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担心,害怕,忧虑,焦虑之间是有差别的:
“害怕”和“担心”是针对一个特定的清晰的物体,或是一个特殊的情境,
“忧虑”所带来的情感相对于害怕来说更加广泛,不存在一个特定的物体或是情境,
“害怕”,“担心”和“忧虑”都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
而“焦虑”则是对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威胁的预测/想象,常常会伴有谨慎和躲避性的行为。
事实上,“害怕”,“忧虑”在一定程度内都是正常的现象,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从小到大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忧虑,而这些忧虑的数量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则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大概就是成长的烦恼吧。
刚出生时对突然出现的东西或声音的恐惧(或物体快速接近)
6个月左右害怕陌生人和新的环境(孩子对与亲近的人分离是拒绝的)
2岁左右害怕某些动物(狗),害怕孤独和黑暗。5岁左右害怕那些可能伤害他们的野生动物和想象中的生物(**、怪兽)。7岁左右害怕发生意外、亲人死亡和灾难;青春期害怕来自身边人负面的评价、害怕被拒绝和学业失败。但是当这些“害怕”和“忧虑”的程度变重而且持续下去,而且造成了极度痛苦的时候,这就不再是可接受范围内的正常心理了,而是变成了病态的焦虑,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称为“焦虑症”或是“焦虑障碍”,焦虑症会阻碍未成年人的成长,也会破坏焦虑症患者的身体机能和适应性行为(如:自我调节思想的功能)
常见的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症、特异性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分离焦虑症、广场恐惧症、恐慌症和选择性缄默症。焦虑症根据造成症状的原因来区分,而焦虑症患者往往有不止一种的焦虑症。
焦虑症的症状为: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目标的担忧。这种担心往往是与现实极不相称的,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还伴有自主神经亢进,肌肉紧张或跳动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部分患者会自觉身体医院看医生,又检查不出症状。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总会一直担心。
焦虑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下面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
心情和情绪方面表现出恐惧、焦虑、恐慌、苦恼、虚弱、无助和绝望的感觉。认知方面经常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胡思乱想、曲解和误信,表现出极度悲观、消极主义。行为方面紧张、不安、回避和逃避、不愿承担某些风险(甚至对于他人来说十分谨慎的事情)、害羞、异常的安静生理和身体方面各种身体的反应(心跳加快或不规律、呼吸急促、出冷汗、胃痉挛、不明原因的疼痛等)。下面会分别详细地描述分离焦虑症,选择性缄默症,特异性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恐慌症,广场恐惧症,广泛性焦虑症和强迫症。
一,分离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过分的恐惧和痛苦的表现,当面临与家庭分离的情况或特定的附属情况时。表达的焦虑被归类为不合时宜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从预期的不安到分裂的全面焦虑。确诊标准——
1,至少要出现3个及以上的下列行为: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或想象到与依恋对象分离,就会出现痛苦。
÷担心亲人的失踪或想象可能降临到他/她身上的不幸。
÷担心不幸事件会使自己与其依恋的对象分离。
÷不愿或拒绝上学或到其他地方去。
÷害怕独自呆在家里或在其他环境中,或害怕在没有依恋对象的情况下呆在家里。
÷拒绝或抵触在依恋对象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入睡,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入睡。
÷反复做噩梦,并以分离为主题。
÷分离期间反复出现身体不适。
2,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以上症状时间至少在4周及以上,成人至少出现上述症状6个月。
3,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二,选择性缄默症: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如学校)经常不说话,而在其他场合(如家里)却能说话。确诊标准——
1,学习成绩或工作表现受到影响,或者影响了社会交往
2,出现不说话的情况至少持续一个月,但是第一个月上学的这一个月不算在内
3,不能说话不是因为缺乏语言知识,而且与沟通障碍、自闭症或精神分裂症无关。
三,特异性恐惧症:持续且强烈的非理性恐惧,由出现或想象到与某一害怕的物体或情况相遇而引发。确诊标准——
1,只要害怕的物体或是情况相遇就会立即引起恐惧
2,主动避开恐惧症的对象或情境。
3,恐惧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如过于放大了危险)
4,恐惧、回避或对恐惧物体/情景的想象会干扰正常的日常、学校和社交活动。
5,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6,导致恐惧的刺激物可能是:动物/昆虫,自然现象(雷雨、雷电、高空、水等。),害怕见血、打针、要做手术、目睹事故、乘坐公共交通、电梯、呆在封闭空间、嘈杂的声音、奇装异服的人、怕生病等。
四,社交焦虑症:也是我们俗称的社恐,和特异性恐惧症的确诊标准一样,只是导致恐惧的源头不同。其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持续和强烈的恐惧,在社交场合中,由于患者认为自己会受到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