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治疗不依从的现象在临床中相当普遍。例如,一项针对名抑郁症患者的分析[1]显示,开始抗抑郁药单药治疗后,患者坚持用药的平均及中位时长分别仅为13.8周和12周;第24周时,超过70%的患者已停用抗抑郁药。抑郁患者过早停药与指南推荐存在冲突,对长期治疗转归构成了隐患。
然而,“依从性不佳”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不听医嘱”,而是同时受患者、医生、药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来论道·医辩到底》第4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教授、医院毛洪京教授、浙江大医院林铮教授围绕这一课题分享了立场。
(专家以姓氏笔画排序;下同)
三位专家团成员分别针对三个与抗抑郁药治疗依从性相关的学术观点表明立场(-2很不认同,-1较不认同,+1较认同,+2很认同),并简要阐述理由。每个观点的总分被视为专家团针对该观点的总体倾向。
1很认同这一观点。抑郁症属于慢性精神障碍,即便通过急性期治疗实现了症状的改善,如果未给予充分的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复发风险仍然很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已有大量证据显示,良好的巩固期或维持期治疗可大幅降低复发风险。
目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应激因素也越来越多。如果抑郁症患者在第一次治疗中依从性不佳而过早停药,遭遇压力时复发的风险会大大升高,影响远期预后。例如,有的患者因备孕等原因在春节前自行停药,而到三四月份已经复发,这种现象在临床中很多见。
认同,但建议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如果抑郁障碍诊断明确,的确需要使用抗抑郁药,那么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转归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尤其如此。然而,如果诊断存在问题,如实际诊断为双相障碍,抗抑郁药的治疗依从性问题则难以讨论。因此,有必要强调诊断评估,以指导后续治疗。
尽管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体上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但重性抑郁患者过早停药的现象也十分常见。例如,有的患者因治疗无效而脱落;另一些患者治疗很有效果,但4-6周或6-8周后即自行停药。基于临床观察,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似乎也高一些。
抗抑郁药依从性对治疗转归影响很大。例如曾有一名女患者,之前使用某种SSRI,服药一片后即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副作用,解小便很慢,视物模糊,口干,导致其自行停药而接受针灸等其他治疗,最后坐立不安,出现厌世自杀的想法。在我院换用艾司西酞普兰,抗胆碱能副作用较轻,焦虑症状改善也较快,患者能够坚持服药,病情逐渐好转。
还有必要提到病耻感的问题。患者一旦存在病耻感,则可能完全不吃药。我们在心理治疗中,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不要有病耻感,减轻服药的负担。此外,抑郁常伴发认知功能下降,导致漏服药物。只有清除这些阻碍,抗抑郁药才能真正帮助到患者。
本观点总分:6分
2一方面,确实有很多医生并没有做到充分的告知,如仅仅告诉患者需要维持治疗,但没有详细解释理由,包括潜在的获益和风险。医生如果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治疗可能不依从的原因,如担心药物引发老年痴呆,多数患者是能够较好地依从治疗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开展宣教,这是医生需要提高的。
另一方面,患者本人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有的患者只看到服药负性的方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方面;一些患者因生活习惯不佳而导致漏服药物等。此外,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望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包括患者家属对治疗的认知;这并非医生自己能够做到的,而是全社会的工作。
只能说较为认同。精神科医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诊断及制定优化治疗方案方面,至于患者是否实施,医生的提升空间是有限的。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时间很少,加之患者常常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即便医生做了很多解释,并使用更简单的术语告知患者,患者也不一定记得。这是我在门诊看病中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并非医生不解释。
此外,如果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前期对疾病了解甚少,也可能未必理解医生的解释。对于类似共性的问题,可借助一些平台或工具,采用互联网的手段解决。例如,可以将专业医学知识拍摄形成科普视频,患者在家使用移动终端即可学习这些信息,此举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精神科临床中,抑郁症、焦虑症的治疗首先应由医生制定方案。然而,目前医生的经验与受训背景不尽相同,业务能力存在差异。例如,有的医生可能会感觉SSRI类抗抑郁药“都差不多”,反映出经验的欠缺,需要一个培训和提升的过程。
另一方面,患者常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