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是必然要共同面对的。那么,孩子上幼儿园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症”?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新生入园时常见的分离焦虑症状:新生刚入园,在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和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着很大转变,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像“我要妈妈!”、“我要回家!”。这样的哭闹声随处都能听见,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有的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玩幼儿园玩具、不参与教师组织活动等种种不适应行为。因为上幼儿园意味着与父母的分离,所以会产生一种入园焦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家长肯定会心疼,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过的不好,家长也会因为孩子离开身边不适应产生焦虑。产生入园焦虑的原因1.陌生的环境对孩子来说适应需要一个过程。2.亲人的分离让孩子内心难以割舍。3.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孩子需要慢慢适应。4.群体生活规则意识的约束性对孩子自身是个很大的挑战。孩子分离焦虑的表现1、晨间大战。很多宝宝在过了入园新鲜期之后,就会出现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或者起床后不配合穿衣洗漱,即便是成功出门也会哭闹不止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处于入园焦虑时期,容易出现睡眠不稳,多梦易醒等现象,早上很容易睡不醒。2、生活技能倒退,性情改变。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开始变得很黏人,还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吃饭睡觉很独立,回家之后不喂就不吃,而且一点点小事就开始发脾气。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入园之后,原本在家庭中一直习惯的安全感消失,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也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这种被剥夺的感觉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自我保护,异常表现也因此产生。3、频繁生病。由于孩子入园之后,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尤其是本身情绪比较敏感或者体质较弱的孩子,更容易生病期延长。其次,园所是一个集体环境,人群的密度较大,很容易出现病*或细菌的交叉感染,或者突然的天气变化等,都会导致孩子生病。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入园后,注意饮食调整,多喝水,饮食清淡,避免孩子过度劳累,保证足够睡眠,而且在孩子上学时避免穿着过多,还可以给孩子穿背心马甲之类的衣服,方便随时穿脱。但是,在分离焦虑的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更严重的分离焦虑的家长。很多妈妈,在面对孩子进入幼儿园,与自己分离,那种牵挂、担心的情绪,在分离那一刻被井喷式地发泄出来,这样的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恋恋不舍型”家长这类家长送孩子的时候比孩子还黏糊,一会儿亲一下,一会儿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和孩子说这说那,久久不愿与孩子分开。也许他们本来想安慰孩子,让孩子建立安全感,结果却增加了分离的难度。2.“过分担忧型”家长这类家长对孩子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反复思考,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微的反应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忧,与教师沟通时经常说“我怕……”、“我担心……”;甚至孩子一上幼儿园,家长就在外边抹眼泪。3.“不安窥探型”的家长这类家长在孩子入园后,总会藏在幼儿园某个角落,或在园外找个地方驻足观望,或用各种理由反复出入幼儿园,甚至用望远镜或摄像机窥探……这种做法不但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一种不信任感,一旦被孩子发现,还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和不安。4.“哄着不哭型”家长这类家长为了减缓孩子入园焦虑,全家人上阵哄孩子,只要孩子不哭,就给予一切承诺。甚至,如果孩子今天不愿意上学,那就答应孩子明天再来。长期这样的做法,让孩子形成用“哭”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习惯,加重孩子下一次入园时的哭闹情况。5.“偷偷溜走型”家长这类家长深知让孩子独立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看孩子哭的厉害,不愿意进幼儿园,就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时候离开,或者告诉孩子自己会在教室后面陪他上课,看到孩子进入状态之后便悄悄离开。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感,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消除分离焦虑的方法其实,家长送孩子进幼儿园时会表现出上面几种状态,都是因为家长的分离焦虑。然而,家长的焦虑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正如北京市家教学会方明教授所说:上幼儿园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一步,家长要努力克服自身的焦虑情绪,做一位“理性的家长”。1.正视亲子分离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迟早要走出家庭这个小环境,接触社会、建立社交、融入团体生活,最后脱离父母的保护,都是必然的。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家长要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家长也不是只为了孩子而活。过了亲子依恋阶段,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应该逐渐找回自己的生活、工作重心。2.做好开学前准备在开学前,应该体验幼儿园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