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刘鸿雁工作室,一对一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琳恩·米勒发现,常见及可见的孩子焦虑症状包括:胃痛、头痛、失眠、拒绝上学、咬指甲、身体反应如心率及呼吸紊乱。除此之外,还有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如:
1.爆发愤怒的情绪
2.发脾气
3.对立、抗拒
4.表现出寻求注意的行为
5.表现出侵略
6.注意力涣散
7.多动,很难安静的待着
8.成绩不好、过度学习
9.大量缺课
10.社交能力表现困难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患有焦虑的孩子因误诊而被建议服用的药物极可能产生反效果。
儿童忧虑的症状中,最普遍的则是分离焦虑,通常多发生于6-8个月的婴儿,持续时间直到孩子5岁左右。分离焦虑属于相对正常的现象,但家长依然有必要对敏感的孩子投入更多的心思,避免程度过重。
三、在情况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家长可以这么做
作为父母,能够做到的是预防因焦虑而带给孩子的伤害与压力。尤其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更需避免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保护,即使爸爸妈妈外出工作,也有必要提前安排好值得信任的亲友帮忙照顾孩子。与此同时,降低家庭的整体焦虑感,为孩子提供安静、放松的空间与时间,亦能起到缓解压力的效果。
专家还建议家长通过放松、音乐、冥想等方式帮助孩子静下心来,从而梳理情绪,使他们成长为快乐、善良的孩子。
当然,如果家庭生活中,坚持每天安排10-15分钟的空档期,可以是亲子间的平静交流,亦或是亲子互动,这都有利于强化孩子的个人意识,同时令家庭氛围积极向上。
近来,由家长的焦虑而引发的儿童焦虑越来越多。我们不妨从怀孕时开始细细体会,焦虑是如何纠缠上妈妈们的。
焦虑,在不知不觉中缠上你新手妈妈在怀孕的时候,除了有即将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期待,还会有一份担心。这份担心可能会化为一摞一摞的育儿百科书,也可能化为成千上万种不加选择的母婴育儿产品。
但是,每一个妈妈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心情:
“这个月的生长曲线竟然出现了下滑,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是我奶太少了!”
“咦,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爬了,我家的怎么还不会,一定是我爬行训练做少了!”
“宝宝怎么又生病了,是不是那天着凉了,一定是我给他穿少了!”
“哎呀,这个零食里面竟然含盐,怎么办怎么办,书上说不能吃盐,都怪我没仔细看。”,其实这些都是“焦虑妈妈”综合症。
三分养育,七分等待。”说到底,妈妈焦虑的源头就是亲子之爱。适度焦虑,可以让妈妈们尽快成长起来,但如过分焦虑,反而会殃及孩子。国外心理学研究证实,焦虑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对宝宝更为严厉,并且很少表扬宝宝或与宝宝的意见一致。
而被焦虑的妈妈抚养的宝宝会对疼痛更加敏感、不愿参加有风险性的游戏,更愿意接受弱小角色。焦虑的妈妈也会偏向于认为宝宝在面对任务时会有焦虑,从而暗示宝宝回避任务。
怎样摆脱焦虑?
首先需要记住一点:“没有完美的妈妈,只有尽力的妈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追究为自己不够完美,做的不够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书上的科学育儿知识可以学,但也不必完全照搬,毕竟那只是共性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好的育儿产品也可以使育儿事半功倍,建议妈妈们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宝宝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
多和有育儿经验的女性交流,听听她们的建议,活学活用,提升自己胜任母亲角色的能力。可以多加一些妈妈群,和宝宝一起多参加活动,学习现代育儿知识。
要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好好爱自己,没有哪个孩子喜欢蓬头垢面的妈妈,不仅仅是外在,内在修为的提升更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放松心态,放宽心,孩子成长的过程,难免会遭遇一些事。做妈妈的,只需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安全、宽松的环境。
当我们习惯于一种情绪,就算知道它不好,也会不由自主地用来伤害身边的人。甚至许多时候,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它不好,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人的情绪来自于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和想象,我们只有找到情绪的根源,才能真正接纳它,包容它,和它和解。这有这样,才不会在情绪的泥沼里继续被围困下去。去拥抱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内在的小孩吧,同时也记得去拥抱你身边的这个小小人儿。
妈妈的焦虑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或特别叛逆;会让孩子压力很大,甚至厌学抑郁;过度担心式的焦虑如同诅咒,它会让孩子变得身心脆弱。
温馨提示:头条号上现有不少家长咨询儿童心理问题,因三言两语无法获取全面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刘鸿雁工作室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预约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