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部大尺度影片,折射出社会的焦虑与困境
TUhjnbcbe - 2021/4/14 15:49:00

六年前,84年生的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凭借处女作《爸妈不在家》一举问鼎金马最佳影片的事情,想必现在也令人印象深刻。

那一年,陈哲艺战胜的是王家卫、杜琪峰、贾樟柯和蔡明亮这两岸三地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导,这部处女作的成色可想而知。许多人或许也还记得,那届金马奖的评委会主席是李安。当他把最佳影片的奖杯授予这个当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时,很多人还误以为是李安在一众名导之间玩的“太极推手”,后来当大家看过《爸妈不在家》之后,才明白原来陈哲艺在家庭伦理剧领域的探索,正是李安最中意的题材。更有人认为,李安那时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说陈哲艺能就此接过李安的班,恐怕还为时尚早,但陈哲艺在家庭伦理剧这一类型的兴趣与造诣,从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热带雨》里,的确能窥见更多值得玩味的端倪。《热带雨》在去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遭到冷落,却在后来的平遥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和《爸妈不在家》一样,《热带雨》也聚焦于一个冷清孤寂的家庭。只不过前者是一个孩子在家中枯坐,后者是一个女人在独守空房。“空房”并不是真的说除了杨雁雁饰演的林老师之外无人居住,恰恰相反,这座中产家庭的房屋里,其实塞满了人——病重的公公、忙碌的丈夫、每天按时上班打卡的保姆、以及电话那头的母亲、弟弟和丈夫的妹妹。只不过,这些或远或近的家人,没有一个人的心真正在这座房子里面。主人公林老师的生活,是一场典型的女性中年危机。她每天在枯燥且毫无成就感的工作中循环,下班后又要替年老病重的公公做大量辛苦的护理工作,不务正业的弟弟开口只是借钱,远在老家的母亲则把精神都寄托于迷信。而最让她痛苦的,则是与丈夫渐已貌合神离,多年来想要一个孩子来挽救婚姻的种种尝试也全部宣告失败。林老师这一潭死水般的生活,映照出的是整个当代社会中传统家庭观念与伦理的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追逐成功与财富的路上疲于奔命,几乎没有人愿意停留片刻,关照一下身边的家人。这种分崩离析的态势,被陈哲艺用极其细腻巧妙的手法不经意间呈现出来,往往是并不引人注目的只言片语,背后却是一段细思极恐的前尘往事。比如,在公公刚刚过世的葬仪现场,三兄妹就为了分房产而争执不休;比如,在林老师和丈夫最终离婚之后,对方关心的不是林老师是否继续用他的精子去培育试管婴儿,只是关心自己不必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又比如,在妹妹举办的满月礼上,丈夫用一句冰冷的“陪客户打高尔夫”便隐遁离去,留下林老师在热闹的宴席上忍受旁人背后的闲言碎语,因为她“没有生过”;再比如,学生郭伟伦(徐家乐饰)宽阔的家中,永远也是孤单与冷清,偌大的冰箱空空荡荡,没有一点多余的饮料和食物。正是这些转瞬即逝的片刻和细节,勾勒出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全貌,也清楚地解释了林老师的生活为何会陷入如今的境地。亲情与血脉只剩一个模糊的联系,生命的孕育都要靠冰冷的试管和药剂来维系那一点可怜的希望,在大部分时候,人与人之间只剩利益的共谋与合计,就好像那个道貌岸然的校长,并不是真的关心学生的健康和成长,无非是关切自己的前途与出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孤独的林老师,和同样孤独的郭伟伦,在几番相处之后自然就成了彼此的抚慰和依靠。这段不道德的恋情,也就自然在这罔顾道德的社会里滋长起来。《热带雨》里的这段不伦恋,尤其是那场尺度不俗的激情戏,成为了许多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部大尺度影片,折射出社会的焦虑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