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生于年,华住集团(HTHT.US)董事长。本文摘编自《创始人手记——一个企业家的工作、思想与生活》。
字
7分钟阅读
总第篇文1
互联网焦虑症
我从所谓的互联网行业转战传统酒店业,已有十二个年头。虽然辛苦劳累,但成果还不错: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超越同行,慢慢成了中国酒店业的“头牌”。
加上我连续创业了几个公司,还经常被一些新的创业者请去介绍“经验”。
酒店行业并不好做,都是些苦活累活,事务繁琐,环节众多。经济型连锁更难,既要好又要便宜,成本稍微高一点,利润就不见了。
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要睁大眼睛,不能出啥纰漏;天天要做好生意,哪天差一点,后面就得拼命补。
看别人的企业,沾点互联网的光,换个互联网的新打法,市值轻轻松松地就超越了我们,这挺让人焦虑的。
另一个焦虑的事情是OTA(在线旅行社)。
随着手机应用软件的普及,OTA们都各显神通,又是综合服务平台,又是手机门户。手机屏幕小,容量有限,我们这些单一用途的手机应用软件很难被用户保留在手机里。
瞅着OTA的比例一点点上升,心里着急。
本来OTA(在线旅行社)每间房挣的钱就是我们的两倍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还会从我们这里抢去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下去,我们就会沦为挣辛苦钱的帮佣了。
OTA(在线旅行社)的日子好过吗?也未必。
梁建章年回到携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夜以继日地工作,又是并购,又是投资。除了要对付来自去哪儿和艺龙的竞争和蚕食,还要提防阿里和腾讯的顺手牵羊。真可谓呕心沥血。
BAT的日子就好过吗?
马化腾觉得: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看似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社会趋势的话,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可能灰飞烟灭了。
看来大家都在焦虑,都在纠结,都在苦苦思索和寻觅。
我们大家所焦虑的原因就是互联网浪潮的不断涌来。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命给企业界带来无穷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转型的危机和被淘汰出局的恐慌。
2
返回历史,寻找答案
当一个问题无解的时候,反观自身,回顾历史,也许能找到方向,找到答案。
年以前,中国出现过很多“大王”,比如剪刀大王张小泉、粽子大王五芳斋、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荣氏家族、烤鸭大王全聚德、火柴大王刘鸿生、万金油大王胡文虎……这
些都是跟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他们在民族资本兴起的年代,迅速成为各行各业的领*人物。解放后,他们大多数被国有化了,至今仍有部分活跃在各自的领域。
比如全聚德,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已经超越了马云一百零一年企业的梦想。
再看看现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大王们”。
看看优衣库、麦当劳、希尔顿酒店、达美航空这些酒店,同样是行行出状元。
这些传统公司的特点是:历史长,盈利稳定,规模和市值也不小。
再想想,五十年、一百年前有互联网企业吗?没有。
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时代,高科技公司的产生和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
曾经作为商学院案例的惠普已经是风雨飘零;雅虎被谷歌取代,脸谱网又抢了谷歌的风头;曾经市值两千亿美元的诺基亚,被苹果挤对得难以维续,七十亿美元贱卖给了微软;微软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抱团取暖也只能苟延残喘……
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呢?
一定还会有更多新兴企业,凭借新技术,颠覆目前的这些大腕儿们,今天盛极一时的新兴企业,能剩下的不会太多。
再看看今天的世界级酒店集团,大多有四五十年以上的历史。
创立于年的希尔顿已经将近百年时间。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呢?我相信人们还得睡觉,还得出差住宿。
因此我们这些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企业必定还会存在,只要我们自身不要出问题,建立好扎实的基础和架构,到时华住将会有机会和希尔顿它们一起,跻身世界酒店集团之列。
线上企业固然好,规模可以极大,可以达到千亿美元的规模,但能够达到这个量级的企业数量极少,竞争将会非常惨烈,企业的生命周期将会较短。就像昙花,很美,但只能一现。
那些互联网企业很美,非常了不起,我也羡慕那种极致的热点感觉。我有这样的雄心,可惜没有这样的机缘。
敝帚自珍,我觉得自己从事的住宿业也是非常不错的行业。
在人们发明出不用睡觉的方法之前,住宿业一定会存续!这种贴近人们基本生活的产业,将会更持久、更稳固、更多元。
经过以上的思考,心定了一些。但绝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做好本分的事、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拥抱互联网。
3
用新思维,打造传统服务业
面对这样的互联网变革,做鸵鸟是不行的。
基于互联网的OTA(在线旅行社),每间房每夜挣的钱已经是我们实体企业的两倍左右,市值经过放大更是达到七八倍之高。
我们自己如果不思进取,在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变革浪潮中,利润将会越来越少,最后逃脱不了挣辛苦钱的命运。
十多年前,我刚进入传统行业时提出:用IT精神打造传统企业。当今中国酒店业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都是秉承这个精神的企业。
今天,我要再进一步调整为:用互联网精神打造传统服务业。
不仅仅是要使用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
工业化时代的标准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重要的三位一体被解构了。
正是因为工业化的发达,产品和生产能力不仅不再稀缺,而且极大地过剩;产品更多地是以信息的方式呈现,渠道垄断变得不可能;
最根本的是,媒介垄断被打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体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单向、广播式传播方式制造热门商品,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再行得通了。
原有供应链上的关键角色,如品牌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权力在稀释、衰退,甚至终结。
在消费者主权的时代,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壁垒,传统的品牌霸权和零售霸权逐渐丧失发号施令的能力。
话语权从零售商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消费者通过自媒体,建立和强化了这种自主权。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
以前的企业也会讲“用户至上、产品为王”,但这种口号要么是自我标榜,要么是出于企业主的道德自律。但在数字化时代,“用户至上”是你必用户口碑和好评变成了有价值的资产。
移动互联网进一步颠覆了现有的商业价值体系和参照物。
过去,零售商和品牌商习惯了自吹自擂,而粉丝经济的核心是参与感。我们必须主动邀请用户参与到从创意、设计、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中来。
移动互联网也颠覆了价值创造的规律。
我们必须回归到商业的本质,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痒点,为客户创造价值。
就像雷*说的,要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来。
如果仅仅提供商品本身的消费价值,由于大量同质化商品的存在,粉丝是没有动力去买你的东西的。
4
任何技术的发展,
都代替不了线下体验
线下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根本。但我们必须善用的互联网工具,用它提高我们的知晓度,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提高用户的全过程体验。
许多新兴的互联网O2O企业,做的都是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
利用服务和产品的过剩,跟商家讨个好折扣,以此吸引大批客户,低价批发低价销售,美其名曰“团购”。
收集一批用户评价,给商户评级排名,再设法跟商家或者用户收钱,这样的就叫“点评网”。
他们一旦聚敛了巨大的用户,就跟过去的分销渠道一样,垄断了商家和用户交流的渠道,就会有很强的话语权,会在两边赚取超额利润,但更多的是向商家榨取高额佣金。
过去工业化时代的国美、苏宁,就是上一代的渠道垄断者。
对于小型企业和分散的商家,这些新式的O2O是有帮助的,至少在没有超越临界利润点的时候是利大于弊。
但对于大型品牌集团而言,如果一味依赖这些新兴的渠道商,将会是灾难性的。
因为这些新型的“中介”更加容易沉淀用户,黏着用户。在社交化、移动化的推动下,还会产生“去品牌化”的情况。
中国的传统服务业,实际上同时在经历品牌化和去品牌化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过程。
由于长期轻视和压抑服务业,中国的品牌化趋势明显;但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有淡化品牌的作用,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去品牌化”倾向。
我们可以在这两种矛盾对立的趋势里,对绞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力量来应对。
传统服务业要在新格局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核心价值,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
未来是否还需要这种变种的“中介”和中间渠道?未来的品牌集团是否还是今天这样的模式?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比如酒店集团,从最早的重资产模式,进化到今天的轻资产模式,以品牌和管理为主。
未来的酒店集团是否应该进一步演化,演化成“品牌+管理+渠道”的模式?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将会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和探讨。
华住的理想是要成为“线下大王”!我坚信,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代替不了线下的实体体验。
比如,酒店做好产品和服务,餐厅做出美味的菜品,永远都是我们线下企业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线上平台永远无法替代这种体验式服务。
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我们跟用户沟通和交易的更有效手段,不需要或者极少需要任何第三者插足其间。我们将自己的核心价值,直接和最终用户对接,使得服务方便、迅捷、不贵。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华住才有希望成为世界酒店业的翘楚,成为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
有焦虑,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璀璨的未来。
线下大王,就是我们医治互联网焦虑症的良方。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