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妈妈别走rdquo
TUhjnbcbe - 2020/12/17 14:59:00

我们的人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分离。

第一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子宫(呱呱坠地);

第二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乳房(断奶);

第三次分离是婴儿脱离母亲的怀抱(走路);

第四次分离是幼儿被家长送去幼儿园(上学);

......

一次次分离,一次次饱尝焦虑。

试想一下,当我们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关系,要与之分离时多少都会产生伤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或者当我们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体验,我们确定这个体验会带来一些改变,但我们不能预见它具体会带来什么,这些是不是都会产生焦虑?

孩子和成人一样,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分离焦虑的特殊时期,关系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关系着孩子的未来。

根据《美国医学词典》中分离焦虑的定义:孩子因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分离而产生的忧虑或恐惧。当家长和孩子说再见时,孩子会焦虑、哭泣、发脾气或紧张是他们对分离的正常反应。分离焦虑的强度水平和时间因孩子而异,而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影响到他的正常活动,并且持续数月,那么这种焦虑就是分离焦虑症。这种症状并不是正常的分离反应,而是孩子情绪上存在的问题,其特点是当孩子与父母分离时极度痛苦。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分离焦虑有两个高发期:一个是从7月龄左右开始,持续到一岁半;另一个高发期是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

“分离焦虑指与某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关系,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以表示拒绝分离,又称离别焦虑。”

-----医院医生

“分离焦虑”既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尽管“分离焦虑”让家长很是苦恼,但孩子能够在你面前“作”是因为在你面前感到足够被爱被接纳被信任,他才愿意把他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在其他人面前,他反而不敢随意展现情绪。所以,转换思维,分离焦虑其实也是种“甜蜜的负担”。相反,如果孩子对于家长的离开完全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表现得一脸冷漠,则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陪伴方式出了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6个月之后,已经可以自己区分熟人与陌生人,进而会对陌生人及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逃避感。站在孩子的角度,有限发展的认知力虽然使其已经开始熟悉自己的主要照料者,但是因为不能理解“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所以孩子并不清楚家长离开之后,还会再次回到他的身边,以为家长就此永远消失了,自然而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客体永久性”: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

另外,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当孩子因为害怕分离而哭闹的时候,家长往往会觉得难过和歉疚,并情不自禁地溺爱起孩子来,甚至还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放弃离开的念头,回到孩子身边。这样的行为,无形之中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只要采取哭闹的方式,就可以使爸爸妈妈屈服。时间一长,孩子只会闹得更加厉害,“分离焦虑”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个别孩子的分离焦虑状态可能持续发生在整个幼儿园时期,随着孩子自身身体的发育、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的扩大、自理能力的提高,父母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们的日常活动渐渐放手。

帮助孩子认识到“客体永久性”。

当他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可以和他玩些小游戏。比如家长将宝宝熟悉的小玩具当他的面放进抽屉或者有盖的盒子里,引导宝宝自己找出来;也可以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再忽然打开;或者用一块薄手绢,盖在宝宝脸上,再迅速抽走手绢,让宝宝意识到,“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没有消失”;或者两位家长一起配合,带着宝宝在不同房间玩躲猫猫的游戏,在欢乐的氛围里慢慢让孩子理解“客体永久性”。

练习分离,逐渐拉长分离时间。

分开之前,告诉孩子需要等待的时间,然后拥抱着跟他告别,最后准时地回到他的身边。当孩子顺利地完成一次分别之后,一定不要吝啬夸奖他。从短暂的分离,到后期逐渐拉长分离时间,孩子就会慢慢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分离的时间要在孩子可承受的范围内,且不要失约。

转移注意力,用爱代替陪伴。

每个孩子对情感的需求强度是不一样的,在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前提下,不妨用一些孩子比较熟悉的东西替代父母的陪伴,比如父母的随身物件或者孩子比较喜欢的玩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有一本绘本,故事讲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但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的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kissing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

通过爱和象征物(吻)给孩子力量,让孩子更有勇气去面对新环境。

培养自主性,引导孩子独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往往很少黏人。相反,那些经常被溺爱、娇生惯养的孩子更容易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作为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他们多跟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耍。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接纳自己的情绪。

认识到“分离焦虑”是情感发展的自然阶段,理解孩子的情绪,在他们哭闹的时候不要呵斥,而是安慰。孩子需要与父母多一些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亲吻,多跟他们进行语言和目光的交流。每次离家重逢后,可以送孩子一些小礼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妈妈别走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