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感情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比如你很爱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并且坚信,只要足够努力,对方就一定会爱上自己;
再比如,失恋的时候,你痛苦万分,甚至不惜伤害自己来换取对方的回心转意;
又或者,你总是遇见渣男,他们欺骗你折磨你,你却总是很容易原谅对方。
如果你有这些情感状态中的任意一种,那必须要警惕了,因为你可能陷入了“执迷之爱”。
《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恋爱指南。这本书的作者是苏珊·福沃德,她是美国知名的资深心理治疗师,拥有20多年的情感咨询职业经验,帮助过无数痴男怨女修复了感情创伤,重获心灵自由。
相信,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也能尝试“正常地”去恋爱。一、怎样分辨自己是否处于执迷的感情状态?想要分辨自己是否处于“执迷”的感情状态,我们就需要了解,执迷者在一段感情中,通常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第一种执迷者,他们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生命支柱,并把自己的理想和需求强加给对方。
娜娜和阿飞是在咖啡厅里认识的,娜娜面容姣好,举止优雅,一下子就抓住了阿飞的心神。
他借机与娜娜攀谈,阿飞自信、幽默,对娜娜说的话也很感兴趣。娜娜当下认为,这个男人就是她的真命天子。随后,阿飞展开了对娜娜的追求,很快,他们就在一起了。一开始,两人如胶似漆,十分甜蜜,可没过多久,娜娜就开始表现出患得患失的一面。
比如阿飞和朋友聚会,娜娜总是会追问:“你和什么朋友聚会?有哪些人?有没有女人?”一开始阿飞还会耐心解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娜娜的行为逐渐升级,开始检查他的手机,甚至偷偷跟踪他。阿飞终于被娜娜的疑神疑鬼激怒了,提出了分手。
其实,我们在爱情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缺乏安全感的一面,担心恋人会离开我们。正常人在面对这种焦虑的时候是可以调节的,但执迷者却无法调节,他们随时都沉浸在这种可能被抛弃的恐慌中,期待着恋人能够无条件满足自己的要求,并且会反复确认对方的爱。而一旦遭到拒绝,他们就会深深受伤,甚至觉得自己变成一个残缺的、不完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分手简直就是世界末日。第二种执迷者,他们会用自残的方式向对方实施情感绑架。我们在遭受情感挫折的时候,总会想要做些什么来减轻痛苦。比如,痛哭一场,和朋友喝酒抱怨,但哭过以后,还是会重新振作起来面对人生。但对于执迷者来说,他们不接受分手的事实,会用尽方法挽回对方,很少考虑对方的感受。包括不断给对方发短信,或者送礼物给对方,还有的人会蹲守在对方家门口,只为等待对方回来见上一面。当这些举动都无法挽回恋人时,他们甚至会用自残、自杀等方式,引起对方的不安和罪恶感,迫使对方回到自己身边,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绑架。当年,香港名模伍智恒离婚后一直走不出来,还患上严重的焦虑症和厌食症。随后,她经常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悲惨现状,还表示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被前夫抛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伍智恒想要唤起前夫的不安和愧疚,让他回到自己身边,可惜这一切都是徒劳,前夫早已另娶,并且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伍智恒,却始终沉溺在过去的伤痛中走不出来。
除了想要挽回对方外,有的执迷者还很迷恋反复品尝痛苦的感觉,刻意让自己沉溺在过去,不走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会给执迷者一种依旧停留在爱情中的错觉,会给他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可是,这种行为只会加剧自身的挫败感和屈辱感,并不能换来真正的爱。第三种执迷者,他们的思维非常极端,得不到的就想毁掉。
在经历了被拒绝、恼羞成怒之后,许多执迷者都会幻想复仇。有些人的复仇仅仅停留在幻想阶段,而年6月份被爆出的山东女研究生因拒绝同事追求遭到当众砍杀的新闻,就是执迷者将复仇幻想付诸实践的典型案例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从进入单位开始,这位研究生毕业的优秀女孩周某便吸引了同事刘某的注意。刘某表白不成,就对周某展开了一系列骚扰。3月5日,刘某持刀将她从单位宿舍带走并强行拘禁,惊动了警察。事后,周某的家人到警察局备了案,就再未追究。
公司给周某放了两个月的假在家休养。一个月后,单位领导通知她可以回来上班,没想到第二天,刘某就当着两个同事的面将她杀害了。
当然,这类事件比较极端。但是如果我们对于一段失去的恋情,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甚至开始思考复仇,就一定要高度警惕。执迷者的复仇行为,不仅伤害了别人,也将自己囚禁在痛苦的牢笼中,永远无法获得解脱。第四种执迷者,很享受当救世主的感觉,表现为“对方越坏我越爱”。他们觉得,无论对方多么无药可救,都可以在自己的帮助下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吴倩芸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高层,35岁的她虽然事业有成,但却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直到她遇见小她8岁的张昊。
张昊是公司新来的实习生,长得英俊帅气,对吴倩芸展开了猛烈的追求攻势。这让吴倩芸倍感欣喜,一时间意乱情迷,没过多久两人就同居了。
可是没过多久,张昊就开始提出各种请求,要么是招待客户需要钱,要么是老家父母重病需要钱,要么就是想要投资需要钱。
每当吴倩芸感到压力和疲倦想要拒绝,张昊就会摆出一副“我在这个城市无依无靠,连你都不帮助我”可怜模样,让她一次又一次地跨越自己的底线,甚至刷爆信用卡为张浩买单,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像吴倩芸这类执迷者被同情心和所谓的善良所囚禁,不断付出自己的金钱、精力、关爱和温柔,无论对方是酒鬼、瘾君子,还是寄生虫,他们都无法狠下心来离开对方,最后一点一点地被恋人的需求榨干。这四种执迷者的表现,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呢?如果有,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吗?
二、陷入执迷状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与我们童年的经历和伤害有很大关系。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依恋”,这个词指的是婴儿和养育者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
婴儿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非常弱小的,吃喝拉撒都要依靠父母的帮助。当婴儿饿了、冷了、不舒服了,他们就会生气或是难过。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比如将他们抱在怀里,或是提供奶水,小婴儿就会感受到强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因此对父母产生浓烈的依恋之情。也就是说,依恋,让我们感觉自己和父母是融为一体的。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与父母不断分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走向独立,也逐渐学会应对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比如,当妈妈外出工作时,我们需要她,她却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就会觉得害怕和伤心,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尽可能地给予我们尊重、爱、鼓励以及保护,来回应我们的依恋需求,我们就能够逐渐建立起对自己以及他人的信任,从容度过这场令人恐慌的分离。但如果父母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应对我们的需求,比如吓唬我们、忽略我们甚至虐待我们,那么正常的分离过程就被打乱了。
要知道,父母让孩子做好了准备再分离,孩子内心会相对更安全。但如果分离过程太突然,孩子就会拼命想要找回依恋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健康的执迷。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解读大量的心理治疗案例,证实了不幸的童年常常是产生执迷行为的根源。
其实,我们执迷于一段感情,本质上是为了修复童年的遗憾。我们将恋人当做了父母的替身,还在延续童年时绝望的抗争。
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亲密的共生感觉,其实和爱情的亲密感觉很像。长大后遇到爱情,我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企图通过爱情,找回安全感。而在童年遭受拒绝越多的人,成年后对爱情的执迷也就越强烈。
可是,爱情本身并不能为我们带来真实的安全感,只有自己内心更强大、更多地爱自己,才能让我们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三、如何走出不良的“执迷”感情状态,拥有更健康的亲密关系?作者说,执迷是可以被治愈的,只要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我们就能够摆脱痛苦。想要纠正不健康的感情状态,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我们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下定改变的决心。一直以来,执迷者都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恋人的身上,如果对方对我们展开双臂,我们就会无比幸福;而如果对方拒绝我们,我们就痛苦到不能正常生活。
可是,爱情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有权利活出自我,有权利得到真正的幸福。
我们努力练习,不是为了让恋人能够回到我们身边,而是平静下来,用全新的态度和方式迎接新的生活。只有下定改变的决心,我们才有采取行动的力量。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积极行动,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执迷划清界限。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那就是通过写“执迷日记”的办法,正确分辨自己的感情,并且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行为。
日记的形式很简单,没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你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短小精悍,重要的是要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你可能会问,想法和感受,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只是我们时常会误以为“想法”就是“感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其中的重要区别,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执迷者一直在期待恋人能够拜访自己。当她坐在家中百无聊赖,逐渐焦虑时,门铃响了,她急忙跑去开门,结果门口的是快递员,她非常生气地冲着快递员大吼大叫,猛地关上了门。
在这个场景当中,当门铃响起来的时候,执迷者的想法是:门外的可能是恋人,她的感受是:激动、期待、迫切;她的行为是冲过去开门;当她发现门口站着的是快递员时,她的感受瞬间变化为:失望、愤怒,因此做出了对快递员大吼大叫并且摔门的行为。
所以你看,想法并不等于感受,而是促使我们产生某种感受的理由。
根据自己对想法、感受的分析,就可以逐渐分辨出,自己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理清思路,更好地区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呢?我们可以在日记中问自己六个问题:
第一,是什么触发了我的想法呢?第二,我具体想了什么呢?第三,我当时有什么感受?第四,我当时想做什么?第五,我做了什么?第六,结果如何?
比如,在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场景中,我们就可以这样记录:
第一,是什么触发了我的想法呢?门铃响了。第二,我具体想了什么呢?可能恋人来找我了。第三,我当时有什么感受?我感到期待、迫切和激动。第四,我当时想做什么?我想立刻把门打开。第五,我做了什么?我冲过去打开了门。第六,结果怎么样?门口站的是快递员,我冲着他大吼大叫了一通。
当我们坚持为自己书写执迷日记,就会开始清晰觉察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接下来,就可以尝试改变了。这就引出了我们第三个方面的练习,也就是关闭“执迷系统”。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执迷的系统包含三个因素:执迷的想法、执迷的感受以及执迷的行为,也就是上个步骤中,我们写日记记下的三个因素。
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互相维持,作者说,只要我们能够让其中一个因素停止,就能够让其他因素也一起停下来。
那么,先停止哪个因素最容易呢?对此,作者建议先从执迷的行为入手。因为行为是外在的、具体的、明显的,是执迷系统三个因素中最容易识别的一个。而且与想法相比,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想法,但是却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自我限制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借助日记上“我做了什么”那一栏的记录,我们就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然后尝试不去做它们。
比如,我们会在不经过对方允许的情况下登门拜访;会不停地给对方发短信;还会给对方送礼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针对这些行为给自己施加禁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许未经过对方允许登门拜访;不许给对方发短信;不许给对方送礼物。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改变行为,作者还介绍了四个小技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一个技巧是,给感情放个假。这个技巧要求我们尝试两周的时间,断绝和恋人的一切联系。假如执迷者还处于一段恋情之中,这两周的分离会相当困难。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这段关系连分离两周的考验都承受不住,那么迟早是要分手的。这样的话,就更需要提前体验,为痛苦做好准备。
而如果恋人早已离开,给自己的感情放个假,正好可以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并学习一些脱离执迷的方法,以一种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第二个技巧是,借助亲人或朋友的帮助。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娜娜吗?分手以后,娜娜非常痛苦,时常想要追到阿飞的家里,请求对方回心转意。幸好这一切只是娜娜的设想而已,她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好的闺蜜。每次她想起阿飞时,她就会给闺蜜打电话,而闺蜜则会立刻来到她家里,陪着她看看电影,吃吃东西,聊聊天。
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放下了对阿飞的执着。虽然依旧难过,但是却不会发疯一般地想要联系对方。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值得信任的好友或亲人,请不要羞于向他们请求帮助。请他们在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监督你,在你痛苦难耐的时候陪伴你,找到情感的寄托,你会更容易走出执迷。第三个技巧是,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遇见恋人之前,你有什么样的爱好?瑜伽课、读书会、或者是志愿者活动?试着把它们重新找回来。
这些爱好不是暂时的,不要觉得自己是为了不去见恋人才做这些事打发时间的,要保持对它们的喜爱和热情。
因为无论你是在恋爱中还是单身,外出活动和社交都是维持健康情感的要素之一。它们可以让你暂时转移注意力,将自己的情感需求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之上,也能够帮助你成长。第四个技巧是,给自己设置放纵时限。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技巧,它允许我们在每一天的一个特殊时段里,让执迷的情感放纵一会儿。
作者建议执迷者把这个时间放在睡前,我们可以准备好一个闹钟,或者计时器,来计算放纵的时间。一开始,时间可以长一点,比如一小时或者半小时,逐渐减少这个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尽情思念对方,幻想对方重新回到自己身边,想怎么想就怎么想。但是,当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我们就要对脑子里的执迷情感下“逐客令”。比如,你可以说:好啦,时间到啦,你快走吧!我不会再纵容你啦,如果你还想回来,那就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