,大家都想“只带嘴不带耳朵“,都急于把自己诉说给别人。结果我们发现最亲近的人没法聊,所以心理医生倒成了我们倾诉烦恼的最好对象。
专业、保密、耐心,多好,但凡你有什么负面情绪都可以倒给心理医生,反正这是他们的职业。可心理医生要如何处理这么多负面情绪呢,他们不也是人吗,大概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遇到一个自己都有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会不会反而加重彼此的心理问题呢?(这不是绕口令)
我朋友的朋友是个心理咨询师,很大牌。早在5年前每小时咨询收费人民币元,算每天只工作4小时,就已经日进过万了,抵得过普通人的月薪。但我知道,她在给别人进行治疗的同时,自己常年服用赛乐特(焦虑症药物之一)不敢中断。那时我就一直很想问问她自己服药的原因和感受,可惜没机会。
哈,它来了,它终于来了!几年后的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本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天》。
本书的作者洛莉.戈特利布就是一位心理医生。洛莉·戈特利布(LoriGottlieb),年出生于洛杉矶,美国作家、资深心理治疗师。她为《大西洋月刊》撰写的“亲爱的治疗师”专栏备受读者欢迎,她的TED演讲是年播放率最高的十大演讲之一。
这本书有多页,字体还比较小,说实话这样的书一般我只看前5页就丢下了。但它是特别的,因为洛莉同学一开头就坦率地告诉我们:我是心理医生,我自己也有心理问题,并且在寻求另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治疗。
一直觉得医生有种居高临下的地位,尤其是心理医生。他们好比行走的扫描仪,能把人的一切心思都看穿了。他们冷静得几乎冷漠,满身盔甲地面对着赤身裸体的病人,把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放到显微镜下。
洛莉说:“心理治疗某种程度上就像成人电影——两者都涉及某种层面上的赤裸,也都有可能令人感到紧张刺激。“
可不是,一个是身体被窥探,一个是心理被窥探。我觉得相对来说心理更隐私呢。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只有直面灵*的人,才能觉醒。
人为什么要避免直面灵*,因为会痛苦会害怕呗。
稍微了解人的天性就会知道,人生来就是趋易避难、趋利避害的。哪怕是不那么明确的威胁,只要我们有一丝预感就会想逃。所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哪里,因为连他们自己不相信这反应会如此强烈和久远。
然而病人需要直面灵*,心理医生同样需要,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有人的天性。只不过我们都觉得医生应该更理性,更沉着,或者说我们希望他们是这样的,不然会有损他们的威严和声望。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让我们现在才看到这样一本书。《聊聊天》看似小说看似散文,在我感觉中更像是真实的札记。
洛莉大胆又坦诚,整本书由清晰的两条主线交织而成。一边是她面对突如其来的“中年失恋“痛不欲生,各种纠结挣扎;一边是她接待与陪伴几位就诊者的心路历程。在自己遭遇感情生活重大变故的同时又要努力帮助病人走出负面情绪的泥潭。想想都很难啊!
没有病人的配合无法进行最积极有效的治疗,在心理治疗中也是如此。遇到自说自话的病人约翰,洛莉几乎每次都是抓狂的。约翰从来不正面回答洛莉想要了解的问题,不是只顾自己发泄就是看手机回短信,甚至还在就诊时点外卖吃汉堡。让洛莉的咨询治疗毫无进展,还要努力压抑自己的不满。
但洛莉自己呢,她感觉自己也急需找个人聊聊天。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适合的心理咨询师,她却次次都在向人哭诉男友的抛弃,完全不理会医生的提示建议。直到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做的正和她的病人约翰一模一样!
原来治疗与被治疗,启示与被启示,心理治疗里面没有绝对的病人与医生之分,别人都像一面面镜子在映射着自己,促使彼此成长和成熟。
洛莉28岁才决定改学医,37岁才当上心理咨询师。她遵照自己的愿望拥有了一个孩子,即使后来导致失恋也从没有后悔这个决定。
敢于直面自己灵*的人才能觉醒,我觉得洛莉已经把勇气写进了这多页的书里。那些抱怨和崩溃是真实的,同样欢喜与感动也是真实的。如果实在找不到人聊天,不妨来书里跟洛莉聊聊,因为她和他们的身上也有我们的影子。
如果生活这辆车开错了道,把你带到了一个错误的地方,你也不要全程呆在酒店里。应该出去冒冒险,看看这个国家真正的样子。
看完这本书,我理解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什么会说:“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嗯,英雄所见略同嘛!
最后,当然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不花钱也能随时聊天,懂你的人。也同样祝福我自己。你们说我要不要也去学学心理课程呢,不然我这么善解人意就浪费了,还真有点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