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上方蓝字“南周知道”→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韩国是一个高度垄断化的社会,这种体制下,资格、资历、人脉——而不是个人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在组织内部的身价,因此出身名校的价值凸显。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韩国的“教育焦虑”。
当地时间年11月17日,韩国首尔,成均馆大学举行学年高考论述考试,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走出考场。(ICphoto/图)韩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废除精英高中;到年,当地所有私营高中都须转为普通学校。*府宣称,这一*策的目的是用于纠正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教育差异。众所周知,韩国社会普遍存在唯文凭论的选材观。名门大学出身是进入一流企业或*府核心部门的“敲门砖”,敲开精英圈的大门后,还需要学长前辈们一路提携。事业发展自不待言,连“门当户对的好姻缘”也需要学长们张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文凭就是人生前途的分水岭,其含金量之高无与伦比。而私立精英高中在这场“人生争夺战”中的表现确实抢眼,获得名门大学“入场券”的机会远远大于普通高中,与之相应的当然是昂贵的学费。韩国社会深陷“教育焦虑”,又有着深厚的左翼民粹传统,这类又贵又好的精英私立高中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因此,文在寅*府在支持率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出这张“教育牌”以提振人气也并不奇怪。然而,这一举措是否真能如其所宣示的那样“纠正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教育差异”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精英私立高中的数量有限,对韩国教育体系的影响很有限。据统计,韩国目前精英高中学生人数约占全国高中学生总数的4%。如此低的占比,对整个教育资源配置没有实质影响。美国K-12中私立学校学生占比10%以上,远远高于韩国,但教育体系的均衡程度要比韩国好得多。而日本的私立高中学生数量占比在30%以上,比韩国要高得多,但“名校之争”也没有达到韩国那样夸张的程度。其次,这样简单粗暴的*策是不可能取得其宣称的效果的。精英私立高中的出现是满足特定人群教育需求的供给方式,消灭供给方式不等于消灭需求。这一特定需求一定会以另一种供给方式替代。比如日本搞的“宽松教育”*策,以降低公立学校师生的负担为出发点,强行限制公立学校的教育供给质量。结果学校确实“放羊”了,造成教育质量大幅下降。课外补习大行其道,中等以上家庭的学生负担、教育费用支出双双激增。更可悲的是,无力承担更高教育费用的中低收入家庭早早放弃,他们的子女早早出局,加剧了阶层固化。年,日本*府不得不正式宣布与“宽松教育”诀别。韩国*府此次的举措,无非是换了一个方向重蹈日本的覆辙。*府确实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私立精英高中,但是*府能够阻止4%的精英学生的高质量教育需求吗?课外补习、家庭私教、海外留学等等,都会成为替代供给。难道*府有能力一一限制取缔吗?文在寅*府推出这一*策,对“纠正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教育差异”毫无益处。*策失误的背后是对社会问题的曲解。将社会不平等归咎于教育差异,本身就可商榷。当地时间年1月31日,韩国首尔,位于首尔东大门区的一高中举行毕业典礼,学生开心庆祝毕业。(视觉中国/图)困扰韩国民众、催生精英私立高中的是“名校争夺战”,这可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名门大学因其专业优势、校风传统在特定机构或行业形成“校友帮”的现象十分常见。正常情况下,这种天然的人脉关系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但是,在社会资源高度垄断的条件下,“校友帮”会异化为紧密、强势、排他的权力集团。韩国就是一个高度垄断化的社会。权力资源被*府垄断,缺少有效规范*府作为的制约机制,行*权、司法权都比较“随性”。经济资源被财阀垄断,五大财阀的销售额占了全国GDP的60%左右。庞大复杂的垄断机构必然是科层制官僚体制的沃土,这种体制下,资格、资历、人脉——而不是个人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在组织内部的身价,因此出身名校的价值凸显。有学长前辈的照应是事业前途、回避风险的必要条件,孤立无援的“圈外人”输在了起点上。因此,SKY(高丽大学、国立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首字母形成的缩写)为代表的名校文凭含金量远远超出其教育质量评价,而是作为垄断权力结构中的人事核心备受重视。由此可见,社会资源高度垄断才是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并且放大了“教育差异”、制造了“教育焦虑”——韩国家长们争夺的“名校入场券”并非单纯的教育资源,而是*上了孩子人生的拼死一搏。这是教育问题吗?显然不是。与其搞取消精英私立高中的*治作秀,韩国*府更应该切实杜绝权势者在教育领域的滥权勾当,比如文在寅爱将、前司法部长曹国子女的入学腐败。相关文章推荐
亨利的妈妈心痛直言“我们太天真了,还以为大学录取这件事,和学术水平是有关系的。”
二十年过后的今天,天真的普通人发现现实再一次突破大家的想象力。
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美国爆出最大招生舞弊案,花钱就能上哈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