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HI-13串列加速器已完成安全运行十万小时
本报讯(潘锋)近日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HI-13串列加速器日前实现安全运行10万小时,标志着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已形成完备的学科创新体系。
HI-13串列加速器是我国低能核物理研究的主体设备,自1986年建成后,20多年来已为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50多个研究机构的几百个课题提供了从氢到金40多种离子束流,累计提供实验束流超过8万小时,并在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技术应用研究、核数据研究及航天微电子器件单粒子效应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提高我国在国际核物理界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0年,研究人员应用加速器质谱方法测量了中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10Be剖面分布,提供了海底资源生长年代和赋存规律的重要依据,为我国获准中太平洋C-C区海域30万平方公里海底资源的开采权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1年,科研人员在串列加速器上合成了新核素90Ru,结束了中国人在发现新核素上的空白。
进入21世纪,HI-13串列加速器为核物理基础研究、核技术应用研究、核数据测量与评价研究等方面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产出作出重要贡献。建成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装置,运行稳定性、试验效率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全国20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的单粒子效应评估试验,其结果在我国多个航天工程和“核高基”重大专项中获得实际应用,在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和国防科技各领域的需要,促进核物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四大科学平台建设项目之一,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于2011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将于2014年4月建成世界上首台100MeV紧凑型回旋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