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百货公司(MarksSpencerGroupPLC)自1884年艰苦创业以来,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当初的玛莎百货只是英格兰利兹露天市场的一家廉价的杂货摊,但如今,每星期都有数百万人在英国近400家玛莎百货店中购物。在过去几个月中,玛莎百货公司在其九家商店供顾客试穿的男式套装和衬衫上都贴上了微型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在不久的将来,这家零售商还将在53家商店内给女式内衣和服装贴上RFID芯片。
中国近10多年来个人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5,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达到或者超过0.4,就说明贫富差距过大。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改变贫富分化的问题。
作者:熊丙奇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女士近日接受专访时指出,不要随便把“扩招”和“就业难”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就业难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扩招”和”就业难”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有三派观点。一派是“扩招导致就业难”。其主要观点认为大学生规模扩大过快,快速扩招难以保障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大学生扩招的路径存在问题,发达国家是通过发展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来实现,而我国则通过公办教育、原来的精英教育学校来实现,导致优质教育迅速稀释,大学生贬值,同时造成结构性失衡。第二派是“学生就业观念派”。其主要观点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不愿意去基层,不愿意去不发达地区。持这一观点的有不少是教育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高校负责人。再就是“社会需求不足派”。其主要观点是,不是大学生太多,也不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有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争相应聘去卖猪肉——而是我国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不发达,没有为大学生创造有效需求,在发达国家,容纳大学生最多的服务业占GDP的80%,而我国服务业只占GDP的40%,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看来,吴启迪的观点应属第三派,她认为“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二元结构解决得好,就良性循环,解决得不好,就恶性循环。“扩招”与“就业难”两者的关系很复杂,要作为一个系统来看。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而如果以这样的系统论再来看“扩招”和“就业难”,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应在考虑之内。简单地说,如果认真分析“扩招”与“就业难”的关系问题,扩招的决策、扩招的规模、扩招的速度、扩招的层次、扩招之后的教育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联动都应该全盘系统考虑,而审视当初的扩招,以及眼下继续推进的研究生扩招,并没有进行全盘系统考虑,而是出于教育之外的一些考虑,比如拉动内需、作为就业的蓄水池。另外,现在一些高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很暗淡,可是由于教育市场竞争机制不存在,没有生存压力、缺乏危机意识的高校却没有调整招生规模、改革课程设置、改革培养模式的意思。这些无疑是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前不久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笔者以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在系统考虑之下,各司其职是根本途径,即教育部门和学校寻找并改变自身的问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寻找自身问题,用人单位调整用人观。最忌讳的是教育部门指责社会需求不足,产业部门指责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低下,而学校埋怨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有问题……
地点:日本
学生占领“立法院”台式民主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