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分:8读后分:8.5
相对于社交场合,我更喜欢独处,一旦社交场合的人数加上我超过四个人,或者是奇数,我就会感到焦虑,想要逃离。
——SelenaSu
我是一个容易焦虑的人。
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甚至像无法控制般,很突然就陷入到焦虑当中。然后恍恍惚惚地想要从焦虑、沮丧、不安中跳脱出来,却像是被绳子绑着的,无论怎么挣扎都只能越来越深陷其中。
由于被莫名其妙的焦虑情绪渲染,我无法按照原来的计划做结课小论文,实在是心慌到想吐。于是,抱着缓解焦虑、转换情绪的心态,我开始《大脑修复术》的阅读。阅读,至少对我来说,是很好的缓解焦虑的方式。
《大脑修复术》就书名上,起初的确让人有些担忧,但是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战胜了内心对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的恐惧。阅读过程相对是流畅的,阅读中,我会不由自主地将书中提到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对比,把书中提到的大脑反应与自己的大脑反应联系起来。
这本书的语言相对比较直白,没有教科书的说教感。这可能是让我这种相对敏感的人,没有立刻逆反,转为驳斥心理的缘故。反之,案例引用恰到好处,不枯燥,也不跳脱,反而引着我去阅读相对专业的名词解释、症状原理和治疗方法。而其中心理学、精神医学和脑科学的专业术语带来的枯燥无味,也消解于简洁的分析和描述当中。整体看来,哪怕我是极怕物理化学的纯文科生,也是饶有兴致地一口气阅读完。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科普的意义。将晦涩难懂的东西变得简洁易读;将大多数人不懂却需要懂的事物,用大多数人能听懂、能理解、愿意阅读下去的文字去表达出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书中被厘清。我想,如果早些知道这些情绪问题和心理疾病是什么、如果早些明白这些都是每个人一生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的病症、如果早些明白这些应该如何缓解......或许,情况会好很多。扫清必要盲区和刻板印象,这是科普的意义所在。
总的来说,作为一本科普书,《大脑修复术》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对于想要更进一步调控好自己大脑的读者来说,还是浅显了些。或许是因为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兴趣和自身经历,书中没有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或者超出我此前认知的内容。此外,每节内容比较短,当我想要继续深入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这让人觉得稍微有点遗憾。不过,如果是此前没有了解过这方面内容的读者,这本书是比较适合的。
期待分:7读后分:8
我喜欢观察人,好奇人类的行为及其原因。有时候觉得人还挺无奈的,被生理激素所控,只能辅以意识层面的矫正。在这本书里,我肯定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黄菠萝
《大脑修复术》比我想象中好读很多,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心理和精神问题的脑机制,虽涉及不少专业术语,但是一般都点到为止,算是非常通俗的科普读物了。整本书涉及到的大脑精神问题多多少少都和现代人有些关系,比如焦虑、抑郁、失眠、拖延、注意力差等等,看完之后倒不会觉得自己哪儿都有问题,反而获得了莫大的宽慰,作者告诉我们,“完美无缺的正常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在大自然当中,不正常才是常态,不完美才是才华本身”,这就是这本书的总基调。
每个问题的论述过程都遵照问题现象提出、工作原理解释、改善方法建议的逻辑展开,辅以各种鲜活案例和研究数据,帮助理解和支撑理论。在科学层面,或者说以一种非常理性的角度搞明白了自己某些精神问题的来源,这些问题带来的心理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再加上作者给出的改善方法同样有科学理论支撑,就很容易让人信服。我想只要一个人的精神问题没有给大脑这个硬件带来大到不得不求助外力的损害,他想要自救,总还是有很多方法的,行动有了底层动力的驱动,并且有科学途径可循,一切就好办很多。
可以看到,不同的精神问题,其影响的大脑的部位和对应的工作机制都很不一样,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一再提及的改善方法有两个,一是学会冥想、正念、内观,二是增加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对每一种精神问题都有效。我们都知道运动好处多多,我们去健身房、加入线上课程,却很难养成习惯,更别说真正热爱,但作者提到哪怕只是把坐电梯换成爬楼梯,把坐车换成走路,哪怕只是单次的运动,也会短期内对大脑运转带来好处,我的执念就一下子破除了。我不需要达到某种强度,不需要设定某种目标,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运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任务,不再是为了减肥塑形,不再是积极生活的人设,而是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的平常事,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它的局限性就在于不够详实深刻,但我倒也没有那么高的期待,相反,能把很复杂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就挺厉害的。几十页的参考文献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证明这本书的严谨性,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自行深入做延伸阅读。总而言之,这本书虽非济世良药,但还是值得一读。
期待分:7读后分:8
脑科学的已知部分无限爆炸,那未知部分就充满着无限可能。想想为什么我们既不喜欢无聊的地方,也不喜欢混乱的地方,这都与我们大脑的运作有关。
——孙琳琳
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都深知现代世界在许多方面上是美好的,可是年的开局让一切变得不同寻常。举个例吧,在我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陷入了“媒体视角”——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巨大的威望和地位,我们不自控地刷屏时,注意力通常会被引向那些使我们感到惊吓、担忧、恐慌的事情。
这种媒体视角除了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