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鞠老师
首发:鞠老师说(ID:julaoshishuo)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钟杰老师分享的一篇得到APP副总裁邵恒撰写的关于《如何治疗儿童的焦虑症》的文章,觉得非常有启发。
儿童也有焦虑症,大概是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之于儿童,父母们总觉得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当然,不谈那些被父母逼迫着学这学这学那的孩子们,就说那些整天在家玩耍的儿童们,绝大多数父母一定是认为孩子是快乐与无忧无虑的。
让父母们想不到的是,据美国研究发现,青少年中有重大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越来越小。
美国著名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从年到年这10年时间内,在美国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当中,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从8%增加到了13%,这意味着在十年中,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青少年增加了万人。与此同时,5岁到11岁的美国儿童自杀数量增加了1倍。在年到年期间,美国的儿科急诊室接待的自杀案例,从58万例增加到了万例,其中超过40%都是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
这些数据,让我想起了疫情期间某地的四连跳,孩子的年龄都在14岁左右。
儿童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一定是有其自身问题的。比如,孩子在4岁时可能会出现怕狗、怕黑的恐慌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到了7岁,儿童就可能在怕狗、怕黑的基础上,出现分离焦虑,也就说,一离开父母或者照看的人就紧张或者恐惧。到了12岁就可能发展成社交焦虑,即不愿意与家人以外的人交流。
大概父母更想不到的是,孩子之所以从初期的恐慌“进化”为焦虑症,“罪魁祸首”竟然是父母,是父母的“妥协适应”。基于此,美国耶鲁大学的项目组将治疗的目标从儿童转移到成人身上。
什么是“妥协适应”呢?“妥协适应”,就是父母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主动对孩子做出的妥协。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父母在知道孩子惧怕的“焦点”后,不是想办法去帮助孩子克服导致孩子惧怕的事物,而是通过回避的方式让孩子远离以让孩子惧怕的事物暂时性的从孩子的周围消失。
邵恒分享了一个《自查清单:常见的“妥协适应”行为》(注:由于中国国情和文化不同,以下一部分行为在中国父母当中可能非常普遍正常,请谨慎参考。)
1.一直为孩子解鞋带、系鞋带,直到孩子觉得“鞋带系对了”为止。
2.平均每天花三十分钟来反复检查孩子的作业。
3.在家里走动的时候大声告诉孩子自己在哪个房间(我要去厨房了,明明)。
4.陪着一个9岁的孩子上厕所,因为他害怕自己去厕所。
5.允许一个9岁的孩子陪着自己上厕所,因为孩子害怕单独呆着。
6.允许孩子在父母床上睡觉,或者一直陪着孩子直到他睡着。
7.总是随身携带塑料袋,因为孩子总是害怕自己会吐。
8.给一个13岁的孩子切食物,因为他害怕使用刀子。
9.拒绝访客,因为孩子特别害羞;在餐厅里替孩子跟服务员交流;让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叫孩子回答问题。
10.给孩子的电话上安装“找到我的朋友”APP,让孩子能追踪父母的位置。
11.给孩子准备特殊的食物,因为他不吃其他食物。
12.因为孩子不喜欢而购买一辆新车,或者因为孩子害怕/不喜欢而考虑换房子。
这些看似很正确且伟光正的行为,都是父母觉得,还冠以为孩子好的大名义,实际上呢?耶鲁大学的乐伯维茨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为恰恰加重了儿童的焦虑症状,原因是,家长并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景,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害怕,是因为他(她)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慢慢适应这些让他(她)害怕的事物,摸索出属于孩子独有的排压方式,而不是父母代替他(她)们成长。
父母之所以会代替孩子成长,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父母将成人世界的快节奏带入到育儿中来,习惯了什么事情都去催促孩子快,快一些起床,快一些穿衣,快一些洗漱,快一些吃饭,快一些出发......“快一些”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口头禅”,而孩子快不了,倒不是孩子没有能力快,而是孩子没有经历从慢到快的过程。
我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听《从前慢》这首歌。
慢下来,给更多的时间给孩子,也给自己。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怕,倒不是真怕,可能是一种提醒父母要慢下来的信号。
比如吃饭,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坐在饭桌前,陪孩子,陪爱人,一起好好吃一顿饭了?疫情期间,张文质老师特别提倡重建家庭生活,就是呼吁人们,慢下来,回到家庭,围在一起。
其实,孩子不喜欢吃又怎么了?不好好吃又怎么了?慢慢吃又怎么了?吃的太快,吃得太多,就一定对身体很好么?
显然,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错误的接收了信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正确的接纳孩子的要求。
第二、父母将焦虑带入到育儿中来,总是坚持“父母觉得”,而从不关心“孩子觉得”。
父母很多时候想出的针对孩子问题的策略,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抚平父母的焦虑。还说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父母会脑补觉得孩子不吃会饿,饿了没有营养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父母始终没有想过孩子不好好吃饭会不会是因为确实不想吃。
如果孩子不想吃,不吃就行。等孩子饿了,他(她)自然会想到寻找食物。父母根本不用担心孩子饿着。而你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就餐习惯,也很简单,根本不用跟在他(她)追着喂饭,一是让孩子看着自己愉快的吃饭;二是提前告知并确保做到绝不因为孩子饿给他(她)加餐;三是让整个就餐时间变得足够长,让孩子能有“悔改”的时间好重新拿起碗筷就餐。
读邵恒的分享,我想会让很多父母纠正原本有偏差的育儿理念“父母应该为孩子遮风挡雨”,换成孩子更需要的育儿方式“在孩子经历了一切即将摔倒的时候才扶他(她)一把”。
鞠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