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残疾人日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万人,专家表示,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超过7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治愈。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记者来到医院,带市民正确认识精神心理疾病,走出误区。
自觉症状消失,便自行停药,结果病情复燃
近半年来,赵女士出现心烦、失眠、胃痛、心慌等症状,医院进行了全身检查,但都显示没有器质性疾病。“身体每个零部件我都检查了,但就是找不到病因,越找不到我越心烦,每天都焦躁不安的。”赵女士告诉记者,根据她的症状,朋友建医院就诊。
到医院检查后,四疗科主任李志勇诊断她为焦虑症,需入院治疗。经过系统的对症治疗,赵女士症状基本消失,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便出院了。
出院时,李志勇给她开了一个月的药,“千叮咛万嘱咐”她要规律服药,还把药量、服用时间等注意事项都写在纸上,督促她服药。可赵女士觉得病好了,只开了半个月的药,回家后吃了三四天,就把服药的事抛在脑后了。但是停药没几天,李志勇便接到了赵女士的“求救电话。”
“我在网上查,说药吃几天就行,我都好了,就把药给停了。可这几天我又开始心烦到受不了,还睡不着觉,折磨死我了。”赵女士在电话里说道。
李志勇介绍,根据赵女士情况分析,她是在疗程内,刚好转,没有继续用药治疗巩固便自行停药,因停药太快,导致病情复燃。他表示,焦虑症需要重视,反复焦虑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抑郁情绪。所医院就诊,在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后续需要的药或进行其他对症治疗。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除了治疗,康复也很重要
“重度、慢性精神疾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不好,导致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便属于精神残疾。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都有个误区,便是不知道精神疾病也是可以康复的,认为患病治疗后,好就好了,不好就得在家挺着了。”李志勇强调,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在医生指导下规律进行。
陈某今年40岁,4年前,他没有明显诱因,突然发病,被家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症状基本缓解出院了,回家后他也规律服药。但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便是难治愈、病程迁延时间长、容易反复发作。2年前,他便再次发作了。
陈某平时是个很喜欢穿搭的时尚达人,但疾病复发后,他变得懒散,每天蓬头垢面在床上躺着;疑心很重,觉得家里的东西都有*,所以自己停了药,把药和家里“有*”的东西都扔了出去,家人怀疑可能是旧病复发,医院复诊。
李志勇介绍,疾病虽然没有影响他的智力,但是他的工作、社交功能都被影响了。陈某只能简单、直白地和人说话,幻觉、妄想导致他认知世界的功能也下降了。
“精神疾病是可以防治的,通过系统的治疗,大部分病人完全能够回归社会。为了给精神疾病患者营造一个康复环境,医院开设了悠然工坊,还给患者提供农疗等康复模式,患者可以进行刺绣、编织等小手工,还可以选择做一些农业活动,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李志勇告诉记者,通过农疗等训练,学了一段时间后,陈某开始回归正常的作息时间,还能和病友们分享交流。以前他在家需要有个家人专职陪着他,现在他可以独立生活了,这个人也可以“解放了”。
专家提醒
李志勇建议,市民应该给予精神疾病患者一些空间,多理解,针对恢复情况好的患者可以给他们多一些社交、工作机会。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的物质生活都有所提高,市民也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