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TIMES(ID:HNWI-TIMES),移民帮已获授权跌宕起伏的年终于结束了,最近约见的几位朋友都在问,未来一年移民趋势会怎么走。
在前几条推送中,我专门为大家整理了五个主流移民国家在移民法案上的演变趋势,链接如下:
1、突发!一夜暴涨万,有钱就能移民的时代结束
2、*策有变,一身冷汗!五个主流国家移民趋势预测!
还没看过的朋友欢迎阅读。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关于健康、时间和生活中那股跟自己较劲的心气。故事和移民有关,又或者说故事主人公们是选择通过转换身份,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方式解决自己当下面临的困难。它或许不具普遍性,但兴许可以回答那个多数人想不通问题:富起来的中国人为什么想往外走。点击图片进入“智能移民”,15秒帮您解决各类问题,让身份规划变得更轻松01
从医17年,救人无数
却医不好自己的孩子
王侃今年41岁,医院任外科医生,这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15个年头。
10年前,他和同是从事医疗行业的太太结婚。王侃税后收入40余万,在北四环有套多平的房子,现在和妻子共同育有一个7岁孩子。
这一两年来,越做医生,王侃心里越矛盾:为何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病人却越来越多?为何社会文明愈加发达的今天,医患间的矛盾反而越闹越大?为什么患病已如此不幸,大家对病人的宽容度却不见上升?
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并不是偶然。
3年前,王侃的女儿言言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患者。
和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少打针甚至不打针,依靠药物就能控制病情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否则生命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维持1-2年时间,但如果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他们和正常人无异,比如可以正常吃糖、可以长寿,而且不会遗传。
测血糖、每天4针胰岛素(早中晚餐和睡前)、控制进食的糖量这些组成言言日常。
言言现在就读小学2年级,从去年入学开始,因为很多人对这个病还没有完全了解,7岁的言言只能躲在厕所给自己扎针,成为“隐瞒身体状况的糖宝宝”。
刚开始,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王侃很无奈,“在别人眼里我是救死扶伤的英雄,但在孩子言言面前,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实在太讽刺,就像身为警察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家人。”
02
“隐糖”并非王侃初衷
相反,他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堂堂正正面对自己的疾病,他心疼孩子每天给自己注射胰岛素都像做亏心事一样猫进洗手间,他最担心女儿被身边的朋友误解:言言是不是个病孩子,是不是不可以和她玩。为此,王侃曾找老师沟通,请老师能否在校园开放日上给他一个机会,他想请院里的同事给孩子们和家长们做一段小科普,告诉大家糖尿病并不可怕,它不传染也不伤人,以此慢慢为言言在密不透风的求学环境中撕开一个口子。没想到这个提议刚说出口,就被老师和校长们否决,觉得什么都不说,对自己和学校才是好的。如果“失语”是现代中产阶级的普遍感受,王侃这一次就彻底尝到它所带来的恶果。
大概半年前有一次言言放学回家,王侃看到女儿红红的眼眶,问了班主任才知道言言午饭前躲进洗手间扎针,几个好奇的同学尾随着言言,而言言门没关好,被同学发现了。
王侃问言言怎么回事。没想到孩子的回答却是:“今天我没有藏好胰岛素笔针,守护甜心计划失败,甜心被同学抢走了。”(王侃一家平时很有仪式感地把注射胰岛素这一行为称为“守护甜心”,胰岛素笔是“甜心”,言言是胰岛素笔的保护者、守护神。)
得糖尿病,并不是言言的错,每个人表面看起来没事,但却好像并不接受她。当晚王侃彻夜难眠,第二天决定给女儿换学校。
王侃没想到,国内对1型糖尿病的容忍度远低于他的想象,询问多所学校以后发现,学校都希望言言入学能够隐瞒病史。
不仅如此,王侃回家搜索资料看到,自己当下已经无法忍受的义务教育阶段可能对言言而言是最公平的阶段了——
这是因为,在高考录取工作中,3年以前,患有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同学,教育部规定,学校可以不予录取。3年以后,权力才被下放到各高校自行决定是否录取。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