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我们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人:
不停地向身边人重复讲述自己的遭遇,
时常因为过度担忧某些小事而苦恼,
身体有各种小毛病,
全身上下各个部位都不舒适,
但是相应的检查表现却并不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
他只是有一点“作”,
不要管就好了。
其实,他有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
焦虑症出现的原因
这样的人往往身体本身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是不舒适的感觉引起了他的焦虑,导致出现过度痛苦的错觉。
可长期的担忧和焦虑,会大大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睡眠和消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陷入走不出来的“死胡同”。
因此,精神疾病的危害不可小视。
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区别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疑惑,我最近工作学习压力大,家里事情很多,每天都心烦意乱,无法放松,这是患上了焦虑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焦虑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健康状态下我们都具有情绪调节的能力,当导致焦虑的因素消失之后,我们的焦虑情绪也就会随之消失。
然而,焦虑症患者的不良情绪产生,是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即焦虑情绪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实际面对的情况,或者过度夸大了当前面对的情况,从而产生经常或持续性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伴有心悸、胸闷、出汗、头晕、恶心、腹泻、睡眠障碍、周身乏力等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感到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因此痛苦不堪。
焦虑症的表现
焦虑症常见的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明原因的疼痛
最常见到的描述有头颈痛、后背痛、腰腿痛、胃痛,一阵阵的头晕,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很快,手脚有麻木和刺痛感,会发抖、打颤,全身衰弱疲乏等等。
2、莫名其妙的担忧
会因为感到某种灾难可能会降临而不安,精神长期紧张,甚至会突然昏倒;或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