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症,是个体与其依恋对象离别时,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比如,一对恋人关系已经很差了,每次女方提出分手,男方就寻死觅活,女方就只得妥协,男方也许就有分离焦虑症。
那么,分离焦虑症的源头在哪里?
近的源头,在成长早期的创伤经历。
如果这个男性能够回忆或者请其父母参与咨询,就可能得到这样的信息:他婴幼儿时期,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料他,就轮流请奶奶、外婆、姑姑代为抚育,每隔3-5个月就要挪一次窝。每次挪窝,都带给他被抛弃、被遗弃的创伤。找到了这个源头,并理解这样的生活经历,这个人的焦虑症状也许慢慢减轻,不再过分介意女方的分手了。但是,有很多时候,这个分离焦虑的症状难以消解。原因可能是比较远的源头在发挥影响。
远的源头,在人类进化过程情景的累积。
人类进化到智人阶段,一群人在一块热土地上繁衍若干年后,增多的人口会加剧食物的匮乏,就必须分离一部分人,迁徙到新的地方,求得一种生存的可能。几乎可以这样讲,在过去一百年之前,生离可能意味死别,每一代几乎都会遭遇几次重大的分离性创伤。即便到今天,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刑事伤害等等还是在不断发生,我们对非当下的场景依然可能有莫名其妙的疑惧。
平民的出行凶多吉少。我一位朋友的爷爷,河北人,是四个兄弟中的老四,几兄弟长大后,因为土地的产出捉襟见肘,就按照家庭的安排,在日伪时期跟随二哥闯关东到了黑龙江。可以想象,当年两兄弟离乡背井向北启程的时候,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场景。事实如亲人的不详预感,两兄弟在到达黑龙江不久,二哥就染上瘟疫死了。
官员富商的远行也是吉凶难料。明朝的王阳明在贵州省龙场任职的时候,有一天,看见一个小官带着一个儿子、一个仆人经过,去其它地方赴任。三天之内,三个人先后倒毙在附近的路边。耳闻目睹此悲剧,王阳明心中有戚戚焉,就让自己的仆人将这三具尸体埋葬了,还写了一篇文章悼念。
穷人更会有不期而遇的噩运。上海滩的大亨杜月笙,是贫苦人家出生。四岁之前,亲生父母就先后去世了。好在他和继母关系很好,相依为命。一天,他玩耍回来发现继母不在家中,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邻居传言,继母是被人贩子拐卖了。杜月笙发达以后,再次寻找继母,也没有结果。
上面三个故事,例证了尾随离别而来的悲剧,扎扎实实,非想象虚构。由于分离的现象太过普遍,表达离别这一主题,唐诗宋词及很多文艺作品,都有巨大的数量。
概而言之,仅仅从有文字以来的历史看,我们的祖辈、先辈,都耳闻目睹过很多这样的分离事件,情景摧肝裂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众多这样的情景记忆,积淀成固有的情绪结构,慢慢就演化成了潜意识的分离原型。
荣格认为,人生有多少典型情景就有多少原型。如幽闭恐惧症、躁郁症、癔症等等,都可以做类似的源头分析,归因于相似情景产生的原型。
现代文明的发展,*治、经济、文化的环境更加适应人居,个体成长的安全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消减了很多分离的危险性、悲剧性。然而,分离焦虑症依然会在某些人身上出现,根源也许就在头脑深处存在的分离原型。
这些原型,就是遗传于头脑深处的结构化情绪。如果当事人体质比较偏弱、气质比较易感、神经元或神经活动比较特殊、心理成熟稍缓,加上现实生活的激发因素,分离焦虑等症状就会跳出来兴妖作怪。
作者系专职心理咨询师
联系请识别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