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难了!
人到中年,云淡风轻
看淡了很多事、很多人
唯有两样东西看起来没那么淡然
其一是工资单的话
另外一个恐怕要数体检单了
今年9月份,上海外服发布的《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指出,年体检异常比率达98.75%。通过与往年数据对比发现,过去五年间白领体检异常率在高位基础上持续攀升。
“98.75%”:意味着个上海白领里面完全健康的人还不到2个!!!
除了男性体重超重、脂肪肝或脂肪肝浸润、血粘度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尿酸偏高,女性双乳小叶增生、外痔、体重超重、慢性宫颈炎和骨质疏松外,男女白领都存在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问题。
此外,调研还指出,超过9成的白领人群正在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压力与健康有什么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种各样压力的时代,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等等,不同的压力会给我们带来相应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压力叫做“应激”,把面对压力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应激反应”。面对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能面对大的压力,有的人面对小的压力或者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变得很脆弱,俗话说“一根稻草也能压死骆驼”。应对压力不同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说的“应激管理”。不同的“应激管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身反应”。
当我们感知到危险或压力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当我们长期处于危险/压力/应激时,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不同的身心反应。过去已有诸多研究证明,压力与患41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克罗恩病等)的风险增加。压力太大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甚至导致寿命缩短。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心理健康,也称精神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的正常的心理功能和行为功能以及对困难和挫折具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总称。
白领人群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测一测
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多强?
下面的测试包含了10种生活和工作中的情景,请针对每一种情景,从以下4个选项中选出你的反应,可将该选项所对应的数字填在每个题目的括号里面。
1、非常紧张不知所措
2、比较紧张
3、比较镇静
4、非常镇静从容应对
一、在饭店请朋友吃饭,买单时发现自己身上带的钱不够。()
二、单位领导派你去某公司洽谈一项业务,你按照指定时间前往,但等了一个小时仍然无人接待。()
三、在一个宴会上,突然有人请你上台演讲。()
四、半路上你的自行车后胎突然爆了,而附近又没有修车的。()
五、下班到家,你发现厨房里洗菜池的水龙头是开着的,厨房里早已汪洋一片。()
六、轮到自己口试时,你听到主考官用生硬的、不和善的声音叫你的名字。()
七、同事聚会,你给一位同事倒酒时,不小心用力太猛,酒溢出了杯子。()
八、乘电梯时,电梯突然停在楼层中间。()
九、公司的讨论会上,同事们认为您的观点丝毫没有新意。()
十、朋友来家做客,你5岁的孩子随口将你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私事说了出来,你虽然竭力找话题搪塞、掩饰,对方还是发觉了。()
测试结果
40~34:非常强,你承受压力的能力非常强,除了事态严重时难以保持平静之外,你都能够从容的面对压力并积极应对。
33~26:比较强,在同龄人当中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而言,你不容易惊慌失措。
25~18:中等,你承受压力的能力居于平均水平(承受住压力与承受不住的压力概率大致相同)
17~11:稍弱,你承受压力的能力低于平均水平,面对压力情境,往往无法保持镇定,遭受失败时会出现十分焦虑不安的情形。
10以下:很弱,你很容易感到不安,稍有压力便手忙脚乱,希望对一些轻微的压力能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努力保持心情平静。
如何应对?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压力源都会成为压力,这取决于压力管理的策略,而在所有压力管理策略中,认知管理策略是奏效的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压力源”,或者面对压力的态度。调整自己面对压力的态度,识别出自己应对压力的不合理信念,是有效应对压力的方式之一。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一件“坏事情”,适度的压力能够促进我们适应环境、向前发展,想象一下,正式在灾难来临时,你的身体释放出压力的信号,才启动了“战斗-逃跑”反应,确保了你的安全。只有当压力超过临界点、或对压力源管理不当时,才会影响身心健康。
最后,如果压力越过临界值,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了不健康的影响,比如长期遭受焦虑、抑郁情绪之苦,通过各种方式都没有特别大的改善,这可能提示罹患焦虑症和抑郁症,请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
TIPS:“战斗逃跑”反应
"战斗-逃跑"反应是人和动物面临生存威胁时,产生的一系列应激行为和生理反应,该反应有助于个体提高战斗或逃跑的能力,从而提高生存下来的概率。但由于长期处于压力源、应激源之中,又没有良好的对压力源的管理策略,如:持续的认为外界应激源是有危害的,(比如心理学上常见的“灾难化认知”),大脑的"战斗-逃跑"应激反应就会一直持续激活,进而出现紧张、担心、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以及疼痛等躯体化症状。长期如此的话,就会带来一些心身疾病,例如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持续性腰背疼痛、支气管哮喘、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睡眠障碍等。
图片/网络(侵删歉)
作者简介
孙岩
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目前就职于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精神科疾病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社区精神心理健康促进等工作。您可以:
1.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