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岚开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年,我被确诊了,重度抑郁。
是的,当全国同胞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的时候,我把自己罩在了厚厚的“防护服”里。看不清眼前的世界,听不见人们的谈话,甚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
成夜的失眠,导致整个人状态越来越差,每天提不起精神,吃饭没有胃口,时间久了大把的脱发。看着洗手池里一撮一撮的头发心情愈发地难受和烦躁。想想自己还那么年轻,却似困兽般动弹不得,挣脱无果。
无意间在视频号上看到了汤小小老师的视频:《十条人生建议送给迷茫的你》。
老师讲管理好情绪很重要,人生中很多的麻烦都是情绪引起的;还有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相信所有的不好都会消散,没有人会永远生活在黑暗里。句句温暖犀利接地气。我想,跟着如此睿智的老师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加入写作基础班后,每天晚上听老师上课,第二天上午复习笔记巩固消化;下午跟着群里的优秀学员们一起拆文、分享金句,一起读书;加上每天固定的2个小时写作2个小时阅读,真是恨不得一天多出来24个小时。
慢慢地,我发现每天坚持学习输入,写起东西来更顺手,微头条坚持三个月也有了好几百粉丝。最重要的是整个人被充实的生活包围,感性的烦恼越来越少,对自己要坚持的写作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01
一边积累素材,一边对抗抑郁
写作学习开始了,我紧紧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点一点做练习:看电影、看书、听音频等等。
也许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素材收集,但是对于我这个抑郁症患者来说,搜集素材的过程,其实更像是净化心灵的过程。
看了电影《无问西东》。清华学生吴岭澜国文和外语满分,物理成绩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本是文科最好的苗子他却学了实科。
梅贻琦校长找他谈话,问他对自己是否真实。
他问:“什么是真实?”
梅校长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是否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是呀,人活着就要对自己真实。尤其是面对人生岔路口的选择,能否义无反顾地坚持尤为珍贵。
拿写作来说,坚持输入不难,难的是坚持输出。今天没有灵感,明天心情不爽,后天家庭聚会都很容易成为放弃的理由。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作家张德芬写道: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就是去和现实抗争,对现实不满,想要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但都是徒劳无功的,甚至适得其反。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确实,生活中的自己很容易玻璃心,遇到事情不是积极地反思自己,反倒不停地抱怨环境埋怨别人。书里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试着往内看,向内看,靠近自己,接近内心后,反倒平和了不少,看待问题也更豁达了。
02
一边管理时间,一边改善睡眠
正常人休息不好,白天工作效率低不说,心情也不会好。更别说抑郁症患者了,失眠简直如影随形。汤老师讲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她建议专时专用,这样可以让自己更专注,同时要让自己每个时间段做的事情更具体。
我按照老师讲的方法记录了自己一天的时间走向,坚持一周后,发现自己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3点,除了吃饭竟然啥也没干。于是果断安排半个小时浏览新闻一个小时追剧看电影,既积累了素材又最大化利用了时间。
以前学习都安排在晚上,可是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了,效率特别低。
老师说要给写作留出固定的时间,那就早起吧,像点评提高班的女贞老师一样,早上6点到8点固定写作,还不容易受外界打扰。
同时坚持早起,晚上就困得早,想熬夜也扛不住,只有乖乖地睡觉。因为一天时间安排得紧凑,睡眠质量就越来越好了。传统中医学里有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睡好了,早上自然能早起了。
03
一边拥抱家人,一边治愈焦虑
汤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写作,一定要寻求家人的帮助。
基础班开课时,我告诉我妈自己在学写作。
老太太不善言辞,一个劲地点头,忙不迭地问我想吃啥,是煲银耳粥还是炖排骨汤。那天以后,很明显她紧绷地神经放松了,家里也恢复了欢声笑语。
就像刘德华在《回家的感觉真好》里唱的: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砖一瓦用爱创造。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双手能为家人而粗糙。
也因为有家人的陪伴,我不再迷茫。我相信只要自己听话照做,坚持不懈肯定能通过写作变现。但起步阶段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每天确定主题,寻找素材,列提纲,写好开头和结尾。有了目标日子过得更充实,焦虑自然就不存在了。
现在的我,早起写作2个小时,坚持阅读2个小时,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看新闻追剧积累素材,深切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同时,因为有了可操作的计划和目标,每天不会那么空虚和无聊,整个人也精神抖擞了。
记得知名主持人*在《朗读者》里说过: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我很庆幸,自己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见了汤小小老师和她的写作团队。课堂上老师倾囊相授写作的技巧;课堂外小助理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班级群里同学们互相加油打气。这么好的学习氛围想偷懒都不好意思呢。
年,感恩遇见大家。写作路上,愿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起加油!
作者介绍
陌上岚开,喜欢瑜伽,热爱赚钱,痴迷写作。感恩遇见,一起交流。
第56期汤小小基础班,开始招募了。想要系统学习新媒体写作,靠写作变现的同学,可以点击《第56期写作基础班开始招募啦(主攻观点、情感、育儿、励志、鸡汤、干货类文章)》,了解课程详情并报名,错过这期,就要等下一期了。
第36期点评提高班,最后一天报名。可以点击《汤小小点评提高班全新改版,现在可报名2-3月份名额》查看详情,每月1号开课,为期1个月。名额有限,班型特殊,预约从速。
汤小小写作班训练营套餐,超划算。想要系统学习观点文、故事文、影评书评人物稿多种文体写法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海报
最近,有好几个妈妈把七姑当树洞了,跟七姑说了很多育儿上的焦虑与无奈,迷茫及无措,看着这些对话,七姑总是想起当年那个焦虑到崩溃忍不住打孩子以及在家里各种狂吼大哭的自己。
育儿时所遇到的困境,作为一个咬牙独自带孩子的全职妈妈,我特别特别能够感同身受,尤其是某一瞬间,会陷入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焦灼感。
怎么形容这种焦灼感呢?拿七姑自己举例子吧,七姑算是个佛教路人粉,偶尔会动个临时抱佛脚的念头,但是当遇到育儿的那个坎时,忽然觉得哪怕佛祖和观音菩萨本尊就站在我面前问我你需要我们帮你做什么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不过好在,熬过了最苦最难的时期,现在的大部分时候,七姑能够微笑淡定的看着熊孩子,矛盾的想,如果可以选,到底是愿她快快长大好,还是时光永远停留在此刻好?
但那段黑暗的岁月,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想了很多,总结三句话,宽慰一下可能正在焦虑的你,或者是努力穿越回去,拥抱一下当时那个崩溃的自己。
壹:尽人事,听天命
我想世上没有再比“孕育”二字更符合“尽人事,听天命”这六个字了。
有句非常糙的俏皮话不是这么说的么?
话糙理不糙。从“孕”起,一切都伴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宿命”感。
拜现代医学所赐,如果做足功课,我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避免自己在不想怀孕的时候怀孕。可是即便是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怀孕仍然不是你想怀,想怀就能怀。
七姑身边有朋友,辞职回家备孕,备了三年没成功,心灰意冷放弃重返职场,试用期还没过发现自己怀孕了;
七姑身边也有朋友,怀孕了三次都最终胎停腹中,夫妻两都有点不愿意面对了;
七姑身边还有朋友,子宫都快切没了,医生都说你这辈子再想怀孕很难了,结果莫名其妙意外中招……
我想,这样的例子,你们身边也有很多。
然后是能不能顺产,母乳够不够……
此处必须大力表彰七姑认识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朋友,一个坚持要自然产阵痛了88小时的伟大女性,一名第一产程持续了88小时只允许打一针杜冷丁最后因为发烧担心宫内感染无奈顺转剖的传奇产妇,她的生产经历就是典型的“尽人事,无奈老天不给力”:
她孕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养着两只欢脱大金毛每天遛狗陪玩,孕40周娃还没动静于是出门怒跑5公里,最后,终于等到羊水破了,结果因为天生宫颈口太韧,居然能从一指开到三指再缩回一指如此往复N次……我们纷纷感慨,如果在战争年代,她一定不会叛变革命。
所以,首先,各位焦虑的妈妈们,我们现在能抱着自己可爱的宝宝,已经是上天恩赐了,对么?
至于“育”,更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了:
老天给你一个天生的睡神,或者后天能改造的睡神(比如我的踏踏,EASY两周开始一顿夜奶甚至无夜奶),或者,咳咳咳,能够改造的睡渣,以及无法改变的睡渣(比如微博著名的胖米和小圆豆子以及我的育儿女神小舒家的妞),这就是天时(吃的方面我想也有这个因素,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地利呢?隔壁装修,过年赶上有的地方大放鞭炮,娃刚睡着队友的工作电话响起,他大声的接着电话出房间可能都算地不利了;
至于人和,就更难了,一个人带娃苦是苦,累是累,胜在完全没有“人和”方面的烦恼,规则简单,不需要和谁沟通,但大多数妈妈还是和婆婆妈妈同住,又不一定都像七姑这么强势硬气,难免在育儿之路上被干涉被指责被误导。
所以,无论你是遇到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哪种情况,都请深呼吸,不要逼死自己,母乳实在不够,抛开你的负罪感和那些母乳神教的闲言碎语,就给孩子喝奶粉吧;孩子不睡你很累要么咬牙扔给别人带一会要么放到小床或者围栏这种绝对安全的环境下让娃自己玩,你先保证自己休息好;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孩子就是不吃,自己吃,倒掉,偶尔放飞自我,外卖叫起来,外食吃起来……
我知道,在那个当下身体里仿佛有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快要将仅存的耐心和信心熊熊燃尽,这个时候对自己说“尽人事,听天命”,老天自有安排。在这个当下,快乐健康情绪稳定的妈妈,就是自己和孩子的天。
贰:孩子只和自己比,不和别人比
让我们来给自己换个角色:一个大学刚毕业没有多久的单身女青年,独自在异乡打拼的小白领,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唯一的拿手菜是煮泡面,忽然有一天特别想吃老妈做的红烧肉OR糖醋里脊OR清蒸鱼……然后心血来潮,上市场买了一堆食材,跟妈妈一边电话OR视频一边一步一步做好了这个菜。那一刻,即便没有吃进嘴里,即便卖相不那么好看,你心里涌起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估计也是爆棚的。
当然,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手贱去刷朋友圈,不要看那些厨神朋友们发的作品,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会持续的更久一点。
作为成年人,我们尚且如此,那么看看自己怀里的小婴儿呢?
孩子昨天夜醒10次,今天变成6次,虽然还算在“睡渣”队列中,却已经进步很大了;
之前每觉都需要靠奶安抚,今天起下决心调整,哪怕有一次入睡不是奶睡也算你和孩子一起努力的成果;
无论你给什么都往地上扔忽然有一口进了嘴巴,就请你相信“有一就有二”,给孩子学习和尝试的机会,自主进食就在不远处招手……
不要太频繁的去问“你家孩子多大开始睡整觉的,怎么做到的啊?”、“你的娃怎么吃饭这么好啊”,请容七姑我不客气的指出一下,有的时候你们期待的答案是“睡觉好啊,灌奶粉啊”、“吃饭香?加盐了”这样的一句话,这种感觉稍作改变就能收到奇效的“妙招”,可是你我又都知道,这不可能;反而在这种四处打听四处询问的过程中,会莫名的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己家孩子乖,所有的娃都比自己家孩子强,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效果和回报却不知道如何修正的死循环中,这样只会加重你的焦虑与迷茫。
让孩子只和自己比,既是放过孩子,也是放过你自己。
叁:己所不欲/不能,勿施于娃
我的踏踏宝宝大了,最令我困扰的问题是早醒,尤其是她长牙的时候:6点开始站在小床上叫“妈妈爸爸”,就这两个词她能够创造出无数种变调和无数种节奏,对于一向习惯晚睡晚起的我来说,平日里最甜蜜的词此时个个都是能将我本来就不好的睡眠炸的粉碎的恐怖炸弹。
有时候真的无名火起,从床上噌的坐起来,恨不得将她按倒在床上,嘴巴粘上胶布——当然只是想想而已,但是也会冲她大发雷霆,场面火爆失控。
可是,其实常常困扰我自己的睡眠问题,也是早醒:在踏踏还是夜间能够从晚上8点睡到早上8点甚至8点半中途只要一次夜奶/晨奶甚至不要奶的有一段时间,我每晚4点准时醒来,再也无法重新进入梦乡,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月快4个月。
那几个月是上海最冷的时候,我的小家面积不大,另一个书房兼客房的床上没有电热毯,我家的空调也不够给力,无法让我狠下心离开温暖的被窝起来看书或者干点别的事。
就记得那时候,每天一睁眼,看着黑沉沉的夜,点亮手机屏幕,时间都差不多,老公,狗和孩子的鼾声以及有点粗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然后是垃圾车来楼下收垃圾的声音,再过一阵天就会有点蒙蒙亮了,慢慢声音越来越多,终于天亮了,孩子和老公都醒了,我拖着疲惫却清醒的身体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忽然有一天这个毛病自愈了,可是忽然有一天她开始早醒了,自己不够睡的疲惫,怕早醒的毛病是不是遗传给她的焦虑,以及真的七姑父居然在旁边毫无压力的安睡的对比叠加在一起,成了无数被毁掉的清晨的固定组合。
“作为成年人,你都无法想睡即睡,凭什么苛责一个孩子?”在某一天又一次暴怒之后,七姑父冲我吼道。
然后我知道,我钻牛角尖了。再然后,我试着装睡,装傻,装死,或者她醒了第一时间给她响应:喂奶喂水换尿布,然后把她放回小床塞上安抚巾,和她商量:宝贝你不睡就不睡,不吵可以么?自己努力看能不能睡着,能睡着就开心一点,不能睡着就沮丧一些,仅此而已。
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其实所有的育儿方面的困扰,都是养育人的问题。我没休息好,所以我希望她多睡会好让我也能跟着晚些起;我总觉得她瘦所以她吃再多我也觉得好像吃得不够多;我出门抱她抱的累希望她自己走我能够轻松点,所以她走两步要求抱的时候我会说她“不讲道理”……
有一句很妙很妙的话,叫做“大人之所以不挑食是因为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是一个道理么?
所以,如果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回头想想,我们是否也完全达到了我们父母的期望值呢?或者,孩子对我们的期望值?其实都无法百分之百的满足。
那么,稍微,稍微的放宽标准,不苛责孩子,就是不苛责妈妈自己。
最后还是要忍不住多补充几句:
“尽人事,听天命”的前提是,你真的尽了人事。我记得当年看《实用程序育儿》时有一段话我就特别印象深刻,大致意思是长牙等因素确实是会让宝宝不舒服影响睡眠,但不能一旦宝宝睡不好,父母就给孩子找“长牙”、“饿了”之类的借口而逃避睡眠问题。我说了,这三句话只是希望能够帮信任我、看我文字的焦虑的你减轻一点心理负担。真正有没有尽到人事,其实你心里比我更清楚。
“孩子只跟自己比”,可是太明显的异常还是要求助专业人士,比如3个月每天只睡5-6个小时这种事,你告诉我月子里娃还只睡3小时那我真的要说一句这会还是和别的孩子比比吧,起码比较一下平均数据,该求助求助,该纠正纠正,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自欺欺人。
最后的那句“己所不欲”的话,特别要强调,不是说不喜欢婆婆就不分青红皂白让孩子讨厌奶奶,更不是自己吃素就要让孩子也跟着不吃肉,当然,我估计会这么想这么干的人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