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磨蹭,这几个方法专治孩子磨蹭,一治一个准!
“还没刷完牙?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磨磨蹭蹭的,等会又迟到了!”
“穿个鞋磨磨唧唧的,还能不能出门了!”
这些对话你是不是特别熟悉呢?好像在妈妈们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小磨蹭”,做什么都是不紧不慢的白白浪费时间。
最令家长生气的就是:你越是催,孩子就越是慢,好像早故意唱反调一样。
其实,这种情况还真不是家长对孩子的误会,而是一种被称为“被动废人群”的心理学现象。
拖延症带来的几个危害
拖垮身体
德国研究表明,慢性长期的拖延行为,暗示着潜在的心理及生理紊乱。一拖再拖,让他们错过了体检、错过了一些疾病早期治疗的时机。
出现各种诸如焦虑、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
由于拖延,孩子总是在临近最后期限才开始行动,可又担心时间不够完成不了,于是便出现一种极其矛盾的心理,产生不断后悔,谴责自己为什么不及早完成的负面情绪。
以下三种方法值得各位家长借鉴。
把“赶快”变成“我希望”
家长在催促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赶快做开头,这样的句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在执行家长的命令,而用我希望开头,则是请求孩子协助自己,达成家长的愿望,换个词汇,就能有不同的表达情感。
将孩子自己单独做事变成配合父母双方一起做事,这样在完成之后孩子也会更有成就感。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导致孩子效率差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改掉拖延症,提升注意力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爸爸妈妈可以从教孩子读书这件事情做起。前几天可以让孩子放声朗读,时间先短一些,大概在10分钟左右。因为朗读的时候孩子必须一心一意,父母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好地监督作用。之后,就可以让孩子默读,之后写一些读书的读后感。通过读书的训练,孩子更加有耐心,也更能“坐得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地培养了。
父母经常催促,会增加孩子未来的焦虑隐患
些少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但频繁和较多的压力,会促进身体可体松的分泌,抑制孩子的思考与记忆保留的能力,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也常常是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父母催促孩子快一点时,往往伴随着怒吼和指责,这又加大了孩子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我们很多父母会担忧咬指甲的孩子焦虑,但我们却在以另一种方式增加孩子们的焦虑。难怪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对孩子影响最糟糕的妈妈,就是着急的妈妈。
家长越早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在学习上的优势也就越强。
给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读本《上学就看》系列。
这套书共8册,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分别对应了孩子学习中很关键的问题,比如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怎么去轻松地完成作业。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做“小拖拉”。
《上学原来是这样的呀》这本书可以帮孩子轻松明白上学是怎么回事。
《写作业再也难不倒我》告诉孩子,写作业其实很简单。
《考试,我不怕》告诉孩子,这样做,能考出好成绩。
一套8册,价格也不贵,却能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变成优秀的孩子。
书中通过风趣幽默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将现实生活加入了适当的童话色彩,把故事讲到了孩子心里去。
阅读故事的同时,书中还实实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教孩子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
这套上学就看让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是从韩国引进的一套课外读物,可以帮孩子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