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长圈、教育圈里有个火热朝天的教育话题,叫“双减*策”。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又简称为“双减*策”。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文章开篇,想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位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暑期放假前问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只有3个学生举起了手;
问已学过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的请举手,结果有一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很多家长就会觉得,哎呀不行,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这么聪明的学到了这么多东西,我家孩子可不能落后了
哪怕花上我一个月的工资,我也得赶紧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别被人家看不起。
一边担心老师不会对我家孩子正常教学,只教别人家“一教就会”的好孩子;
一边担心孩子太笨,如果不超前学习一番,会更容易掉队,将来更无法出头;
还担心娃将来长大了,会埋怨我“为什么没有给他报补习班,让他多学点东西”……
就这样,这么多年来,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不少家庭,为了在升学竞争中抢得先机,坚信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抓住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心态,教育主体一旦出现了问题,孩子也会出现问题。
由于短视化、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驱动,家长心念着要把孩子的学科教育提上去,却落下了素质教育。
现在的孩子虽然娱乐项目要比我们这一代丰富很多,各式各样的娱乐需求,现在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
但孩子们的压力仍然要比我们大很多,我们小的时候学习哪有这么激烈的竞争。
换作现在,出一道小学生的奥数题给我去答,可能我都要抓腮挠头一番,半个钟头过去也写不对正确思路。
01
“国家都在替我们减负,你为什么还要逼我”我昨天接待了一位来自海南的李妈妈咨询孩子的问题,
孩子现在是初二,刚好是在双减*策第一批试点的范围之内,妈妈在简述孩子情况的时候,语气中满满是骄傲、伤心和焦虑。
原来孩子从上幼儿园起,李妈妈就一直在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学霸一枚。
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不稳定,考的最好的一次,也才班里第6名,上学期期末下来,孩子的成绩跌到23名。
为此,李妈妈花重金给孩子报了重量师资小班课。
可这一次*策下来,海南全面停止暑期培训课程了,连线上的也没法上了,妈妈十分着急。
孩子这几天在家里就好似有了靠山一样,怎么也不肯学习,说什么「国家都在替我们减负,你为什么还要逼我呢?」
「孩子这一次,应该不是第一次出现对抗情绪吧?我们以往处理孩子学习问题的时候,是否有过有效的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呢?」
「老师,她的情绪我一直都是在接纳啊,她要什么吃的喝的,我都尽力满足她」
「可她倒好,她这么不珍惜我的付出,我真的很生气,但是我都是忍着的,可是她这次说什么就是不肯听我的话」
李妈妈此言一出,我就明白了,孩子这一次不是第一次出现对抗情绪,家长长期的忽略回应孩子的感受,没有去做有效沟通,引发了一次次的冲突。
「李妈妈,我明白你的意思呢,虽然这次*策的颁发,对咱们家在孩子的教育打算上是有一些变动影响的。但你心里其实还是希望孩子应该要自律,要珍惜学习资源,而不是想着要开脱学习责任,对吗?」
「是的,老师,但是她不理解我的想法」
……..
(此处个案展示中“李妈妈”为化名)
何为有效沟通这个家庭的对话,引起了很多家庭的共鸣,「为什么我说的话,孩子就是不理解我?」
就拿李妈妈这个例子来说,
李妈妈理解的「接纳孩子的情绪」,是「忍受」,而不是「倾听」;
李妈妈的「担心、考虑」,是选择用说教的方式去给到孩子的,而非「平等」的去对话。
这样带着家长「权威身份的强势沟通」,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好的,
孩子想要对抗,就如同孩子不接受我们的关心一样,「源于我们的沟通方式也是不被接受的」。
再者,从孩子的回应中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学习观是有问题的,
她的学习动力不稳定,一旦脱离了外动力促使,就泄力了。
她对学习的理解,是来源于外界的规则,当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发生偏差的时候,她的行为也会跟着思维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李妈妈提到,孩子从小就开始一直在通过补课班的形式来学习。
对孩子未来教育前景的不确定性,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导致了孩子的过度教育,
李妈妈在通过以增加对未来所谓优质教育追求的安全感,来缓解自己的教育焦虑感受。
注重学科教育,但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在逐渐「枯萎」着。
02
“双减”*策下的家庭教育这一次“双减”*策的实施,对学校的要求是严格提升的。
在优化课内外教学结构,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
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就需要我们去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