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们永远无法体验“死亡”;但时光流逝就是激活潜意识死亡的因素:身边之人的离世、传染病的蔓延、心爱的宠物植物的死去、退休综合征、额头的皱纹与白发、父母的疾病、自己的衰老、孩子的长大等等都代表时光不在,潜意识认为这都是你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标志。
比如,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多维空间”;但战争、欺凌、贫富差距、职务高低、地位悬殊、任何不公正事件等,都在提示我们与他人好像是生活在不同的空间;
比如,我们永远不可能从宇宙角度看见自己的“绝对渺小”;但在身边的小小圈子(家庭、单位、朋友)里,你会频繁感受自己的“被忽视”、“被贬低”,频繁被提示,你只是个小跟班,你的存在不重要,此时,潜意识认为你就是极其渺小的。
在我看来,大多数世俗的痛苦,比如创伤、贫穷、疾病、战争、失业、失恋、离异、丧失等,在潜意识最深处就是对终极无意义的激活。假设有办法解决,就会极大改善世俗无意义感。比如逆转死亡的“永生”。倘若你不会死亡或能活到岁,当下的痛苦就会降低,因为你还有无限机会、无限可能可以扭转局面。你可以和各种类型的人恋爱、你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国家住个遍,可以体验各种职业,50年律师、30年医生、年哲学家等等,你有花不完的时间来学习和进修。当然,那时会有新的困惑,但我们给了自己无限机会,去弥补过失,去延长幸福。事实上,很多人正在潜意识“逆转死亡”。比如做过山车、极速赛车、极地滑雪、高空跳伞,甚至看恐怖片等。有人还会无意识让自己进入某种“频死感”,以此逆转恐惧,实现安全,以此获得某种世俗的意义。第二,先天特质。这一点我无从论证,但却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家族有精神障碍史的条件下,或者母亲产前产后严重抑郁的条件下,孩子会有某种遗传倾向,好像那是他最初认知这个世界的模板,在其今后成长中,很容易受意义感的困扰。第三,社会文化因素。越是焦虑的、功利的、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文化,越容易造就人的无意义感。“不问付出、只求回报”、“只看结果、不管过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鼓足干劲勇争第一”……这些标语十分常见,甚至变成了一部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当社会弥漫着无形的“成功学”和“正能量”时,这个社会就是焦虑的,人们内心都有一根不断催促的鞭子,往前往前再往前。慢慢地,人就会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真实的东西越来越少,“苛求被外界看到”会越来越明显。这必定产生大量无意义感、空虚感、孤独感的个体。我工作室楼下有3所学校,每当放学,我都会看到很多“麻木的眼神”,与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朝气蓬勃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脸上流露的不仅仅是疲倦,而是空虚。因此,我强烈建议教育体制需要全面调研,并逐步改革,需要社会和*府真切重视,而不是一阵风刮过。学校有义务去看到孩子们内心的真实,并让他们越来越多的活出真实状态,而不仅仅只有考试成绩,真正的教育源于爱,而非分数。徐凯文对于北大学生的调研足以说明这一点。04第四,早年养育环境。作为我的职业,以及我主修的精神动力学流派,在咨询与文字中几乎都在阐述这个原因——早年的养育环境。其实本系列前面也都在谈这个部分。区别一个人是否具有“意义感”,我认为只须一条:“是否有创造力地活着。”而这个“创造力”最最基本的前提是:存在感。一个人首先要觉得自己是存在着的,如温尼科特所言“存在感是生命运作的一个基础发源地”。下面他的这句话,我更为认同:“我们能表明一件事,在某些时候,某人的活动虽然显示出这个人是活着的,但这些活动仅仅是对刺激做出的反应。一个人的一生都可能会建立在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模式上。拿掉刺激,这个人就没有生命力了。”“对刺激做出反应”——这话太绝了!几乎反映出一个无意义感的生命的所有面貌。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电影《天气预报员》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无意义之人:他起床、刷牙、吃下两片面包、挤公交、上班、机械的预报天气、吃午餐、忍受领导批评、与同事麻木的交谈、抱怨、开着无聊的玩笑、下班、洗衣服、上床关灯睡觉、周末固定和孩子去公园。外在看起来他是那么正常,正常到规律和自律,生活、工作也都波澜不惊、彬彬有礼;但内在却空空如也。现实中有人是否也是如此:工作日复一日,十年之后也和今天也没啥区别,他们对此没有什么喜欢与不喜欢。每天接送孩子、按老师要求打卡,周一盼周末、周末也不开心、只能带孩子穿梭与补习班。偶尔吃点不一样的东西、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周围人有新鲜事就太好了,至少生活不那么乏味。工作、生活、婚姻都如此。就这么一辈子过去了,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这就是典型的“对刺激做出反应式的活着”,像是某种条件反射,根本谈不上“有创造力的活着”。必须澄清一个前提:以上只有建立在“停下来思考”的时候才会有感觉,否则连无意义感都不会有的。换句话说“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是无意义的”。这是一个内部的发生,否则就没发解释他们为何还活着。甚至他自己觉得活得很有意义(关于这一点,下一章会具体谈到)但,我必须回到这第个因素本身:早年被对待的态度很大程度决定了人生是否有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大程度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形式多样化,弥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孩子感受到的只有一点:“我只有满足他们的期待,才是有意义的,与我本身的存在关系不大。”比如成绩好就是有意义的,因为我在他们眼中看见了“对我的爱”,这个爱的条件就是必须成绩好,类似条件还很多:懂事、乖巧、礼貌、孝顺、自律、勤奋等等、等等。那么,意义就建立在这样的条件反射里:“我只有满足重要人士的期待,人生才值得度过”——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人“功成名就”却极度抑郁甚至自杀的原因——因为这一切并不是他内心真实想要的,他只是在满足别人的期待——一个没有自己意义的人生怎么才能不去结束它呢?温尼科特给出了答案:“有创造力的活着,对于我来说,它的意思是一直都没有因为顺从或对入侵的世界做出反应而被杀死或湮灭;一直以新鲜的眼光看待所有事情。”一切的“过度期待”都是“入侵”,孩子只有在不断入侵的世界中活下来,并“鲜活”地活下来,才能拥有自主的人生,才能具有真实的意义感。有了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越多,他就越容易建立意义感,而无论他是名校毕业还是普通学校毕业、无论他是千万富豪还是工薪阶层。温尼科特对此说道:“我们是活着的,我们是我们自己。”爱与智慧家庭课堂开讲啦
扫码进群,赠送爱慕兰黛涂抹水光10支
和爱学习的家长们一起交流亲子,婚姻生活中的困惑与收获
猜你想看(点击查看)当你和孩子讲道理时,孩子心里想的什么?
李玫瑾:青春期,家长一定要做的8件事!
教育的第一使命,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告诉孩子,什么才最重要(永久保存)
家长注意啦!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容易网络游戏成瘾
克里斯多福·孟
想要一个美好的伴侣,你自己美好就好了
动动你发财的小手转发文章至朋友圈,添加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