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云飞
师训君评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早上你来收作业,有的学生没有交,你询问原因,他却说自己前一晚都在复习功课,但还是不会,很是焦虑。这到底是为何呢?
阅读时间:4分钟
小明最近总是把“焦虑”挂在嘴边,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他担心自己考不好,所以早早地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复习功课。
“先背一会儿单词吧”小明一边听着爱豆的音乐放松,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就这样一个小时过去了,要背的单词勉强混了个眼熟,与学习无关的歌词倒是记得一字不差。
接下来是数学作业,这是小明最挠头的科目,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他都能听懂,只是自己一做题就没有思路。手机搜一下答案吧……嗯,看是看懂了,但下次见了估计还是不会做,谁让自己没有数学细胞呢?
语文作业是啥来着?哦——想起来了,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遍。小明自言自语:“那我先抄一遍再背吧。”抄完之后,他抬头看时间,十一点了,算了,洗洗睡吧,明天再背。
通过透视小明复习功课的场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学习问题:
在学习中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注意力不够专注,没有合理规划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对于薄弱科目缺乏正确归因,认为只是缺少天分,不肯改进学习方法,或者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改进。不会对自己的学业作出准确的评估,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是他焦虑的源头。很显然,小明也不会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那么他该如何改进呢?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自我调节学习”。它的意思是,学习者在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激活和保持自身的思维、行动和情绪,从而拥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控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教学也是为了学生在未来能够进行独立、终身的学习。针对小明的问题,应该如何让他走上正确的自我调节之路呢?
第一阶段
设定一个清晰合理的目标,并且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达成目标。
在这个阶段,小明的目标信念非常重要。如果他能够坚定信念,认为自己有能力按部就班地完成以上目标,那么他就很可能走上自我调节之路。
在此阶段,教师应当充分帮助学生唤醒他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推广某位同学成功的学习方法,起到鼓舞士气、激励信心的作用。
第二阶段
行动、实施策略。
因为基础较差,所以小明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完成每天的任务。在这个阶段,身为教师,我们要及时教会学生掌握一系列自我控制的技能,如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知识点,训练专注力的方法等。
同时,小明也要学会自我观察,能够随时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如准确记录完成某一任务所用的时间、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书读到了第几页等等。自我观察越清晰,越能够帮助学习者适时地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策略。
第三阶段
检验、反思和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小明是否有了明显进步?如果有,应当以奖励的形式对小明的努力给予肯定。最重要的是,小明能够将进步归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坚定的目标信念,不再是所谓的“学习天分”。
以上这三个阶段便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模型,三个阶段紧密衔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充分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信心,循环就能进行下去。
最后,
我们提供几个小方法,
帮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1
当教师观察到学生们在主动寻求自我提升时,不妨趁热打铁,提出一些挑战性的复杂任务,提高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和加工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复杂”不等同于难,而是训练学生运用各种知识模块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英语阅读中,要求学生在答题的同时,能够翻译段落大意,理解长难句,记忆重点单词。
2
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调整问题的难易程度,但必须教会他们如何作出更好的选择。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同伴。
例如进行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后,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归纳总结,可以是报告、图表,甚至画画;让学生自由结组,并注意引导他们思考能从同伴身上学到什么特质,能否共同提高。
3
通常教师作为学习结果的评价者,有时会让学生产生焦虑。为了降低学生的焦虑,老师可以利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评价中。
例如地理课学习某一章节后,和小组成员一起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在报告中阐述每个人所作的贡献和取得的收获;或者定期进行学习反思,描述学到的新知识和自己的表现。从而通过观察别人和反省自己,达到调整学习行为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毕竟在这个时代,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学习都是一门终身的必修课。
因此,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在学生求学阶段就教会他如何学会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师傅领进门”,才有后面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