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久等了!从今天开始,「好书推荐」又来咯~
我们以前常说,分离焦虑并不单单指孩子的焦虑,其实更多焦虑的是家长,他们希望孩子能对学习充满热情,希望孩子能交到好朋友,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且充实……但大多时候,这只是家长的希望而已。
Twitter和Facebook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最担心什么?
以下是很多家长的观点:
优点被忽视,而缺点被放大了;
我的孩子能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潜力,并被引领踏入他真正热爱并充满激情的事业中去;
那些不懂教育的人制定出来“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会不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究竟怎么对抗这些焦虑呢?家长可以做什么?
首先就是如同上文所说,找到自己在焦虑的点,找到教育痛点,然后为孩子做出改变。
其次,了解你的角色,找到适合的教养风格。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中,有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如果你同意马斯洛需要层次金字塔所暗示的5个角色,那么,作为家长承担起满足这些需求的责任就充满了复杂性。
首先,你需要做到,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个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看似简单,其实也并非如此,用作者肯·罗宾逊的话来说,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必须为了获得健康的食物、干净的水和安全的住所而不懈努力,而且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确保这些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挑战。
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本来有一些难以理解——这原本只是基本需求啊?但看到身边的宝妈找代购买奶粉、买宝宝饮用水,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为达到基本需求而努力呢?
除此之外,还有四点,包括:关心孩子的人身安全,即确保孩子们免受身体伤害,这一点在我们年前的安全课里有提及,其重要性我们不多赘述;营造爱的氛围,让孩子有归属感;培养孩子的自尊;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天赋。
当我们把这5点摆出来后,会发现,理论中给合格父母的标准设置得太高了,而且,用作者的话来说,养育孩子不是一门科学,如果要说它是一种艺术,那也是边界模糊的艺术。
??肯·罗宾逊
家庭中爱和归属感是复杂而微妙的:母女、父子、父女、母子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相处模式,在不经意间会变得非常复杂。所以,对待不同的孩子,就需要父母分别制定和每个孩子的关系,用他们的反馈了解自己的角色,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养风格。
我们经常会分享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会给孩子做便当的爸妈,会带着孩子环游世界的爸妈,会发掘孩子兴趣的爸妈……但事实上,这只是分享,这是属于他们的亮点,适用于他们的孩子,而什么是适合你的呢?
你要对抗的焦虑,来自于哪里?孩子自身?还是,别人家父母?
去年《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在养育圈里特别火,我看完以后异常感慨: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这是书里的原话。日常父母的焦虑或许跟上东区妈妈们的PK比起来不值一提,但也少不了身边人给到的“完美”的概念:事业家庭两手抓,房屋宽敞整洁,身体健康,时刻正能量,孩子听话乖巧成绩好天赋高……
而我想用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合格父母的标准被一群跟你没什么关系的家长设得太高了!
找到属于你的教养风格最重要!
以上只是我看了《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后写下的部分内容,其实父母能做的不止如此:
了解孩子,让他们实现天赋自由;
理解孩子的压力,帮助他们应对新挑战;
让孩子主动学习,从内部激发他们的兴趣;
选择合适的学校,了解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与老师合作,不做直升机式父母;
改变教育生态,多维度影响孩子的教育;
干预学校问题,为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引导孩子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可能。
今天推荐的这本《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希望能够缓解父母焦虑的同时,能够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注意:1??最终领奖条件1和条件2缺一不可。2??最终的获奖人:我们将从留言区先筛选8人,获奖人除提供获奖通知截图,还需提供集赞截图,若无集赞截图,获奖名额将在留言区下沿。-END-策划:有养
撰文:王机智
编辑:王机智
视觉:JZ
资料来源:《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插图及封面图来源:《小欢喜》,《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湛庐文化
??戳阅读原文,马上下载有养app~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