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心态挺好的了,只是脑鸣一直存在,让我很烦。
老师,眼皮一直跳,持续两个月了,你有类似的症状吗?
我其他症状都不怕,就怕头晕,觉得自己要晕倒,都不敢去上班了。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不胸闷,哎。有没有办法缓解。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句子中都包含了一些简单的逻辑片段和症状感受。也就是说,症状已经被编织进了我们头脑中的一段段逻辑中去了。而对于这些逻辑片段,我们有个本能,就是任何逻辑最终都需要趋于自洽,我们不断的调整故事的逻辑,来应对外界信息的冲击。这个“故事”,指的就是我们头脑中自洽的一套逻辑体系。有些事物印象深刻往往是因为它在我们头脑中不是孤立的概念,和其他概念有一定的联系和依赖性。一个概念在头脑中关联的其他概念越多,那么他就越是根深蒂固。并且与感觉和情绪相关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所以,我们一旦对躯体症状形成了一些评判、逻辑、情感偏好,那么这种感觉记忆就扎根的越深、越顽固。不回应,孤立它,释放它可是我们真的不喜欢躯体症状,那么不喜欢也是一种逻辑关联吗?答案是的,但关联程度比较低。我们来对比一下各种关联程度来让大家感受一下。我只要说自己头晕,家人就生气,不愿意听。平时头晕就觉得要晕倒,现在也不敢去上班了,我该怎么办?(关联了家人态度、上班、整体评价觉得要晕倒,表达了自己无助)
我其他症状都不怕,就怕头晕,觉得自己要晕倒,都不敢去上班了。(关联了上班、并且即使没头晕也很担心)
我总是头晕,能不能缓解。(整体评价自己的状态,做了总结概括,扩大了头晕的时间)
此刻我觉得头晕,我不喜欢。(只针对本次头晕,不看历史,未来)
此刻我觉得头晕(只针对本次头晕,陈述感受,无评判)
头晕就头晕吧,懒得管了,做好手头的事(孤立这种感受,不加以回应,也无从关联)
上述表达关联程度依次递减,如果我们长期对症状不加以回应,去孤立症状,渐渐的大脑就会认为,这种感受记忆不是很重要,虽然短期内还会重复出现,但久而久之它就很难被记忆编织进我们的自洽的故事之中。最后会被逐渐的淡化,释放。笔者的症状体验第一阶段,消除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不再抱怨症状,不再提及;——心理建设,接纳第二阶段,消除了强迫思维,不再关联疾病,乱查,不乱想;——思维解构法第三阶段,学会只感受当下的症状,症状强烈时,允许自己不喜欢症状——正念冥想第四阶段,懒得去管症状,因为前三阶段做了很好的铺垫,症状并不会很难受,所以也谈不上不喜欢,来就来,走就走,我知道,但不回应。——孤立症状第五阶段,症状消失,全天也不会分时段到来,偶尔会感觉身体疲惫,但也知道自己是因为需要休息,稍微躺一会,或者放松一下就立即缓解,不会认为这些也算躯体症状。——只是因为疲惫大家注意第五点的理解,这不是自我暗示把躯体症状看作是疲惫,而是聆听身体的感受。比如,你开了一天会,不累吗?肯定累呀。所以休息一下就会觉得好转。真正的躯体症状是你无法察觉到自己到底怎么了就来躯体症状了,心情好也有症状,心情不好也有症状。当然了,你的身体在情绪波动和身体疲惫时也会表现出症状加剧。所以,症状的消失前提一定是“不想了”。但这个“不想”不是单纯的不去想,而是先理解症状感受与头脑中其他概念的关系,然后在逐渐的将它释放。参考文章:强迫思维康复大法:思维解构法浅谈正念冥想体验焦虑症吃完药,躯体症状加剧怎么办?焦虑症的你,请不要强调自己的痛苦焦虑症躯体症状为何下午严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