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鸡娃内卷,如何解救被焦虑吞噬的
TUhjnbcbe - 2021/3/15 8:56:00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写在前面

教育内卷,工作,真是这代人的宿命吗?

当22岁的拼多多女员工于凌晨1点多,在下班途中猝死的消息传遍全网,让本已在新冠阴云笼罩下的人们,更加喘不过气来。是啊!为了让孩子读好学校,接受优质教育,买学区房,报培训班,甚至如候鸟般带着孩子迁徙到北上广,送孩子出国读精英高中、爬藤,那么然后呢?然后继续拼实习,比简历,挤进大厂、吗?而在这个拼金钱、学历、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社会竞技场中,我们变得越来越“卷”,也越来越焦虑。其实,不止中国,国外的年轻人也是如此,根据美国《DevelopmentalBehavioralPediatrics》杂志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20个年轻人中就有1个患焦虑症或抑郁症,哈佛大学的焦虑症患病率为13.2-30%。

那么,如何才能从社会性焦虑中走出来?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压力倍增的学习中做到“努力而不焦虑,紧张而又健康”状态呢?下面是“爸爸真棒”主笔特雷西老师的最新教育洞察。

我很喜欢的一位脱口秀演员,北大高材生李雪琴曾经说过:

“北医院可以享受折扣。”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折扣价!莫不是如今学生心理咨询的规模都能搞成团购啦!

还真是这样!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开文做过一项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北京大学30.4%的新生讨厌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40.4%的学生认为“生活无意义”。

国外这种趋势也很严重——根据哈佛大学健康服务中心/年进行的调查,哈佛学生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15%-30%,焦虑症患病率为13.2%-30%。

其实并不只成绩好的孩子容易罹患心理问题,现如今孩子发生心理问题的事情特别普遍。

皮尤(Pew)研究中心的分析表明,从2年到年,美国12至17岁的青少年中,罹患严重抑郁的人数从万增加到了万。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短短五年内,美国年轻人的焦虑症诊断增加了17%。(参考资料:①)

01。

焦虑

通向其他精神问题的大门

焦虑和抑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两大主要杀手。

抑郁症如今大家了解得都比较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严重的焦虑也会导致极其糟糕的后果——

焦虑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更容易被人欺负;

在遭遇霸凌之后,焦虑孩子的自杀倾向也更高;

另外,焦虑症还被称为“通向其他精神问题的大门”,一旦患上焦虑症,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参考资料:②)

千辛万苦把孩子养到18岁,一言不合他就感到人生没有意义了……这种事情搁到哪个家庭头上,都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但好消息是,焦虑症其实是完全可以进行预防的!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努力而不焦虑,紧张而又健康”状态呢?

02。

父母的两个误区

多年从事教育行业,我经常和各种各样的爸妈打交道。在“对待孩子的焦虑”这个问题上,我发现父母们常常陷入两大误区——

?误区一不把焦虑当回事儿

这种心态多出现在各种“虎妈狼爸”身上,他们的口号是:尽情压吧!孩子是压不垮的!没准压压还更健康呢!

?误区二谨小慎微,过度保护

因为听到太多可怕的故事,时刻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陷入焦虑抑郁之中。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发生了好几起学生跳楼事件,我的一些群里,爸妈们都表示吓坏了,好几个人说:“以后再也不催娃了,也不敢对娃说重话了,爱干嘛干嘛吧,只要活着我就满意了。”

殊不知两种误区都会导致养出“焦虑娃”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适度焦虑其实能让人更加健康,而过度焦虑(也只有过度焦虑)才是有*的。

要想让孩子在成年以后能够拥有抵抗焦虑的能力,就应该从童年开始,让他慢慢接触并学会战胜焦虑情绪……好比武侠小说里的人练内功一样,从小开始,今天让他砸一块薄木板,明天砸一块厚木板,后天再给个石板……循序渐进,终成武林高手。

但培养武林高手,你万不能一开始就一块大石头砸过去,那会直接把他拍死;

也不能把他关在温室里保护起来,等成年以后再放出去和高手过招,那也肯定分分钟垮掉。

那么,对父母来说,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综合世界儿童心理健康专家(临床医生,前沿神经科学家)的建议,要想培养出对焦虑“免疫”的孩子,需要做好这几点——

03。

如何培养对焦虑“免疫”的孩子

?有点儿焦虑?学会忍耐

“焦虑症”必须预防,但“焦虑”情绪本身是完全无法避免的,因为它是人类应对压力的“普遍且必要”的反应。

焦虑的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感冒一样,有点痛苦,但我们可以学会忍受。

前段时间我女儿有点焦虑,因为我觉得学校的数学太简单,让她每天课余做两页高年级数学题。

一开始女儿哭个不停,说“我肯定做不出难题”,哭的时间一长,搞得我也有点焦虑。

但我知道其实她现在面对的是“适度焦虑”,只要好好克服,就能变得更加坚强;一旦逃避,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反而会更容易焦虑。

怎么办呢?

首先,我每天规定固定的半小时让她做练习(规律的日程能让孩子拥有安全感);

其次,从简单的题目做起,缓缓增加难度,让她慢慢建立起对数学的自信;

最后,多陪伴,多鼓励。

果然,没几天,女儿就能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完成新任务了。

看到这里,也许不少爸妈会说:“就这啊,我也会,就是让孩子遇到困难不放弃嘛!”

但其实操作方法也相当重要,孩子焦虑发作大喊大叫的时候,学习表现不好郁闷得不行的时候,你鼓励他可以,给他时间冷静也可以,但千万不要暴跳如雷再用鸡毛掸子恶狠狠地抽他一顿,边抽边说“你这个没用的傻子”……这样不叫“适度的压力训练”,这样叫做给孩子“施加有*的高压”。

?焦虑会“传染”

要想培养不焦虑的孩子,父母还得首先得努力成为“不焦虑的父母”。

心理学家发现,其实许多孩子都能很好地处理所谓的“同龄人压力”,反而是一些父母过于敏感,过度在乎其他人对自己和对孩子的评价。

比如,小强学习努力,高考进步了20分,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但是隔壁学霸小亮考上了清华,小亮妈妈说:“要说最有竞争力的学校,那还得数清华!”

小强的妈妈本来还挺高兴的,听了这番话,一下子焦虑了,觉得儿子这辈子的竞争力都比不过小亮了,心里很烦躁很焦虑。

小强看到妈妈天天唉声叹气的,心情也迅速由晴转阴。

事实上,焦虑的爸妈更容易养育出焦虑的孩子——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焦虑”的确包含遗传成分:一个人患焦虑症的风险中约有30%至40%和遗传有关,这个比例其实并不算高,因为躁郁症、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为60%或更高;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焦虑具有“传染性”,能从配偶传到配偶,更特别容易从父母传染给孩子。

心理学家发现:与焦虑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中,有超过一半符合焦虑症标准。

正因为焦虑只是部分遗传,因此改变父母的养育方式能大大减轻孩子的焦虑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马德琳·莱文(MadelineLevine)的畅销书《特权的代价》(ThePriceofPrivilege)谴责父母将自己的野心强加给孩子。她的另一本书《准备好了吗?》(ReadyorNot),指出“不受约束的焦虑,会影响父母的决策。”

年,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Stixrud)出版了《自我驱动的孩子》(TheSelf-DrivenChild)一书。他认为,今天的父母剥夺了孩子对自己生活的有意义的控制权,使他们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沮丧的境地。

“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他们确实可以从不焦虑的父母身上受益匪浅。”

△《特权的代价》、《准备好了吗?》和《自我驱动的孩子》书籍封面

?过度养育和消极养育,都会导致长期的痛苦

讲一个好玩的事情,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针对儿童焦虑,研究出一种非常有效的新疗法——SPACE(支持式养育)。

在治疗的时候,心理医生不直接治孩子,而是教育孩子的父母。有趣的是,这样的“间接治疗”,其效果居然与直接治疗一样,甚至对那些拒绝接受帮助的孩子,也很有效。(参考资料:③)

美国有对夫妇,安吉拉和塞斯,他们6岁的儿子欧文有焦虑问题,他在最近4年里,只肯吃一种食品——火鸡三明治。如果偶然尝到其他食品,欧文就会呕吐。

这种情况简直要把欧文的爸妈逼疯了,他们差不多制作了次火鸡三明治,有一次家附近的超市员工罢工,欧文爸爸不得不开车到很远的地方,攒了足够一周食用的火鸡肉才放心。

心理医生发现,其实欧文本身没什么大问题,反而是他的爸妈,无意中培养出了孩子这种奇怪的习惯——

欧文是早产儿,曾经在新生儿ICU里呆了一个月。这让他的爸妈非常焦虑,他们承认:“为了让孩子高兴,我们会去做很多事情。”也就是说:孩子想吃什么,爸妈就愿意不断地去提供什么。

医生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欧文的父母不和欧文一起吃饭。像很多其他父母一样,他们忙于工作,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以后,就让孩子单独吃晚饭。

最后,心理学家向欧文爸妈提出了下面几个建议:

父母和孩子一起吃晚饭;

欧文不必去吃所有父母吃的东西,但是他只能从桌上的食物中选择自己愿意吃的东西;

晚饭过后,厨房会整晚关闭。

很快,欧文就能够适应各种食物了。

保护孩子的本能使许多人陷入了“过度养育”的陷阱;

而忙碌的工作,又让我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殊不知,短期的“省心省力”,或者过度的“纵容和满足”,都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长久的危害。

?五分钟“特殊时间”

马里兰大学实验室有一项“海龟计划”,要求父母每天留出五分钟的“特殊时间”,和他们上幼儿园的孩子待在一起,无论孩子选择做什么事情,父母都只能参与,不能干预。

海龟计划的结果让人喜出望外,无论是否有焦虑问题,父母的5分钟专心陪伴,都能大大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几率。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父母的注意力总是那么分散——我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告诉孩子去做什么/不许做什么”上,却忽视了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

而缺乏陪伴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很容易焦虑的。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短片《克服自我》▽

感受焦虑症内心的世界

?帮孩子获得“个人能力感”

对抗焦虑的另一样法宝,是获得“个人能力感”。当你遇到令人紧张的情况时,“个人能力感”能帮助你克服不适的感受,给你信心,告诉你:“我能搞定这个事情。”或者“没关系,如果我搞不定,那别人也搞不定哈哈。”

然后你就不焦虑了。

我们怎样帮孩子尽早获得个人能力感呢?

方法非常简单——让他们学习照顾自己,多做家务,找一份暑期的工作。

BraunResearch曾经对多名美国成年人进行调查,当时有82%的人说他们小时候要做家务,但只有28%的人说自己的孩子有家务活。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相比从前的人,现在的孩子更容易焦虑的原因吧。(参考资料:④)

暑期工作和家务能为孩子们提供两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第一是忍受不适的能力。心理医生如今都特别强调学习忍受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甚至痛苦的重要性。

第二就是培养“个人能力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3或4岁开始做家务的人,在成年以后,他们在学术、专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都能更加成功的原因。(参考资料:⑤)

参考资料:①
1
查看完整版本: 鸡娃内卷,如何解救被焦虑吞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