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不仅受自身因素影响,
TUhjnbcbe - 2024/10/29 14:16:00

情绪影响个体的认知,进而可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倾向。当个体感到害怕、焦虑、抑郁时,产生特定行为倾向:做事提不起精神、消极处事、颓废生活;而当个体感到愉悦、安逸、快乐,感觉一切都是美好时,境由心生一般,做事也会事半功倍。可见情绪对于个体的影响深远。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焦虑程度与个体的情绪性存在着相关性,根据个体情绪性发展的高低水平指向情绪的两种极端,一种是消极的情绪,另一种是积极的情绪,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个体特征。

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模式下,往往会呈现出乐观积极的状态,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会积极适应,良好应对,对自我情绪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强,思维以理性为主导,对环境变化能做出客观评估、心态平和,使个体的情绪波动范围在自我可控范围内。

而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模式下,人类往往表现出颓废、消沉、对生活没有激情、兴趣、易爆易怒或者抑郁,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难以应对,消极难过,思维以非理性为主导,自我认知能力有所欠缺,不能自我解决内在矛盾,往往沉淀矛盾甚至扩大矛盾,人际关系冷淡,使得个体心理障碍变得更严重。

因此,可以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情绪性高低水平对个体自身的心理健康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下降

中国调查网对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做了调查研究,其分析报告《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有70%左右的大学生觉得自己面临生活满意度低下的状况,有30%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生活大致上比较满意。”得出目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下降的结论。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导致主观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主观幸福感的下降,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也随之产生,消极情绪更能增加就业焦虑感。而情绪智力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体现,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也还不完善,这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还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依然处于人生发展的过渡阶段。在生理逐步发育慢慢走向成熟的时候,心理上也在同步感受着快速的转变,另外,针对大学生所生存的比较单一的环境,也导致情绪智力发展还不完善。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对大学生处于就业焦虑的状态时,对大学生个体存在的积极因素很少考虑到,忽视大学生自我主观能动性,通常针对问题学生进行说教形式的教育、单向式的理论灌输,缺乏对学生的赞扬与欣赏,缺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忽视学生的优势、忽略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学生反而是消极情绪增加。

大学生缺乏流畅体验

流畅体验即人类在从事某种活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自动排除一系列无关的感知,使个体进入到高峰体验的状态。人正是在高峰体验的诱使下,进入身心的最佳平衡状态,一步步迈向自我实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无法摆脱受“精英教育”思维的发散影响,认为大学生就必须得就好业、好就业才行,缺乏树立一个正确的就业观。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目标定的太高、自我要求太严,不从自身切实情况出发,以至于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失败,难以感受流畅体验。另外,大学生对自我效能感体验不强,缺乏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就业的主观意识。

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面对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时,对培养大学生感知成功体验的重视不够,使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得不到充分提高。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集中精力,过滤不相关知觉,忘我投入到就业准备之中,让其难以体会到流畅体验,难以抗衡消极情绪。

大学生悲观解释风格

大学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候,将出现的状况归结于内部的、永久的、普遍存在的因素,认为就业不理想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能力差等,会以这种内部的、永久的、普遍存在的因素来解释就业失败事件,随之大学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和焦虑甚至抑郁等消极情绪。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时,缺乏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干预策略,使大学生不能及时有效的缓解负面情绪。

个体层面上人格特质不完善

人格特质理论指出,人格特质是不随着时间、地点、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稳定性、一致性的行为倾向。

焦虑是人格特质的一种,具有动机性,是个体自身对焦虑的反应倾向和对于具有危险性的情景做出预备反应的倾向。但因为受到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成长环境的差异,个体的人格特质呈现出个体差异性,使个体在面对同一种情景刺激时所感知的体验会有所不同。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同的人格特质的个体会对就业这个刺激,反应出不同的认知与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对于自我行为的支配能力较强,个体在面对不同情景刺激时,个人的行为倾向呈现一致性,能够有效的运用智慧与能力、勇敢面对困境、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低焦虑,面对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就业情景时,可以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调动积极因素,努力应对,将出现的焦虑情绪能够进行自我掌控,并调动焦虑的动力作用,适度焦虑,更好的应对就业。

反之,不健康的人格特质个体体现为高焦虑,同样的就业情景,则会表现出慌张、紧张、情绪低落、焦虑不堪,对于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困境也容易被打败,自暴自弃。

针对大学生在成长阶段上的独特性,现在的大学生,在经过中小学校教育、家庭以及社会培训后,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我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自己慢慢形成客观认识以及客观评价,对于自身的价值能够较好的思考,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有比较明确的方向。

但是,大学生并没有形成完全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鉴别能力,人格特质并没有发展完善,呈现出人格的不稳定性、不健康性以及不成熟性。正是这样人格特质,使得其在面对焦虑时更加紧张、难以处理。

(1)智慧的人格品质不完善

智慧的人格品质体现为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够全而透彻的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创造性风格、好奇心,能够为别人提供明智的参考意见;能够以多种方式看世界以及认识自己和他人。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阶段,其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涉及领域不全面,有的学生对于问题只求一知半解、考试及格,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在实践运用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实践精神、创新精神,这些使得智慧的人格品质不完善。

(2)勇气的人格品质不健全

具备勇气的人格品质,应该不会害怕面对困难、痛苦、挫折的挑战,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存活,并且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激情四射地去追求目标,充满着活力与生机。有些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或挫折时,缺乏勇气、害怕遇到挑战,应对挫折能力弱,找不到合适表现形式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当就业遭遇挫折时,由于缺乏勇气,大学生对于就业挫折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加之大学生对自我情绪控制有所欠缺,易产生抱怨、难过、烦躁的情绪,这些体现了勇气的人格品质不健全。

(3)仁爱的人格品质有待加强

仁爱的人格品质,让大学生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生活在爱与被爱的包围之中。而目前大学生,普遍表现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急于展现自我、获得殊荣、渴望得到自我认定与他人认可、个人主义意识强、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这些都突出了仁爱的人格品质有待加强。

(4)节制的人格品质比较缺乏

节制的人格品质体现为全面的自我意识,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能有效的调节自我,是一种做事不过分的积极力量。而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认识还不够全面,有时放大自我的优点或者缺点,没有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自己,甚至对于自己抱有无限厌烦的态度,对于自我不能有效的控制调节,这些体现出节制的人格品质比较缺乏。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不仅受自身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