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表现的一类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发病年龄一般在16-40岁且女性较多。
1、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学习紧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均可作为情境性刺激或心理应激诱发焦虑症。
2、心理因素:由于预感到不利情景而出现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
3、生理因素: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焦虑。
4、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史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5、性格因素:与个人性格有关,具有自卑、羞怯、敏感、多疑、孤独、神经质等性格的人群较易诱发焦虑症。
6、疾病及生化因素:与甲状腺的病症或神经化学递质功能失调因素有关。
分类
症状
主观性焦虑
出现紧张、恐惧、害怕、担心、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症状
运动性焦虑
出现头颈僵痛、手指震颤、搓手顿足、坐卧不宁等症状
躯体性焦虑
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出汗、口干舌燥、颜面潮红的症状
分型
概念
特点
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
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的症状。
1、以持续、全面的、过度的焦虑感为特征。
2、45岁以上妇女发生率较高。
3、最常见抑郁症、心境恶劣、社交焦虑症。临床上74%患者一生中至少有一种。
1、精神性焦虑:易出现警觉性增高、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情绪易激怒、焦虑、紧张等症状。
2、躯体性焦虑:常出现运动不安、肌肉紧张、肢体部位疼痛、紧张性头痛等症状。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皮肤潮红、便秘、腹泻、口干、手心出汗等症状。
4、其他症状:通常还会合并出现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等症状。
5、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高共病的疾病,最常见为抑郁症、人格障碍以及其他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1、具有损害性,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2、女性较男性常见。
3、40%的患者会同时出现抑郁症。
4、起病急骤,终止迅速,一般5-20分钟。
1、在无特殊恐惧性处境时,会出现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常出现胸闷、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眩晕、四肢麻木等症状。
分类
典型药物
作用机制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苯二氮卓类
药物
地西泮
通过刺激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内的GABA受体,提高GAB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受刺激后的皮层抑制和阻断边缘性觉醒反应,从而起到抗焦虑作用。
成人通常一次2.5-10mg,一日2-4次口服使用;老年人使用剂量一般为一次2-2.5mg,一日1-2次,逐渐增量使用。
1、此类药物虽然抗焦虑强且起效快,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多种药物之间具有交叉耐药现象,因此应谨慎使用。
2、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新事物的注意和记忆,容易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老年患者使用后由于机体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跌倒现象,因此使用时应注意剂量的把握。
3、由于大剂量使用后突然停药容易引起癫痫发作,因此使用时应足量、足疗程使用,不可过分加大剂量。
氯硝西泮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卓受体,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与GABAA受体的结合,促进氯通道开放,增强GABA能神经元所介导的突出抑制,从而对抗惊厥以及产生抗焦虑作用。
成人使用方法为:开始用每次0.5mg,每日3次,每3天增加0.5-1mg,直到发作被控制或出现不良反应为止,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20mg;而10岁或体重30kg以下的儿童应按每日0.1-0.2mg/kg分2-3次服用,以后每3日增加0.25-0.5mg。
阿普唑仑片
能选择性的抑制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元电活
动的发放和传播,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
成人一般初始剂量为一次0.4mg一日3次口服使用,可按需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一日4mg。老年患者初始剂量为一次0.2mg,一日3次口服使用,可逐渐递增至最大耐受量。
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丁螺环酮
作用于脑内5-HT1A受体的激动,降低焦虑症过高的活动,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
成人一般开始一次5mg,一日2-3次;第二周增加至一次10mg,一日2-3次。常用治疗量为一日20mg-40mg。
此类药物虽然镇静作用轻且对认知功能影响小,起效相对较慢,但是仍会引起头晕、头痛、恶心、不安等不良症状。
坦度螺酮
通过选择性的作用于脑内5-HT1A受体从而起抗焦虑作用。
通常成人使用剂量为一次10mg,一日3次口服,但也可以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等情况适当增减剂量,但不得超过每日60mg。
三环类药物
阿米替林
通过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起到镇静、抗焦虑作用,主要用于焦虑性抑郁症的治疗。
成人使用剂量通常为一次25mg,一日2-3次,然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至一日-mg,一日3次,最高日剂量补充超过mg,维持剂量为一日50-mg.
此类药物还有多塞平、氯米帕明等药物,使用后易出现记忆力减退、体位性低血压、口干、便秘等不良症状,同时严重心、肝、肾脏、癫痫、急性闭合型青光眼、12岁以下儿童、孕妇、前列腺增大患者应慎用。
丙米嗪
主要作用于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这二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中这二种神经递质浓度增高,发挥抗抑郁作用,对于焦虑性抑郁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成人使用剂量为开始一次25-50mg,一日2次,早上与中午服用,晚上服用后易引起失眠,因此不宜晚上使用。以后逐渐增加至一日总量-mg,日剂量不得超过mg,维持剂量为一日50-mg.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氟西汀
能够有效抑制神经元从突触间隙中摄取5-羟色胺,增加间隙中可供实际利用的这种神经递质,从而改善情感状态,可用于惊恐障碍、强迫症的治疗。
用于惊恐障碍治疗时,起始剂量为一次10mg,一日1次,连续使用一周后增加至一日20mg,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可继续增加,最大日剂量不得超过60mg。用于7岁以上儿童强迫症治疗时使用剂量为一日10mg。
1、此类药物镇静作用较轻,可以白天服用,但是如果嗜睡无力的情况时可改用晚上服用。
2、由于服用后对胃肠道刺激较为明显,因此建议餐后服用。
3、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容易产生停药反应,因此建议逐渐缓慢停药,减药时间可维持数周或者更长时间。
4、由此此类药物安全性较高,依从性较好,因此用于减轻焦虑或焦虑伴有抑郁症状时适宜于老年患者适宜
帕罗西汀
为强效、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升高,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功能,从而用于强迫症以及社交焦虑症治疗。
用于强迫症治疗时使用剂量为一日10-20mg;用于社交焦虑症时使用剂量为一日20mg,若对20mg无反应的患者可根据其症状每周以10mg量递增。
舍曲林
为强效、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强迫症以及焦虑伴有抑制症状的情况。
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治疗剂量为每日50mg,可根据症状调整剂量,但每日最大剂量不宜超过mg。
5-HT/NE再摄取抑制剂
文拉法辛
其活性代谢产物是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的强抑制剂,使突触间隙中这两种单胺递质浓度增高,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可用于焦虑伴有抑郁症状。
成人开始使用剂量为一次25mg,一日2-3次。逐渐增至一日75mg-mg,分2-3次口服,日剂量不得超过mg。
1、度洛西汀是一类可影响尿道阻力的药物,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尿急情况,需要考虑可能与药物有关。
2、此类药物胃肠道反应明显,因此建议饭后服用。
3、由于突然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因此建议尽可能逐渐减药,而并非骤然停药。
度洛西汀
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对于焦虑伴抑郁症情况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成人使用剂量一般为每日40-60mg,而维持治疗剂量为每日60mg,
NE和特异性5-HT能抗
抑郁药
米氮平
不仅能够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活性,还对α1-肾上腺素受体具有中等强度拮抗作用,可有效改善焦虑引起的抑郁症状。
成人起始剂量为每日15mg,每日1次,有效口服剂量通常为每日15-45mg。
易出现口干、头晕、乏力、体重增加、胆固醇升高、粒细胞减少、
性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
2、由于此药物半衰期长达20-40小时,因此用药可以一日一次服用,且在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3、应持续用药,最好在症状完全消失4-6个月后再停药,并且合适的剂量会在2-4周内有明显效果。
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
曲唑酮
不仅可以选择性的抑制5-羟色胺的再吸收,还对5-HT的前体5-羟色胺酸所诱发的行为改变有加强作用,从而起到抗抑郁、缓解焦虑及情绪障碍的作用。
成人初始剂量为每日50-mg,分次服用,然后每三至四天可增加50mg,最高剂量不得超过每日mg,分次服用。
1、由于禁食条件或空腹服药可能会引起头晕或头昏,因此应在餐后服用。
2、服用后会出现口干、头晕、嗜睡、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等不适症状。
3、服用期间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若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则应停药观察,用药期间建议定期检查白细胞及分类计数。
其他
圣约翰草
具有多重抗抑郁作用,可同时抑制突触前膜及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重吸收,使突触间隙内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增加,同时还可以抑制神经递质的过多破坏,可有效改善焦虑以及烦躁不安的症状。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一次1片,一日2-3次口服给药。
1、光敏性皮肤患者慎用。
2、连续服用4周以上,症状如无好转或加重,不宜继续使用。
3、服用期间应避免较长时间使皮肤直接暴露于强烈阳光下,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焦虑症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
1、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使用,治疗过程中不宜频繁换药。
2、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3、对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的选择必须兼顾患者的其他病情。
5、不建议联用超过两种以上抗焦虑药物,如需联用时,可以选择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焦虑药物。
对于焦虑症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与心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情况相结合,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1.08
2、王进等.《临床药物治疗学案例解析.神经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12
3、傅宏义.《新编药物大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07
文章转载自药店经理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精彩推荐▼顽固性咳嗽的诊断及用药(建议收藏)一句话!心绞、心梗、心衰经典总结脾胃病的6大症状+13个用药治疗方案商务合作请联系:
(金经理)
基层/*策/用药/干货您的每个好看,我都当成了喜欢↓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