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万众期盼的解封终于来临,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每个人的考验。当身边的亲友不断出现阳之后,当上班的同事陆续阳之后,当朋友圈不断晒出阳的消息之后,似乎每个人都开始不淡定了。
我会不会阳,我什么时候阳?专家说,每个人适当地备点药品,有的人囤积了许多药品。又有人说,柠檬水可以退烧,有的人准备了成箱的柠檬。还有人说,红糖姜水防治新冠,超市的红糖和姜也脱销了。
还有网上新闻说,有的人阳了,同时吃7种药,结果医院。还有的人,时刻焦虑恐慌,觉得身子发冷就赶紧测体温,一咳嗽就赶紧测抗原,生生把自己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焦虑恐慌之中。
比起阳了,你内心的焦虑和恐慌更加可怕!
据专家预测,疫情放开后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面对这种“迟早都要阳”的局面,很多人产生迷茫、恐慌、焦虑的心理。
虽然有专家已经发声,病毒的毒性已减弱,得重症的比例已经大大降低。但仍有不少人过度焦虑:担心自己感染,担心家人孩子感染,担心阳了会不会太痛苦,担心会不会反复阳,担心万分之一的后遗症被自己赶上了怎么办?更有甚者,明明没感染,但过分焦虑的情绪,让身体产生类似疼痛的症状,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生活。
面对焦虑和恐惧,怎么调理?
面对焦虑和恐慌,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学会从源头上克服焦虑心理,更加积极地战胜疫情,让生活回归轻松自在。
1.多做正向思考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只要正气在,人就会很有精神。比如大家早晨起来说好累,就真的很累。早晨起来说精神奋发,就很有精神。当你一打开窗户,怎么搞的,又没有太阳,就会觉得很不愉快了。当你一打开窗户,今天阴天,没太阳,真是凉快,你就会觉得很开心。
其实,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快乐与否,都是自己的选择。你选择焦虑,就天天感觉到压力很大。你选择害怕,就天天感觉到不安全。当心情改变的时候,人的整个情绪就会跟着改变。
2.积极面对不确定性
前面讲了,焦虑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我们接着来分析,为什么你会选择焦虑?因为你害怕未来的不确定,害怕太多不确定你把握不了,因而产生很多焦虑不安的情绪。
其实,人这一生,所能控制的事情实在不多,小事情可以控制,大事情怎么控制?比如夏天下冰雹,你可以控制吗?飞来横祸,你躲得掉吗?未来是会变化的,跟变化的东西较什么劲?未来是不可控制的,还能强求什么?
当然,人会害怕,这很正常,为生命害怕、为安全害怕这是很正常的,只要不过分,你就不至于焦虑。
3.平常心看待得失
患得患失,也是容易让人焦虑的原因之一。我们一般人很喜欢患得患失,得到了就很高兴,失去了就很悲伤,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凡事要尽力而为,但是不要强求。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少很多烦恼和焦虑。
世事难料,人生不可预测的事情太多了,突发意外更是常事,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去改变外面。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唯有调整好自己,才能淡定从容。
如果持续焦虑、恐慌,怎么办?
焦虑本身是一种情绪反应,表现为面对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情绪体验,往往与恐惧相关联,可互相影响,属于人类防御性的心理机制之一。
医院精神科的专家说:
面对新冠疫情出现的焦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就医特殊处理的,因为当危险因素消失,焦虑的情绪可自行缓解。如果过度的焦虑症状,持续存在,影响了生活,则构成了病理性焦虑,也就是焦虑症。
焦虑症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
1.与处境不相符的痛苦情绪体验:患者内心体验为过分担心、焦躁不安、紧张慌乱、害怕或恐惧,反复呈现不祥的预感;往往别人安慰无效;外在表现可为言语急切、心神不宁,易发脾气,常对事情失去耐心。
2.精神运动性不安:多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搓手顿足、无法静坐,常眉头紧锁或不自主来回踱步等;表情紧张,甚至奔跑呼叫等。
3.躯体性焦虑:可表现为多样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例如心血管(心悸、面色苍白或潮红等)、肌肉组织(震颤、麻痹、运动不安等);呼吸道(气短、过度通气等)、胃肠道(呕吐、腹泻、吞咽空气并打嗝等)、植物神经系统(出汗、尿频)、中枢神经系统(头昏、眼花、头痛、失眠等)。
焦虑症怎么治疗
焦虑症作为发病率较高、社会负担较大的常见精神障碍,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类型不同、病史特征不同,来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适合轻-中度焦虑症患者,常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应在明确诊断、充分评估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必要性的情况下,选择对就诊者来说最适合的药物,且剂量和使用频次均需要专业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展个体化治疗。
而对于中-重度焦虑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或单一治疗不佳等情况时,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无疑是更优质的选择。
大部分焦虑都可以通过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当焦虑症状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功能,并导致异常行为时,医院进行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