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这是英国作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句话。
小说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本是证券经纪人,有着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妻子漂亮,两个孩子聪明健康。按理说,他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才对。但是,就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学画画,抛弃了在外人看来很好的事业和家庭。
在外人看来,他简直疯了,思特里克兰德没有任何的绘画基础,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巴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窘迫,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去,饱受孤独的摧残。但放弃优越生活,追寻艺术梦想的他,最终也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
后来,人们将月亮隐喻为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焦虑之源。
01、毕业焦虑来袭
23岁的小木就是因此而陷入焦虑的应届毕业生。
今年刚刚毕业的她,面临着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选择。
是听从父母的话回家考公务员?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去偏远地区支教?抑或是进互联网大厂找一份高薪工作?或者是选择考研继续读书?
选择回家考公务员,虽然稳定,但那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选择进一家互联网大厂,薪资或许可观,但工作制和快节奏的工作模式内心并不认同;
考研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考研竞争如此之大,我的成绩又不算拔尖,真的要堵上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几乎没有可能的事情吗?
去偏远地区支教,助力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支教回来后能否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自己会不会比同龄人落后一步?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将她包围,似乎每一个选择都有着光明未来,又似乎每一个选择都隐藏着黑暗之门。
小木从白天思考到夜晚,从夜晚思考到凌晨,可事实是想的越多,可能性越多,而自己就更加焦虑迷茫了。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她变得心烦意乱,紧张多疑,甚至常常失眠到半夜,这让她第二天更加沮丧不安。
图片
网络
每一年的毕业季,都会有大批和小木一样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出现焦虑迷茫的情况。这是毕业生常见的心理现象,也称“毕业焦虑症”。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为了避免发生选择性错误,谨慎的毕业生们开始了对未来工作以及人生的各种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压力日趋加重。
毕业焦虑症不仅来自于毕业前对于找工作的艰难选择,更来自于学校的紧张气氛、家长的过度关心和同学之间的竞争,还有由于工作无着落而带来的彷徨和焦虑。
这个时期,很多毕业生会出现情绪波动、烦躁、紧张、多疑、困惑、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等,甚至还伴有多汗、头痛、心悸、尿频、拉肚子,严重的还有手指震颤难以书写,甚至昏厥等躯体症状。
而一般情况下,此时的患者意识不到自己处于病症中,如果家人或朋友不能及时发现,很可能耽误治疗。
02、遇事不决,竟是?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逛街时遇到一件中意的衣服,总是在不同的颜色中反复纠结;
经常出现吃饭选择困难症(去哪吃?吃什么?和谁吃?);
甚至一条朋友圈都在纠结发不发。
总是在两个事物之中,反复比较,小到中午吃饭去哪吃,大到毕业是要考研、出国还是工作都得苦思冥想一番,越想越迷茫。而选择越多,焦虑越多;选择越难以取舍,焦虑越深。
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段子。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选择焦虑症”。
在面对重大问题或者至关重要事物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总会犹豫不决,难以下最后的定论,在常态看来实属正常心理反应。
可是有这样一些人无论大事小情,关于他们来说作出任何选择都比“上刑”还痛苦,这样的现象就是常说的选择焦虑症。
选择焦虑症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在面临众多相似的选择时,因无法决定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心虚、头晕、坐立不安等感觉。
很多人在需要做选择的时候都受到这种困扰,感到惶恐不安。
03、焦虑在杀人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天早晨,死神正朝着—座城市走去。此时有个人遇到他,就问:“你要去做什么呀?”
死神说:“我要去带走个人。”
那个人说:“好可怕!我提醒一下大家!”于是他到处向别人散播死神的这一计划。
夜晚降临的时候,他又一次遇到了死神。
这个人问:“你说要带走的是人,可是为什么有0人死了?”
死神淡定地说,“我的确带走了个人,但焦虑带走了其他更多的人。”
在不良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焦虑就已经把人杀死了。
哈佛心理实验室曾经对人的焦虑进行过科学统计,研究发现:有40%的忧虑是源于对未来的担忧;30%的忧虑是源于过去的事情;有22%的忧虑是因为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4%的忧虑来自于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只有剩余的4%,来自于我们正在做着的事情。
其实,这些忧虑或忧愁,往往不会发生,那些负面想法,不过是我们大脑加工之后的结果。
普通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坐车沿途欣赏风景,但是在焦虑症患者看来可能坐车有车祸的风险,爬山有坠崖的危险,甚至还要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有跳下去的冲动。
看似很荒诞,但是却又能够反应焦虑症患者内心激烈的冲突,他们内心倍受煎熬,悲观却又求生欲强,但是又苦无出口,十分无奈,只好通过内心的挣扎,甚至是自虐来释放自己的心理能量。
严重的焦虑症患者,甚至会因忍受不了精神的折磨而走向自杀。
04、选择快乐还是焦虑
最近,一条因焦虑引起碱中毒的新闻冲上了微博热搜。
武汉的李先生两周前因意外摔伤骨折,花了很多钱,还影响劳作,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倍感压力。
8月13日,他突然狂躁、抽搐、出冷汗……分析显示,李先生是因为过度焦虑,连日叹气,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导致了呼吸性碱中毒。
图片
网络
这则案例被迅速传播,网友纷纷表示,以后自己再也不随便焦虑了。
其实,焦虑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让我们把时间穿越回千年以前。
唐代大诗人李白,虽然才情出众,但一生都想要从政的他,仕途却一路坎坷。
初期,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曾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中期,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晚期,在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磷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虽然一生仕途不顺,但李白并不因此焦虑沮丧,他坚信自己的才华会得到赏识。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让他写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绝句;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让他在事业失意的日子里,也能豪情万丈,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歌。
值得一提的,还有把日子过成诗的苏轼。
北宋大诗人苏轼,一生经历3次被贬,但他随遇而安,把被贬的日子过活成了独特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被贬黄州,没有俸禄,日子十分清苦。他学着种地,农耕,酿酒,自得其乐,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就是此时发明的。
第二次被贬惠州,地处岭南,气候温暖,一年到头甜瓜香果不断,他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第三次被贬儋州,在不折不扣的蛮荒之地,他孤身—人创办学堂,介绍学风,将荒蛮的小岛,改变了风貌。
虽然一生起起落落,但可贵的是,无论何时何地,苏轼都能随遇而安,保持快乐,活出了不焦虑的人生最好的姿态。
遇到令人失意的事情,不一定要选择伤春悲秋,焦虑万分。
遇到什么解决什么,保持快乐心态,才是远离焦虑的最好方式。
05、别焦虑,过你想要的人生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你赋予生活什么样的含义,生活就会给予你与之匹配的内容。
理想与现实,本是人生的一体两面。
如果向往理想,就义无反顾的去追寻。
如果安于现实,就踏踏实实的去生活。
愿你内心充盈、自信满满,不被无形的压力左右情绪,不被无用的焦虑拖垮生活。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你看呐,即使选择了六便士,月亮依然挂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