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理健康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心理和精神健
TUhjnbcbe - 2021/3/30 7:53:00
北京治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508755.html

第一条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


  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


  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快乐激素内啡肽,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还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


  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


  第三条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


  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


  能够积极主动求助的人,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


  睡不好,别忽视


  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


  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


  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


  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


  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第六条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


  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


  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


  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


  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


  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


  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


  如果儿童的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


  家庭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


  在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求助。


  第八条


  预防老年痴呆


  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会交往等。


  第九条


  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


  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


  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


  不逃避,不消极


  


  不健康的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


  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


  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


  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

本文来源:网络

转载仅作分享学习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健康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心理和精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