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平时成绩好,一遇考试就掉链子?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平时表现和各种测验成绩都很好,一到期末或者比较大型的考试,就掉链子。而有些平时表现很一般,成绩也不突出的学生,却能在考试中获取好成绩。这也就是大家总津津乐道的“学渣逆袭”的故事。
大家往往归结在“心态不好”、“发挥失常”或者“考试稳重”、“超常发挥”这些原因上面。
考试时候的表现确实是很大程度由心理上的因素造成,但却并不完全是当事人的问题。
这一切可以用一个叫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心理现象完美解释。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个定律的利用,来帮助学生超常发挥。
02什么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个由心理学家耶克斯(R.MYerkes)与多德森(J.DDodson)研究的定律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如果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发挥失常”现象主要就是由于这种动机过强造成的。
年福建省理科状元陈汜玄就是典型的案例。陈汜玄是一个热衷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直到高二结束都还在把大把的时间投入在社团活动上。平时由于醉心社团活动,陈汜玄的成绩一直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会能够考到状元。
这就是由于他在高考中对于最终的目标追求没有那么强烈,反而以一颗平常心拿下了大家都向往的桂冠,而平时被寄予厚望的尖子生却由于压力太大并不能超水平发挥。
03如何利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帮助孩子克服障碍,超常发挥?
既然通过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们知道不同程度的动机水平,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强度(对应学习就是不同规格的考试)中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那么我们把学生会经历的考试分为不同的水平:平时的测试是最初级的,校内的期中、期末为第二级,校外的升学考为第三级。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效率随动机提高而上升;对于比较困难的任务,效率随动机增强而下降。
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将学生的心态动机做如下的对应调整:
对于最初级的平时的班级测试,动机越高成绩会越好;对于最难的升学考,动机越高发挥反而不好,需要调整为中间偏下的心理动机;对于居中难度的校内期中期末,则需要调整为中间偏上的心理动机。
制定好了策略,那么具体如何来操作呢?
(1)参照制定的任务难度等级,对应对的考试进行准确的难度评估
这一步相对简单,有了前面制定的难度等级分类的标准,只要把每次的考试和等级标准做比对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能够和老师进行足够的沟通,由老师和家长一起来进行这个标准的制定以及实施,效果会更好。
因为,如果没有老师参与,可能家长认定的重要的考试应该给予学生中间偏下的心理动机,但是老师可能会给予过多强调,反而让学生变着太过重视,这就产生了矛盾。
(2)针对不同难度的考试,制定合理的目标
对于孩子来说,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一直以来是好学生的压力,来自同学之间的比较,来自老师的期望等,导致对于不同等级的考试的心理预期值是不合理的。
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确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通过不断的尝试,让孩子对于不同等级的考试应该制定怎样的目标,心中有数。
(3)帮助孩子掌握压力调控的能力
我们知道压力要能主动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孩子才能考得更好,但是如何控制是个问题,这需要家长来协助孩子掌握这种能力,以及家长通过一些方法来给予帮助调节。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核心要点就是让孩子“不要将精力集中于结果,而应该集中于努力的过程。”
其次,通过外部的家庭氛围来协助孩子调整心态。
很多时候孩子的“考前焦虑”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家长每天低气压,孩子怎么可能轻松得起来。
所以,尤其是在大考之前,家长不要让生活中到处都是学习的气息,需要创造轻松活跃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好心态。
《增广贤文》里有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事不抱有太强的目的性,如果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难易程度或者考试压力来调整自己的动机,那么他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霸”。
本文由
学霸高分讲堂原创首发,欢迎转发,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分享学霸高分秘诀,用学霸的方法四两拨千斤,轻松考高分,喜欢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