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心理防卫机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一、反向形成
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在心中讨厌或憎恨一个人,但在表面上却又对此人十分热情和关心。有时心里喜欢一个人,表面上却异常冷淡。无意识的冲动在意识层面上往相反方向发展,人的外表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内心的动机欲望完全相反,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向形成或反向作用、反向行为,也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来,因此就会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再以相反的表现在外显行为上,这就是反向作用。换句话来说,使用反向形成的个体,他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正好是成反比的。在性质上来说,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例如,一位继母根本不喜欢丈夫前妻所生的儿子,但又害怕遭人非议,所以就会以过分溺爱、放纵方式来表示自己很爱他。又如,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诫吃糖会蛀牙且不为妈妈所喜欢的女孩,每次与妈妈逛超市,总指着糖果对妈妈说:“小孩是不可以吃糖的,吃糖会蛀牙,妈妈不喜欢总吃糖的孩子。”再如,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里没有他》,这首歌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强调“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点“反向”防御机制的话,你就该了解他的心里到底有没有“他”了。
通常使用反向形成防御机制的人,本身对于自己在使用此机制的时候是一无所知的,而非“口蜜腹剑”、“口是心非”刻意而为。
如,一个2岁的小男孩,他的母亲又生了一个小妹妹。母亲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妹妹身上。这个男孩内心感受到自从小妹妹出生以后,母亲就不爱自己了,内心充满了对妹妹的恨。他不愿意妹妹的出生,不愿意妹妹与他争夺母爱,甚至他产生了对妹妹的敌意行为,用手打小妹妹。母亲看见后,非常生气。他害怕妈妈不喜欢自己,只好采用防御措施来抵御这种敌意的冲动,一方面,他将对妹妹的恨压抑下去。另一方面,为了寻求母亲的爱而反向形成表现出对妹妹的爱。
男孩之所以压抑其敌意情绪是因为母亲对他说:“如果你欺负小妹妹,我就不喜欢你了”。小男孩也回答到:“我不欺负小妹妹,妈妈要爱我啊”来寻求对母亲的爱。男孩动用了内部的防御机制而发生了情感的转移,即把原来恨的对象转而违心地说成是爱的对象。
反向形成,如使用恰当,可以帮助人在生活上的适应度。但如过度使用,不断压抑自己心中的欲望或动机,且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轻者不敢面对自己,活得很辛苦、很孤独,形成严重心理困扰。在很多精神疾病患者身上,常可见此种防御机制被过度使用。
二、潜抑
潜抑在精神分析里被描述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把意识中对立的或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遭受内心的痛苦。
如“俄狄浦斯情结”、偷窥冲动等与意识层面(包括社会道德等约束和信条)决然冲突的心理动机,还有那些不被意识接受无法进入意识层面的活动,但他们仍然在潜意识层面有力地活跃着,只不过是已经不能被意识觉察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会触发我们的一些感受,通常我们会作出自然与直接的表达。但在特别的情况下,我们的反应会不寻常,基于各种原因,很可能无意识地已将真正的感受作了潜抑。如,王校长是个汽车爱好者,惜车如命,太太常常取笑他简直将自己的汽车当作了儿子。一天早上,当他在赶往教育局参加会议时,不幸发生了交通意外,他的车子被尾随的大货车碰撞了一下。当时王校长只是下车随便看了看被撞毁的车尾部分,然后便冷静地匆忙与对方交换了通讯方式,再记下对方的车牌后,就马上开车驶往教育局,同时,再集中精神构思在会上个人要作的重要报告。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撞车时是八点三十二分,二十八分钟后会议就要开始,还有重要的事情也急待决定,王校长一反常态的表现,只是因为他采用了潜抑的防御机制。
潜抑指的是潜意识地有目的的遗忘或不愿承认或知晓内在的冲突、对选择性感觉器官的感受或对外部事件的知情,承认这些一般就意味着屈从于因本能需要而带来的诱惑或惩罚。将这些意识层面的感受作有目的性地排除,显然是为着隐藏真实的情感及这些情感被意识到后可能带来的痛苦。尽管潜抑不为意识所察觉,但在潜意识里情感仍被保留了下来。潜抑为“癔症”的主要防御机制。
如,容易忘记名字或健忘的倾向。通过分析发现,在这遗忘名字或健忘倾向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被压抑的与之相对抗的动机,通常与一些客观的本能需求相关。在有着遗忘倾向的情况中,潜抑虽然一直处于潜意识下,在主观的情感上则直接被体验为似乎应该知道要忘记的是什么,甚至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回忆起来。遗忘常与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行为相伴随出现,这提示潜抑并不是真的遗忘了,在有时能够回忆起来的材料中,相互关联的部分、其显著性及情感成分被做了潜抑性的处理。
潜抑是不能被意识察觉到的,压抑能被意识察觉到并且困扰意识,是人用来控制某些欲望的。过度的压抑会导致神经症或者性格畸形。
三、否认
否认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认”与“压抑”极为相似。但“否认”不是有目的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逼迫在眼前,无法应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都是一种否认的表现。又如,女儿与男友交往了三年,在订婚的前夕,忽然男友变心了,母亲知道女儿十分爱男友,担心她想不开,就好言安慰她,哪知女儿却说:“其实不订婚也好,我一直也在担心结婚后如何才能把家庭与事业两者兼顾起来……。”女儿用的就是“否认”的防御机制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经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用“否认”来逃避巨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等也是否认作用的表现。
心理学家Lazarus在对即将动手术的病人所作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否认并坚持一些错觉的人,会比那些坚持知道手术一切实情,精确估算愈后情形的人恢复的要好。因此,Lazarus认为“否认”(拒绝面对现实)和错觉(对现象有错误的信念)对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健康的。Lazarus同时也指出,否认与错觉并不是适用于每一种情况(如,有些女性朋友拒绝承认她们的乳房有硬块,可能是癌症的预兆而耽误了医治)。不过在无能为力的情况时,否认与错觉仍不失为有效的适应方式。
对于原始的防御机制,处理起来要比较谨慎,因为这是当事人真的是受不了了,才使用的。所以说,在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康的防御机制前,不要轻易地揭开它的面纱。如果说否认和哪个成语比较接近呢?那就是“掩耳盗铃”这个词。他以为自己否认了听到的声音,别人也会同样否认了这个声音。这种做法显得就有些愚蠢,是典型的儿童心理机制。
健康的成年人也有可能使用原始的防御机制。医院里检查,医生跟他说你得了什么重症,他的第一反应多半就是不可能,是不是搞错了。
女儿在很小的时候把我的茶杯打破了,她用小手把破碎的茶杯拼凑了起来,还问,爸爸怎么茶杯没坏?如果我没学过精神分析,还认为她在骗我,其实她是在骗她自己,她需要这样的过渡,然后精神上才受得了。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制造撒谎的孩子,如果你过于严厉指责她的话,以后她就会和你合作撒谎,孩子撒谎是和父母亲有关系的,也就是说父母亲制造了一个孩子必须撒谎的环境,就导致了孩子说谎现象的发生。
四、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是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这个防御机制有很著名的两个案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丑化失败的动机;一个是甜柠檬心理——美化被满足的动机。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所受到的伤害。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失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用这种方法以减轻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有句话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就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更何况在找寻合理的理由时,也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个体经常使用合理化的防御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最常用的“合理化”可分为以下二种方式:
1、酸葡萄心理
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获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称为酸葡萄心理。
这个心理现象来自于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中,看到架上长满了成熟的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好几次都摘不到,而无法吃到葡萄,它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一个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喜欢体育;一位容貌平平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是祸水”;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说“这种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
2、甜柠檬心理
与酸葡萄心理相反,另一种心理现象是甜柠檬心理。这个心理机制是指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择。
上面伊索寓言里所说的那只狐狸,后来走到柠檬树旁,因肚子饿了,就想摘柠檬填饱肚子,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其实柠檬味道是酸涩的。
引申到我们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时我们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如,娶了个姿色平平的妻子,就说她有内在美;嫁给一位木呐寡言的丈夫,就说他忠厚老实;孩子天资平庸,就说他“傻人有傻福”。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时适当地运用,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如果过分使用这种方法,会妨碍我们去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
五、抵消
抵消作用又称为解脱,是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保持心理平衡。
平时人们往往使用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其负罪感、内疚感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我们无意中做出了对别人不利或不礼貌的举动,马上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使心理上得到安慰,抵消对不起他人的举动;一位已婚男子在歌舞厅玩得很晚才回家,他可能会给妻子带回一件精美的小礼物或回家后一反常态而表现的很温顺,以此来抵消他的愧疚和不安。
又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又如,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需求来消除心中的愧疚感,并且用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顾及孩子的。
再如,妈妈照顾孩子,不小心让孩子碰到了门框上或是撞到了桌子角上而哭起来,做妈妈的常常会用自己的手或者是牵着孩子的手打门、打桌子的方式来哄孩子。其实并不是做大人的相信门或桌子真会撞人,或者是打门或打桌子就能帮孩子出了气。只不过是因为内心不安,觉得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所以总得做出一些事情来象征一下“我也尽了力”,以抵消其内疚。
临床上有关抵消作用的实例也很常见。有一位反复洗手、洗衣服的有强迫行为的来访者,女性,18岁。经心理咨询后发现,在她10岁时,有一天清晨她和父亲一起在楼下打羽毛球,父女俩打得非常愉快,快要结束时,羽毛球掉在了一堆大便附近,当时她非常恶心,自认倒霉,匆匆结束了与父亲的晨练回到了家。以后她再也不打羽毛球了,改为清晨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发病前2天,父亲提出与她一起打羽毛球,她愉快地接受了,但却逐渐出现了上述强迫症状。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她是想用洗手、洗衣服等象征性的动作,来抵消她10岁时的不愉快经历。当然,该案例还可能存在更深一层次的心理诱因,在此就不做详述了。
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假如我们用象征性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件,心理上的不舒服感就会有所减轻。
六、补偿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标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这就称之为补偿的防御机制。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和积极性的补偿。
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所使用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至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酒精中而无法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学生,参加不良帮派组织以取得帮派成员的接纳;一个得不到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