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能做什么
TUhjnbcbe - 2023/10/16 21:28:00

什么是心理学?

在我没有学心理学之前,我心中认为

心理学就是研究每个人心里怎么想的一门学问,就是专门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一门学科。那么,现在大家是不是也有和我当初一样的看法呢?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刚才那两种观点是否正确。

(1)心理学就是看透别人想什么的学问。

(2)心理学就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

(3)学心理学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4)心理学是灵丹妙药。

(5)心理学是骗人的。

心理学是看透别人想什么的学问,这句话对,但也不完全对!说它对,是因为心理学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过人的行为来猜测人的心理。比如说,一群人在一个屋子里开会,有一个人他的脚尖指向门口的方向,那么大家想一下,他的这个动作表明他什么样的心理呢?其实,这个动作就表明他不想待在这个屋子里继续开会了,想离开这个会场。

再比如,在大学教室里上课时,一般没有固定的位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坐在哪里,那么大家想一下,喜欢挑选前排座位的人他们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喜欢挑选后排座位的人他们又是一种什么心态呢?一般来讲,喜欢挑选前排座位的人可能是比较自信的人,他们可以很自如地把自己暴露在老师前面;而喜欢挑选后排座位的人可能不太自信的人,一般不太自信的人在别人的注视下就会感到有点紧张,所以他们选择坐在后排座位时,就能远离别人的视线,这样也就让自己感觉比较轻松。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通过行为来猜测别人的心理,它的准确性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而且,在心理学领域,甚至在整个科学领域,没有什么规律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比如,大家现在学习的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牛顿力学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超越了这个适用范围,牛顿力学就不能进行解释了。再比如,在医学领域也是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就算是死亡率再高的绝症,都可能出现幸存的奇迹;就算成功率再高的手术,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任何一种药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有效,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也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在《百家讲坛》的一个系列节目《易经的奥秘》里,曾仕强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真实故事,他有一个好朋友在美国已经读到了数学专业的博士,但是就在他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个老师问了他这样一道题,1+1等于几,他这个朋友就想,我现在都已经读到博士了,

老师绝对不会问我小学生都会的问题,于是,他就在黑板上写了满满一黑板的数学公式,最后推导出来1+1是不等于2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老师却对他说,1+1就是等于2嘛,这个问题连小孩子都知道,你的答辩没通过!就这样,因为1+1等于几这个问题,曾仕强教授的这个朋友在苦读了这么多年书以后没有得到博士学位,那么,大家想一下,这个人应该怎么回答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呢?!曾仕强教授说,如果换成他参加这个博士论文答辩,遇到有老师问他1+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他就会回答,在大部分情况下1+1等于2,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1+1不等于2,如果你让我证明1+1等于2,我可以证明给你看,如果你让我证明1+1不等于2,我也可以证明给你看,这样回答,这个老师还能有什么话说,这个博士学位他能不给嘛!

所以,大家千万别把什么规律、格言当成金科玉律,任何规律、格言都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离开了这个范围,都不保证它还会百分之百的适用!举例来说,就算是太阳过去和现在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我们也不能在未来确保太阳都会百分之百的从东方升起。在心理学领域也是一样,任何一项研究也都有它的适用范围,比如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那个把脚尖指向门口的人,我们只可以说他很有可能是心里不想不开会,想走出去,但是也不排除他只是偶然地随意把脚尖指向门口,根本没有任何心理学意义,他心里也没有想过不想开会。

再比如说大学教室里座位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说坐在前排座位的人就一定是自信的人,坐在后排座位的人就一定是不太自信的人,或许今天他只是迟到了,才被迫坐在后面的,又或许他只是因为想跟朋友坐在一起才坐在后面的,其实在内心深处是想坐在前面的,也有可能他是因为很少有同学坐在前排,他虽然想坐在前面,但是出于从众心理才坐在后面的。

那么,说这句话不完全对,是因为一般来讲,心理学在通过外部行为来探索别人心态时,它所探索的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一个人被压抑的、自己也不清楚的潜意识里的情绪、欲望等等,而不是探索一个具体在想什么事,因为他具体想什么事对于解决心理问题不是太重要。

比如说,一个人有了心理困扰了,来找心理医生解决,心理医生可以不用它开口说话就把他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事情都说出来了,但是这个事情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因为不用心理医生说,这个人自己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事情,说完这些连求助者自己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事对解决他的心理问题有什么帮助呢,他之所以有心理问题,就是因为在他心理有一些他所不知道的因素在困扰着他,心理医生的责任是把他所不知道的东西找出来,然后才能去解决他的问题。

我一个亲戚,有一次跟我说,你一定要多跟人打交道,多了解别人的心理在想什么,就像中医把脉一样,病人来了,不用说话,一把脉就把有什么病一一说出来了,以后你能把心理学学成这样就行了,别人往你面前一站,不用他说话,你就能把他心理想什么一一说出来,那你就厉害了。我回答她说,这一点我可做不到,要做到就成算命的了,那就不是心理学了。

说心理学就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治疗心理疾病的确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但它并不是心理学的全部!心理学包含的领域很广,它有三个主要的分支: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好像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中对基本公式的研究一样;发展心理学主要是对人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包括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成年心理、老年心理等等;应用心理学则是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医疗保健、体育运动、司法、文学等各个领域。

我本科是学习中文的,记得有一次一个中文教授在一次课上讲授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戏剧作品,当时这节课对我影响很大,我第一次感觉到心理学原来是那么深奥、那么神秘!下面,我就把这个故事给同学们讲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心理学在文学领域的应用。

这个戏剧名叫《俄狄浦斯王》,它是古希腊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俄狄浦斯本是忒拜国的王子,但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忒拜国的国王就受到神谕的启示,说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杀父娶母。国王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就叫仆人把这个儿子扔到野外等死。但是,这个仆人最后心生怜悯,不但没把他扔在野外,反而把他转送给邻国科林斯国的国王,这个国王把俄狄浦斯当亲生儿子一样养大。俄狄浦斯长大以后,神谕又启示他,说他命中注定一定会杀父娶母。

神谕就是古代的人向神灵请示之后,神灵所给予的启示。其实也就是占卜,比如中国古代的扶乩。扶乩要准备带有细沙的木盘,没有细沙,可用灰土代替。扶乩时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某神灵附降在身。所写文字,由旁边的人记录下来,据说这就是神灵的指示。

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自己的悲剧命运,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接着,俄狄浦斯就到处流浪,当他流浪到忒拜国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个老头因为争抢道路而发生冲突,还失手打死了他,其实这个老头就是他的亲生父亲,也就是忒拜国的国王。当时,忒拜国正被一个狮身人面的野兽斯芬克斯所迫害,这个怪兽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问他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早上的时候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的时候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的时候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谁无法解答这个谜题,它就会便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摆脱困境,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怪兽斯芬克斯口中拯救这个国家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为妻。

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救了忒拜国,他解开了怪兽斯芬克斯的谜题,谜底就是“人”。因此,俄狄浦斯继承了忒拜国的王位,并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还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接着,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忒拜国不断有灾祸与瘟疫,俄狄浦斯向神请示,想要知道为什么会天降灾祸。结果神谕告诉他,他已经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还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俄狄浦斯这才知道他在路上打死的那个老头就是忒拜国的前国王,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自己现在的妻子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终究他还是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预言。最后,这个戏剧的结局是震惊不已的王后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

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戏剧,可以说它展示了典型的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俄狄浦斯王明知不可违而违的精神,不屈服于命运的个人自主的精神正是正是当时雅典奴隶社会里民主派先进思想的反映。作者写这个戏剧的原因也是想鼓励当时的人学习主人公跟命运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勇敢地为自己的命运而斗争!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个戏剧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并不是俄狄浦斯的命运决定他必须杀父娶母,而是在他的潜意识里就存在着杀父娶母的念头,是他潜意识里杀父娶母的念头决定了他做出了杀母娶母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就把儿子亲母反父,想把父亲置诸一边,取代他的位置来获得母亲的爱的这种潜意识的愿望,称为恋母情结。所以,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俄狄浦斯的行为的话,他的行为就不是在和命运搏斗,而是代表了人类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本能冲动——恋母情结!因此,恋母情结还有一个常用的名字,就是叫俄狄浦斯情结。

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下,有恋母情结并不是就代表会有杀父这种恐怖的念头,有娶母这种乱伦的行为,其实俄狄浦斯的行为只是恋母情结的夸张的戏剧化的表现手法。现实生活中男孩子长大以后仍然和母亲关系很亲密,对父亲比较敌视,总想和父亲争夺母亲的爱的这种倾向就可以称之为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其实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的一个正常的情感现象。最早发生在儿童3岁到6岁的时候,这段时期男孩子会在感情上出现更加依恋母亲的现象,一般来说,只要在家庭中夫妻的感情超过母子的感情,母亲适当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父亲又能和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情感,使男孩子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就可以使孩子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

如果男孩子不能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会有什么影响呢?一般来讲,有恋母情结的男孩子长大以后会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密,这样往往就导致和妻子的疏远。如果母亲对儿子的生活干预过多,还会产生婆媳矛盾,这时有恋母情结的男人要么就会完全站在母亲的一边,导致夫妻关系的恶化;要么就会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家中战火硝烟。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我就知道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在读研期间我的同寝同学,她的家庭状况就是这样的,她的爷爷不太顾家,也不照顾孩子,她奶奶几乎是独自把她爸爸带大的,等她爸爸结婚后,她奶奶就整天和她妈妈打架,水火不容,最后,她爸爸因为不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而上吊自杀。

其实,恋母情结人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它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了解它,把它的程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克服它的危害,那么一个人是不是有恋母情结并不是一个问题。

不过,关于如果克服恋母情绪的危害,如何化解婆媳矛盾方法,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因为各位同位暂时还用不到,如果有兴趣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私下里找我探讨一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的第三个误区!

这句话虽然对学心理学的人带有歧视的味道,不过不得不承认它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学心理学的人的确有不少曾经是心理出现过严重问题的人。不过,也正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十分痛苦、急需解决,才使得他们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不少心理学界的大师都是在探索如何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创立了一个新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成为了心理学界的泰山北斗。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对他们来讲并不是障碍,反而很可能成为前进的动力和长成的资源。

比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依德,咱们前面提到的恋母情结就是他提出来的,他之所以能提出恋母情绪这个理论,就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有恋母情结的人。弗洛依德自己描述他在幼年时曾出现过典型的亲母反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他在分析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才提出了这个理论。除此之外,弗洛依德治疗的病人主要是神经症患者,而他自身就曾患有很严重的神经症,他就是在解读他自己,理解并治疗自身的神经症的基础上,使他对神经症的分析和治疗都更上一层楼。(心理学的流派的虽然很多,但是占主流的是有三大流派,第一大流派就是精神分析。)

心理学的第二大流派叫行为主义,他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曾经患过严重的抑郁症,两次想要自杀。心理学的第三大流派是人本主义,它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孤僻,几乎不与家庭以外的人交往,在上大学之前一个朋友也没有,用现在的专业名词来讲就是“社会交往障碍”,但是,后来他在治疗自己的基础上成为了人际交往的专家和大师,他后来自己回忆说:“回首往事,我认识到,自己对交谈和治疗的兴趣的确部分地来自我早期的孤独。”

除了这些心理学大师之外,我接触过的学习心理学的人曾经患过心理问题的也不在少数。我们心理专业的同学大家在一起聊天时,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有的小时候曾经被父亲暴打,留下过严重的心理创作,现在还在做心理辅导;有的因为家人脾气暴躁,自己现在也无法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有的患过焦虑症;有的患过社交恐怖症等等。而据我的一些老师讲,在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的社会人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学习心理学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婚姻正面临危机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是来学心理学,还有的是单身妈妈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也来学心理学。

记得有个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是为了治疗她弟弟的同性恋才来学心理咨询师的,但是最终也没有办法把她弟弟治好,最后她弟弟还是受不了内心的痛苦,自杀了。(同性恋在以前的心理学界被定义是心理疾病,但是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心理学界已经不再认为它是病态心理,而是把它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它的存在是人类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人群中绝大部分人都是需要智力正常的,但总会有一小部分人是智力超常和弱智。同理,人群中绝大部分人肯定是异性恋,但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不管到了什么年代,同性恋在人群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人群中总会有一小部分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所以,以后大家如果遇到同性恋的人千万不要歧视人家,人家的心理是绝对正常的。只是这样的人迫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压力内心冲突会很严重,心理会很痛苦!)

由此可见,学心理学的人心理存在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不仅是学心理学的人,其实只要是人就不可能说他这一辈子心理从来都没出现过问题,所以,心理有问题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是像生理上得病一样,是人人都在所难免,人人都在经历的一个正常的事!不同的是,有的人心理素质好,可以自己通过努力调适过来,有的人讳疾忌医,一辈子带着这个心理问题也糊里糊涂地过来了,而有的人通过积极治疗、努力探索不仅治愈了自己的心理疾病,还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升!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对心理学有种盲目的崇拜,认为心理学可以治疗一切心理疾病,而且是一说就通,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心理问题。这种观点显然是夸大了心理学的作用!有位研究记忆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心理学有着源远流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这句话在心理学界经常被引用,它说出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虽然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历代的哲学家们就已经对人类的心理做出了一些阐述,不过,这些见解都是他们个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得出的个人主观的看法,而且都是些零星的片断,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没有经过临床实践的证实。科学的心理学的建立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前面咱们提到过的心理学的三大流派的形成都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所以,心理学相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这些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自然科学来说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学科,在物理、化学、生物这类自然科学中大家学到的知识都是已经被该学科内部公认的真理,是没有争议的。而在心理学内部则是派系林立,各派都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这些体系有时还会相互矛盾,互相攻击,比如精神分析学派就认为人性本恶,这些恶的思想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就形成了心理问题,所以要把这些被压抑的思想挖掘出来才能解决心理问题;而人本主义就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在一个是理解、真诚、接纳的环境里每个人都会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但是社会里、家庭里很少能找到这样一种环境,因此才使很多人得了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咨询师只要能提供一个理解、真诚、接纳的环境就能使心理疾病得到治愈。

所以,可见在心理学内部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理论理论,而有心理学界至今还有很多心理现象没有研究明白,无法解释清楚。那么,讲到这里,显然“认为心理学可以治疗一切心理疾病”的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以心理学目前的发展水平,它对不涉及到人格问题的轻度的心理障碍基本上是可以根治的;但是对于人格问题的障碍就很难根治,只能尽量去缓解;而对于某些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学目前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比如说自闭症、易性癖、偏执性精神障碍等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观点“认为心理学能立竿见影地解决心理问题”。这种观点也是不符合心理治疗的实际情况的!心理咨询一般是一次一小时,一周一次,在咨询中极少有一次见面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把问题解决掉的。当然,一次就解决问题的案例也并不是没有,这种案例通常是来访者的问题并不严重,没有涉及到人格层面或涉及到潜意识层面,而来访者的领悟能力又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不过在心理咨询领域这种案例的概率就相当于买彩票中了五百万的概率,是很罕见的。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少则数周,多则几个月,有些比较严重的问题还有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是终身接受心理治疗。

不过,有一些人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心理咨询师不能很快地把问题解决就是水平低、技术差。其实,理智的分析一下,一般都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特别痛苦无法忍受的人才去寻求心理帮助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解决它也不可能会立竿见影地见效,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心理咨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面对现实,做好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的治愈!

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心理学根本就不了解的人,他们凭想像就感觉心理学就是那种很玄的、跟算命差不多,整天忽悠人,蒙人,专找那些好骗的人蒙人家的钱。其实,这种观点根本就是不攻自破,毛主席就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连心理学是怎么回事都没弄清楚就来下定论、下断言,这个定论、断言的可信度应该说是零!第二种人就是前面讲过的那一种人,他们对心理学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心理学能包治百病、立竿见影,当希望破灭以后,他们往往也会产生这种“心理学是骗人的”观念。

关于第二种人的观点,咱们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好,现在我们已经分析完了心理学的五个误区,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学也已经是呼之欲出了,那面我们就找几个同学来说一下根据前面咱们的讲解,现在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学呢?好!大家总结得都很到位,下面,我再用书面语的方式把心理学的定义给大家概括一下,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并且把这些规律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但是,心理学目前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很多方面都还有待于继续研究和探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能做什么