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安娜芬琳策划:涅瓦
年,许巍写了一首歌,叫《两天》。他唱:“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少时听来,只觉装逼。直到我过上了社会性失联的周末,我悟了:“许巍不是个音乐家,他是个算卦的。”
周日晚2点我准时打开网抑云,打算超度我匆匆逝去的两天。
音乐响起,辗转反侧,泪水被焦虑煮开了锅。
许巍算得太他妈准了:
“周日这天晚上,我确实快死了”。
当代社交网络,是一台大型验尿机。
就像我原本没发觉,“周日晚上的心理崩溃”可能是种疾病。
但是当我翻到#周日晚上是最焦虑的时间段#的微博话题,我仿佛遭遇了赛博老中医,一句话预判了我的晚期。
看网友们的现身说法,就像是在阅读自己的病例。
典型症状,是周日晚上我们感到被空虚与恐惧前后夹击,直至被挤成一滩焦虑的烂泥。
具体症状,是周日晚上很多人会频频失眠,有人吃上了同事推荐的褪黑素,有人服下了一粒安眠药来强制关机。
右佐匹克隆是一种处方安眠药
更严重的病友,已经焦虑到呕吐拉稀了。
而这种病的潜伏期还大有缩短的趋势,很多人不用等到晚上,有人从周日早上起床就开始焦虑了。
快乐减半,点赞过万
周日焦虑综合征的病根,在于对周一的恐惧。
因为周一意味着被迫的早起通勤、枯燥的例会调度、沉重的工作任务与尴尬的同事关系。
哪一件挑出来,都足以让徘徊在周日深夜的年轻人抓狂,这些痛苦在凌晨后站成一排,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行刑队。
闹钟一响,要上刑场
当然,也还有很多年轻人在周末报复性娱乐,他们在贤者时间的空虚中溺水,抑或在对假日温存的拖延中犟嘴。
所以就算不失眠,很多年轻人也会抱着手机迟迟不愿入睡。这块发光的屏幕是时间之石,多亮一会儿就能逆转明天。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当代年轻人周日焦虑症的患病比例。
网上一项关于“周日晚上是否感到焦虑?”的随机投票显示:接近80%的网友都罹患此症。
2.4万人参与,,9万人焦虑
再联想到#周日晚上是最焦虑的时间段#.5亿的浏览量,我对这个群体的庞大感到恐慌。
周日焦虑症,像是一场在年轻人头脑中传染的大型“瘟疫”。
尽管,周日焦虑的威力看起来并非毁天灭地、摧枯拉朽,但它恐怖在销*蚀骨、天长日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目前为止中国“泛抑郁”人数估算已逾万,而这其中8-34岁的绝对年轻人超过了万。
《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抑郁研究所
并且“泛抑郁”在中国有进一步年轻化的趋势,年在百度上搜索“抑郁症”关键词的用户,29岁以下人群占比75%。
《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抑郁研究所
而一个在周日晚上感到焦虑的年轻人,往往就会怀疑自己抑郁了。
所以他很可能会打开搜索引擎或者社交网站试图排解,而“瘟疫”之下赛博网络哀嚎遍野,结果往往是他看了一圈更加焦虑了。
一项Meta分析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终生自杀风险为6%。
我们的周日抑郁会不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生理、心理问题?谁都无法预料。
但每一面压倒当代年轻人精神防线的柏林墙,其上一定有“周日焦虑”的砖头。
我们曾以为工作日里的自己,是古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
周一周五打卡上班,推着一块巨石上山,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生命在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但却没成想周末我们其实更惨,尤其周日,像是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
杀人诛心
每个周六刚刚被精力与勇气充盈的心肝,转眼就被周日焦虑的鹫鹰啄食殆尽。
有人会认为,周末焦虑的青年,无非是不事劳作、贪图享乐的那类人,你大可以从人类发霉的原罪里随便给年轻人安两条“贪欲”和“懒惰”。
但职场有职场问题,教育有教育内卷,娱乐有娱乐后遗症。
周日焦虑每降临到一千个人,就能被解释出一千零一种沉沦形式。
其实年轻人所有周日焦虑的内核,都是我们强行赋予了周末无法承担的使命。
智联招聘在发布的《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中指出,对于8成白领来说,加班是常态,每周加班0小时以上的超过20%
加班是当代年轻打工人的普遍现象
而工作日的过度透支和压迫,直接让我们把所有放松与休息的念想都寄托到周末。
“到了周末我必狠狠补一觉,我必打两宿游戏,我必看十部电影,我必下厨,我必旅游、必约会、健身、发呆.....”
周末两天的48小时里,被你塞进了万个想法。
你的周末
设想与实际的落差造就焦虑的悬崖,忍耐与放纵的两极横跳持续加码。
显然很多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们将这种焦虑的根源,归咎于自己还不够优秀,所以焦虑的他们大喊了一句:“跳出舒适圈”。
他们寻求优秀的方式,大多是在周末参加各种各样的进修班、培训班乃至兴趣班。
根据《年白领秋季跳槽及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高达55.3%的95后白领深陷学习焦虑,66.4%的90后选择通过业余“充电拿证”等来突破焦虑。
“如果周日焦虑了,你就去考个证儿,如果还不行,就考俩”...
或许你可以去考个火化证
用“饱和式学习”顶替“饥渴式休息”,似乎他们就找到了逃避焦虑的契机。
于是,年轻人为了周日不再焦虑,反而把周日变得更加焦虑。
仿佛是社会的内卷带动了自我的内卷,卷来卷去,我们又在自我消耗的路上兜了一大圈。
在命运嘲讽的循环中,当代社会生产规律的黑色幽默无限轮转。
梭罗说过:人类工作之后才能娱乐,所以所谓的游戏与消遣下,都隐藏着一种凝固的、不知又不觉的绝望。
这种绝望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周日焦虑并没有终点,甚至也不是最难熬的环节。
周一早上,是周末焦虑的爆发节点。
届时,这种焦虑将从你的脑海中坍缩,变得具体而恶心。
在最智慧、最繁华、最忙碌的一线城市尤甚。
周一早上开始,焦虑将你异化成一个工具,驱动你执行以下程序:
"摁掉闹钟"
"右手持手机奔跑"
"面部识别"
"地铁扫码"
"扫辆共享单车"
"健康宝"to"保安"
"健康宝"to"保安2"
你的右手长出了一部手机,你的脖子嫁接了一台电脑,你困在三米见方的封闭系统,执行着一段在周末会休息一天的程序。
我们其实就是一块“人肉打工芯片”,可我们仍要安慰自己是一名“打工人”。
有些人在每个周日都准时焦虑,不过是提前发现了这块芯片运转的“Bug”而已。
而最后的"Bug",大概是我们仅存的:
人性
设计/视觉suisui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