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被ldquo社会时钟rdquo催
TUhjnbcbe - 2021/4/15 16:05:00

最近有一位“网红爸爸”因为在综艺节目里频频刷脸收获了一票粉丝,就连小编也日常被这位爸爸的神操作圈粉。

他就是袁姗姗的爸爸。

这个浑身上下自带笑点的爸爸自从“走红”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小伙汁想要做他的女婿,就连最新一期的《非正式会谈》,都被安排上了“可爱老爸,在线择婿”的爆笑现场!

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青年们恨不得把自己的优点统统写在脸上展示给袁爸爸——

当然了,一心想要自己的女儿早点嫁出去的袁爸爸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把话题落到了“催婚”上,或许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儿女拥有美满家庭更幸福的事情了吧?

因此节目也设置了一道关于“催婚”的提案环节——受不了家庭聚会上长辈的催婚言论,摔门而去的我做得对吗?

各国青年代表对此看法不一,来自日本的代表一只濑认为摔门而去的做法太过激进,任何事情只要好好沟通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俄罗斯代表萨沙却赞同提案中的做法。

虽说在俄罗斯,早婚是正常的社会现状,但太过恶意的催婚言论反而会引起当事人的逆反心理,所以适当的反击可以有效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其实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各国青年代表的言论背后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他们各自对于人生选择权的看法。

就拿澳大利亚代表贝尔泰点名“diss”土耳其代表唐小强的看法来说,或许东南亚国家早已习惯背负着传统文化的教条来履行一生的“义务”,但却忽略了去跟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唐小强却认为,对于传统国家来说,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代表就是在向生活妥协,只不过是在咀嚼着他人的生活经验前行。

社会环境不同,人类的生活习性自然也各不相同。

本期节目的“各国社会时钟”议题也由此引发——

所谓“社会时钟”,就是指社会文化所形成的生活节奏,它会迫使每个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社会时钟”的节奏来生活。

那么各个国家的人们,都是怎样在“社会时钟”的安排下度过这一生的?

在传统文化底蕴悠长的中国,仿佛这一生都在被时间“催”着走。

这份中国式“社会时钟”,读起来也是令人感同身受到扎心不已。

少年时被催着好好学习,家长们把所有的希冀都赋予在下一代身上。

成年时被催着结婚生子,毕竟传宗接代是历史文明的文化孕育。

中年时被催着培育子女,并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努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水平。

老年时被催着帮助带娃,就连上街跳个广场舞的功夫都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唯有走到人生的最后旅程时,时间仿佛才真正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但,时间的流沙究竟还剩下了多少呢?

中国的社会环境就像是一出出写好的剧本,但又经不起任何推敲,就像杨迪指出的疑问那般——从学习到结婚,“社会时钟”根本没有给人们安排任何恋爱的时间。

同是亚洲国家,日本的“社会时钟”就和中国的截然不同。

比起中国人“永远为了下一代着想”的思想观念,日本人更注重自我的真实感受。

该学习的年纪,可以忙着去恋爱,去享受年轻的活力。

该结婚的年纪,可以全凭自己的喜好生活,自由地决定未来要走的每一步。

一只濑提出,日本之所以对婚恋观如此自由,是因为日本的离婚率实在过高,导致诸多年轻人对婚姻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

所以根据日本社会现状预计,在年,日本很有可能变成一个“超solo社会”。

而美国人的“社会时钟”在婚恋观上则是完全站在日本的对立面。

如果说日本正处于“低欲望社会”,那么美国则是充满着恋爱气息的国家。

罗狮杰指出,在美国,如果青年人既没有在16岁之前考到驾照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也没有在20岁之前谈过恋爱或是发生过性行为,那么就会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但美国人的“社会时钟”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过度自由的背后象征着没有约束的放纵,太过年轻的热恋往往招架不住来自现实的压力。

因此,在美国,年轻的单身母亲人数逐年上涨,最终因为无力负担生活压力只能靠美国的社会福利过活。

不过要论对人生规划的自由度,当属阿根廷最开放。

在阿根廷,“社会时钟”的齿轮只停留在21岁。

21岁之前,阿根廷人享受着学习和恋爱带来的乐趣,21岁以后,他们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人生。

先别急着羡慕,阿根廷人之所以如此自由开放,源于其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社会环境。

当金钱的变数过大之后,阿根廷人无法在生活中去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尽情享受生活的背后,是因为有着太多无奈啊。

事实上,“各国社会时钟”的议题并不是一道需要解出更符合现代人生存现状的辩题,它只是一根闪着寒光的刺,深深地戳痛了当代人看似坚硬的内心。

也许我们都是一群被“社会时钟”推着走的人,害怕蹉跎一生最终碌碌无为的懊恼,害怕再无岁月可回头的遗憾,害怕背离普世价值后心生的焦虑。

美国和意大利的代表钟逸伦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人之所以会在面对“社会时钟”时产生不可抗拒的焦虑感,是因为他们把内心的幸福感与“社会时钟”的节奏牢牢挂钩。

如果想要缓解这份焦虑感,那么不如主动出击,用更好的方式来调整“社会时钟”的走势,保证当代人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调节着时钟的走向,拉大着宽容的程度,这一切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文明,非常重要的标尺。”

陈铭

人这一生,一味地活在他人的目光下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为自己偏离“社会时钟”进度而产生的焦虑感也实属没有必要。“社会时钟”的本质是人类为了适应社会环境下所做的自我选择,是在书写自己的故事同时也尊重他人留下来的经验轨迹,与其跟着“社会时钟”转动生命的齿轮,不如学会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节奏。

港真,这期的《非正式会谈》实实在在地戳在了小编灵*最深处,大左、杨迪、陈铭、陈超以及各国青年代表的讨论不仅剖析了小编日常被时间推着走的困惑,也让小编在精彩的发言中感受到了多元文化下的思想碰撞。

从各个国家的税收,到各个国家人民内心的“界限感”,再到各国的“社会时钟”,各国代表总能把枯燥的科普讲述得绘声绘色,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外国别样的风土人情。

《非正式会谈》虽然汇聚了各国特色的国情与文化,所有代表的思想观念也相差甚远,但节目的主旨并不是把它打造成一场严肃的辩论会,它更像是一场“国际化”的交流会。

所有青年代表和而不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逼迫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不同的声音,他们即使无法赞同,却发自内心地理解着它的存在,大概这就是多元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吧。

《非正式会谈》一路走来,历经了五季的风雨历程,难能可贵的是,节目的每一期议题就能准确无误地抓住当下社会话题的命脉,带着幽默和善意让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思想火花喷放的同时又一派其乐融融。

通过《非正式会谈》,你可以了解到世界的更多面,也能感受到文化差异环境下的新颖与奇特,与其说节目为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如说,它把世界带到了我们面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ldquo社会时钟rdquo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